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帽市場上的草鞋生意
李惠月的爺爺得了嚴重的腳氣病,想穿手編的草鞋,李惠月的爸爸就親手為他編了一雙。這讓一直有心經商卻苦于找不到商機的李惠月茅塞頓開。
第二天上午,李惠月騎車來到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個鞋帽市場,剛把草鞋擺到地上,立即圍上來幾十個人。到中午時,她帶來的20雙草鞋就以每雙20元的價錢銷售一空。市場里一個做鞋生意的老板見草鞋這么好賣,當即說要50雙,讓李惠月第二天送過去。
這天晚上,全家人干了半夜,編了50多雙草鞋。第二天李惠月把鞋子送別那家鞋店,以每雙1.0元的價格賣了出去。送完貨后,她沿著布滿小店的大街一路走過去。看見鞋店,就進去發名片,推銷自己的產品,還把剩下的幾雙鞋子放在店里代銷。一路走一路聯系,李惠月竟談妥了十幾宗生意!
干了一個月,李惠月純賺了6000多元!給她干活的親戚也拿到了500到700元。之后,李惠月招了20多名工人,將草鞋推銷進武漢的鞋城和超市。最多時每天送往武漢的草鞋達5000雙以上。
冬季快到了,用于編草鞋的草開始發黃。沒草怎么編鞋子呢?看著父親那編織得非常精致的草帽,李惠月眼前一亮:“編草帽的麥稈不能編鞋子嗎?”為了用麥稈編成鞋子,父親摸索了整整一個晚上,直到編了8雙鞋子才找到竅門……
2003年9月下旬,天氣慢慢變涼,李惠月開發的只適合春、夏、秋三季的麥稈涼鞋進入銷售淡季。怎樣才能提高銷量呢?一次,李惠月到外地做市場調查,晚上入住賓館后,她穿著賓館的紙拖鞋去洗澡,誰知一沾水,紙鞋全爛了,她忽然有了主意:如果能讓草鞋打進賓館,那該是多大的市場!
回家后,李惠月帶上鞋子到武漢一家賓館推銷,賓館經理很為難地說:“鞋子雖好,但是太貴了。”李惠月說:“價格上可以商量,我先送你們20雙鞋子,讓客人試穿,聽聽他們的意見。”
4天后,賓館經理打電話告訴李惠月,草鞋很受客人歡迎,他們賓館每月需要3000雙,但要把價格壓到每雙5元。李惠月爽快地答應了,但要求賓館在門口打出“入住我店,免費贈送草鞋”的廣告牌。這一招收到了奇效,不到一個月,李惠月的草拖鞋就進駐了武漢的20多家賓館。僅此一項,她每月就多賺了5萬多元。
草鞋的銷路好了,李惠月仍然沒有滿足。她又開發出了麥稈棉鞋、彩色草鞋、情侶草鞋、個性草鞋等系列產品。2005年5月,李惠月投資40多萬元興建的廠房已竣工,花20多萬元為家里蓋的三層小樓也拔地而起,還買了兩輛運貨小車。
- 上一篇:瑪格麗特和她的追星鞋
- 下一篇:戰疫·秀洲丨小紅鞋完成了使命 但抗擊疫情的腳步不會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