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不拼明星拼傳統
最近十幾年間,中國出現了很多本土體育品牌,其中有兩大類:一類是以運動員個人品牌創立的公司,包括李寧、李小雙、鄧亞萍等;另外一類是以運動鞋代工公司轉型做品牌的公司,包括安踏、361度等。從總體上看,作者認為,中國體育品牌企業在與國際體育品牌企業競爭中國消費者的時候,要注重處理好三個方面。
首先是要有取舍性地選準目標消費群體。有些消費者,尤其是在校學生、年輕人,他們的消費理念感性多于理性,認為穿著國際體育品牌,是其年齡、身份的一個符號,是其與時代同行的一個象征,對于這樣的消費者,企圖改變他們的消費心理很難;中國體育品牌企業如果在他們身上投放太多精力,可能難以產生預期效果;但是,中國體育品牌企業如果把這些精力改投放在那些思想不守舊、喜歡體育運動、崇尚健康、講究生活品質的中年人群、以及老年人身上的話,效果可能就會好很多。
在鎖定目標消費群后,開發適應目標群體的體育商品是最重要的一環。要結合這群消費群體的身體年齡、心理年齡、工作與生活習慣、以及理性的消費特點,研發、設計和推出相對應的產品。打個比方說,很多在校學生,上學和上課的時候,可以整天穿著國際體育品牌的運動服,但是,一個正在上非體育課的學校老師,是很少有穿著一個國際體育品牌的運動服去為學生講課的;同理,一個規定有上班必須穿統一工作服的企業的員工,在上班的時候,如果自行穿著其他體育品牌的運動服,那可能是要受到紀律處分的;在統一制作企業工作服方面,國際體育品牌的機會很小,中國體育品牌的機會就很大。也就是說,要根據和適應目標消費群體的特點,研發、設計和推出相對應的體育產品。
在中國營銷,就要善于結合中國傳統文化。關于這一點,其實中國傳統文化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的。對于中國公司這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美國公司耐克是不會這么做的,所以沒有多少經驗可循。個人認為,中國公司一味地與跨國公司拼爭體育賽事、體育明星的營銷,最后一定是吃虧的,因為至少十年內中國公司的規模沒有辦法與他們相比。所以我認為,未來幾年中,中國本土體育品牌如果有突然成長起來的,或許就是抓住了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方法。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中國制鞋業 穿越勞動力升值的雷區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