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補鞋 “袖珍”男供養女讀大學
身高120厘米,今年45歲的楊傳均是蓬溪縣大石鎮一名“袖珍人”。沒有結婚的楊傳均16年前收養了一個3歲女孩。從此以后,不管刮風下雨、寒冬酷暑,楊傳均靠著勤勞的雙手,守著一個小小的補鞋攤,在他的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讓孩子讀書。如今,養女考上了西南航空學院。
撿回棄嬰
“袖珍人”有了女兒
楊傳均是不幸的,因為身高只有1.2米,曾好幾次相親,都以失敗告終。
楊傳均的母親早已過世,相依為命的是多病的父親和一個長時間在外打工、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弟弟。16年前的一個傍晚,一個人突然找到楊傳均,問他愿不愿意帶個女娃娃。“說實在的,我也是撿來帶的,可是我供不起。”這個人告訴楊傳均。聽到這里,原本猶豫的楊傳均馬上同意,當即把女娃娃接了過來,取名楊家鳳。此時,楊家鳳已經3歲了。
細心呵護
再苦也要把孩子帶大
從此,一個只有120厘米高的父親,要承擔做母親的責任。貧困的楊家根本買不起奶粉,只能給孩子喂米羹。不久,楊家鳳營養不良,楊傳均四處湊錢為其治療。“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為讓孩子健康成長,楊傳均只有起早貪黑地掙錢。
早在20年前,楊傳均就開始在大石鎮街頭補鞋,這是他賴以為生的手藝。“楊師傅技術好,價格便宜,我們總是喜歡來這里照顧他的生意。”人們總是這樣說。就這樣,靠著這點微薄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清寒卻充實。
起早貪黑
再累也要讓孩子讀書
在楊傳均的照顧下,10歲的時候,楊家鳳的個子已經超過了“父親”。看到父親的不易,楊家鳳比其他孩子早懂事,學習成績總是排在學校的前列。前年,楊家鳳考上了西南航空學院,接到通知書的時候,她卻犯了愁——每年費用將達到1萬元!這時,楊傳均拿出了一生的積蓄,而這原本是他養老的錢。
■記者面對面
記者:你一直怎么稱呼楊傳均?
楊家鳳:一直以來,我管他叫“伯伯”。
記者: 為什么呢?
楊家鳳:從懂事的時候起,我便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知道了自己的生父生母,盡管每年都會去看望生父生母,可是在我的心中,爸爸只有一個,那便是楊傳均。
記者:有沒有想過改口?
楊家鳳:每當想起他為我付出的,我的心禁不住流淚,雖然我只是他收養的一個孩子……但我想對他說,好想叫一聲“爸爸”……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