困境下的溫嶺鞋企 期待猛虎嗅薔薇

兄弟鞋業的縫紉車間。 董碧輝 攝
李傳法:誤入“鞋途”,我不會輕易倒下
面對今年的困難形勢,還是有不多的鞋企仍然可以在臉上保留著笑容。
兄弟鞋業的李傳法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俄羅斯的工廠去年6月就開始生產,現在生意很好。他在埃及的公司每年能產生400萬~500萬利潤。而他在溫嶺的鞋廠,產品出口基本上也沒受影響。
在大溪鎮兄弟鞋業的廠房里,記者見到了剛剛從國外回來的李傳法!拔覀內ボ囬g看看吧!痹谡麧嵱行虻能囬g里,記者驚訝地發現,有那么多工人正在緊張地縫著鞋面!斑@是做鞋最初的工序之一,把鞋面縫好以后才能跟鞋底粘在一起。”
在三樓的成品科,擺放著一摞摞已經基本完工的成鞋,有童鞋、運動鞋、旅游鞋。李傳法拿起一雙黑色的鞋對記者說,“這是出口到美國的廚房鞋,你看看這橡膠底,有很多道紋路,就是為了防滑用的。”站在車間里的李傳法很專注地看著手上的鞋,語氣里帶著一絲驕傲。
李傳法16歲那年就和姐姐一起做鞋。那是1986年。當時的鞋企基本都是手工作坊,生產手段也非常原始,大多是榔頭加釘子,把一雙雙鞋釘出來。“榔頭敲著敲著,稍微一走神就敲到了手上。做鞋不到一個月,我的食指就腫了!被貞浧鹉切┱烨们么虼虻娜兆樱顐鞣ú粍俑锌。
做了5年鞋,21歲那年,不甘心埋沒在一雙雙鞋中間的李傳法前往上海,辦了一家物流公司。1996年,很多溫嶺人開始到國外尋找商業機會,李傳法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他的第一站是羅馬尼亞。干什么?擺攤賣鞋。之后李傳法又到歐洲其他國家,賣出了一雙又一雙鞋。
“那個時候,歐洲人對‘MADE IN CHINA’很不信任,覺得質量不好,檔次低!痹跉W洲做貿易,殺價很厲害,面對中國鞋受到歧視的情況,李傳法很不甘心,就萌生了在國外辦鞋廠的想法。
2002年,在埃及,李傳法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家鞋廠。2003年李傳法回到溫嶺辦起了兄弟鞋業。2006年,在鞋業還沒有遭遇現在這么多危機的時候,李傳法已經有意識地去俄羅斯考察。“在俄羅斯呆了8個月,來回走了6趟,累得要命!睆挠H自打掃衛生開始,俄羅斯廠房一點一點造了起來。
走出國門辦鞋廠,使李傳法在其他溫嶺鞋企愁眉苦臉的時候依舊神清氣爽。
人工成本上升?他在埃及的工廠為當地解決了500多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人力成本只有國內的60%左右。
人民幣升值?兄弟鞋業跟銀行簽訂了鎖定匯率的協議,長期結匯匯率鎖定,人民幣升值的風險由銀行對沖,對企業來說,升值的風險等于零。
原材料漲價?跟原材料供應商只報3個月的價格,而跟客戶商定的報價是3個月以內都有效,也就是說,3個月內原材料價格漲了,可以跟客戶要求修改訂單價格。因為手上的客戶都是老客戶,信賴兄弟鞋業的品質,所以,李傳法“吃的虧不是特別多”。
“我當初是誤入‘鞋途’。做鞋企太累,各個環節都得盯著,想休息一天都是難以實現的夢想!崩顐鞣òl完感嘆,又話鋒一轉,“辦企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辦法總比困難多,我相信我們浙江的企業不會輕易倒下,我們浙江人也不會輕易服輸!”
蔡建華:大家都不敢去外地參展時,我去
在溫嶺見到的第二張帶有笑容的臉是屬于博洋鞋業的老總蔡建華的。博洋剛剛減了2條生產線,從原來的7條縮減到5條。減生產線的原因不是接不到單子,而是主動調整,上馬另外一條生產中檔運動鞋的生產線!拔覀7、8、9月的單子都接滿了,現在廠里是滿負荷運轉!
蔡建華承認,原材料漲價對企業的利潤確實產生了影響!7月份一個月白做了!币簿褪钦f,一個月生產的45萬雙鞋基本不產生利潤。但是蔡建華表示,8月份就會根據情況作出調整,該談的就得跟客戶談。“人民幣匯率剛開始上漲的時候,我們也吃了不小的虧,但是慢慢地大家就知道跟銀行簽定匯率鎖定協議規避風險。原材料也不會永遠漲下去,即使漲也會有相應的對策來化解!辈探ㄈA說,辦企業最重要的,是在別人普遍感覺到危機的時候嗅到機遇。
所以,在大家都不敢到外地參展的時候,蔡建華的企業大搖大擺地到俄羅斯、迪拜等國際鞋展上去招攬客戶。
“鞋子要讓客戶認可,一定要講品質、上檔次!辈探ㄈA告訴記者,他的鞋走的都是歐美路線,對鞋子質量要求比較嚴格。上個月,有個美國客戶訂了4個貨柜的鞋,客戶感覺質量不錯,想把原本在福建的單子轉過來,因為他的鞋每雙比那邊整整便宜了1塊錢。
年產值已經有500萬美金,每年都會吸引大學生前來就業,很難想象蔡建華的博洋鞋業成立才5周年!皠e看我的企業年輕,其實我跟鞋打交道時間也不短了。”
蔡建華透露,在辦企業之前,他和妻子在江蘇淮陰整整賣了十年鞋。“十年之前,我在賣鞋,十年之后,我在做鞋”,這樣與鞋結下的緣分,自然不會因暫時的困難而舍棄。
“我們浙江人都有拼搏精神,難,只是暫時的,說不定下半年情況就會好起來!闭f這話的時候,蔡建華的語調有點激動。
全面節約,一個月省下5萬元
困局下的第三張臉上寫著焦急、彷徨,但更多的是不服輸和信心。這是眾多遭遇困境的鞋企共同的表情。于困境中,他們自。挥跓o聲處,他們出招。
浙諾爾的老總林明標用的是“省”字訣。電燈都是節能的,車間里的電動機全部安裝了節能設備,車間里實行班長負責制,下班之后要負責關電燈,關閘門;員工宿舍也出臺了節電措施,超過額度的,電費企業和員工各付一半;車間空調的溫度不得在270C以下;做鞋的邊角料原來都扔掉不用的,現在都揀起來想法再利用……這一系列節約措施效果驚人,一個月竟然省下了5萬元,相當于憑空多了3000雙鞋。
“真正的競爭對手是我們自己,在同樣的條件下,我比別人做得好一點點,活下去的幾率就大了不少!绷置鳂苏f,今年剛剛通過沃爾瑪對企業的社會責任評估,企業生產的鞋可以直接進入全球最大的超市銷售。挺過去,希望就在前方。
福德隆的老總朱富德迷茫歸迷茫,對自己要走的路卻也看得很清楚!皽貛X的鞋企再不走品牌之路,可能全部都要倒掉。”為此,朱富德準備淘汰廠里的手工設備,引進國外的進口設備,還要在福建那邊辦一個公司,向那邊的運動鞋企業取取經。“到目前為止我們溫嶺的鞋企沒有一家請明星來做廣告,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深思。”朱富德說。
寶利特鞋業用的是“轉”字訣。提前感覺到鞋業市場的壓力后,整個產業在轉型,從2006年開始就轉向新能源,開發太陽能方面的產品,已經比較成熟。今年,這一塊已經可以提供不錯的補充。
20~30%企業停產,政府與企業同心
第四張臉是政府的臉。面對企業的危機和困局,這張臉上呈現出最柔和的線條。“鞋業興旺,企業興旺,我們高興。鞋企遇到難題,我們也一樣揪心!睖貛X市城北街道副主任趙健寧告訴記者,6月24日,城北街道剛剛舉行了一次鞋業形勢分析會,企業代表紛紛表示遇到了困難。而根據街道5月份的摸排情況,75家上規模企業1~5月份產值增加了16.15%,而去年同期這個數字在25%以上,增長速度明顯放緩。至于小企業,“約有20~30%處在停產狀態!壁w健寧說。
“在鞋業形勢如此低迷的情況下,你們最需要政府做什么?”街道挨個問企業。趙健寧透露,街道準備集中十來家符合條件的鞋企,由政府出面申報“石粘運動鞋生產基地”,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價格,由點帶面,借助品牌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下個禮拜,我們還要到青島去,向那里的雙星集團取經。還要把青島大學的專家請過來給我們的企業老板充充電!
“鞋企遇到困境,跟缺少品牌有關。”溫嶺市工商局副局長童慶波說,政府最需要做的就是幫企業樹立品牌意識,這樣企業的生命力才能長久,才能對各種危機應付自如。
“去年以來關于品牌方面的培訓就搞了三次,我們還引導企業走自主創牌之路。由于溫嶺的鞋子以出口為主,需要走品牌國際化道路,我們就跟北京的涉外商標事務所聯系,幫助企業在國外注冊商標。”童慶波說,溫嶺是浙江省注塑鞋品牌基地,又是中國鞋業名城,需要有幾個響當當的企業,樹幾塊響當當的牌子,而眼前的危機,正是突破的契機。
期待猛虎嗅薔薇
過去吃的苦,如今遭的難,聽他們一一述說。
在短短三天的走訪中,記者只能大概描畫出溫嶺鞋企的輪廓。但是在跟一個個企業家面對面的聆聽與交流中,分明能觸摸到溫嶺鞋企的脈搏。
一只手的脈象是微弱而急促的:5000多家鞋企,一年內就能新增2000家,這樣的作坊式企業在行業景氣時還能分得一杯羹。但是,當模仿成為利潤的保證,手工的敲敲打打成為一雙雙鞋的來源時,這種盈利模式顯得那么脆弱。所以,當風暴來臨,那些舢板與獨木舟總是率先被掀翻。
另一只手的脈象則平穩許多:那些成立經年的鞋企,短則五載,長則廿余載,曾經斬風破浪,劃開碧波。當颶風來臨,他們仍在航行,向著更遠的遠方。
做過鞋,或者賣過鞋,然后有了屬于自己的企業,這種溫嶺鞋老板的創業之路被一次次提及。也許,那些老板們自嘲自己“誤入鞋途”的同時,也有一種難以為外人道的辛酸、辛酸背后的自豪、以及自豪背后不懼風浪的底氣。
多少苦和累,俱成過往;而今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難,是因為所有的不利因素都集中在了一起,現在的難,也是因為以前的錢賺得太容易。慶幸的是,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也有了應對之道。
浙江經濟是有活力的,但是低檔次的重復競爭已不足取。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老虎,需要獅子,需要大象,需要引人注目的大家伙。
所以,當穿過風暴之眼的溫嶺鞋企在墻角立定,我們希望看見的,是有若干只老虎在自由地細嗅薔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