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女性撫琴演奏緩解壓力
就職于某金融機構的趙女士笑言,自己人過三十突然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琴童”。從今年3月份開始,趙女士每周利用兩個傍晚的時間拜師學習古箏,再加上每晚在家勤奮練習,如今,《北京的金山上》、《南泥灣》之類的練習曲目已經可以流利彈奏了。趙女士自豪地說,連老師都夸她是個進步快的“音樂神童”。據了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白領人士熱衷學習古琴、古箏等傳統樂器。在哈爾濱市的一些傳統樂器培訓基地和學習班里,經常能夠看到成年學員的身影。
職業女性
撫琴演奏緩解壓力
面對白領人群日益濃厚的學琴興趣,哈爾濱市許多樂器演奏學校都開設了成人興趣班。根據學員特點,不以升學考級為目的,靈活安排針對性曲目及技能訓練課程。據介紹,成人興趣班的學員以白領女性為主,她們當中很多人往往或同事,或朋友,結伴而來,共同學習。學琴的目的則是希望提高音樂修養,獲得音樂熏陶,舒緩壓力,增添生活情趣。
一位從事IT行業的呂小姐告訴記者,自己的工作每天要和數字代碼打交道,頭暈眼花,壓力極大。一個偶然的機會,自己在陪一位朋友買琴時發現了古琴,就把原本打算出門旅游的錢買了一架古琴,并報名學習。而古琴學友之間經常聚會,則被稱為“雅集”,大家喝喝茶、聊聊彈琴心得,倒也開創了一種新型的交友方式。專家認為,現代人生活節奏緊張,生存壓力較大,古琴空靈、含蓄、內在的表達,恰好讓他們換一個心境,解放自己。
外企白領
另類才藝展示自我
曾幾何時,西洋樂器似乎成了人們學習樂器演奏的熱門,一些傳統樂器演奏反倒成了偏門。外企白領劉先生就是帶著掌握另類技能的想法選擇學習古箏的。結果發現,學習的人越來越多,偏門漸漸成了熱門。
劉先生說,自己所在的公司外籍同事很多。每次公司搞活動,彈奏鋼琴、唱英文歌之類的才藝根本出不了位。相反,一些傳統色彩濃厚的才藝表演卻特別容易吸引眼球。比如古箏彈奏,不但中國人非常喜歡,許多外國友人也對它贊賞有余,他們稱中國古箏是神秘的樂器、東方的鋼琴。劉先生說,自己一開始的確是帶著刻意出位、附庸風雅的目的學琴的。可隨著學習的深入,對古箏藝術的了解,自己竟然被這門古老的藝術征服了,F在每天工作在外企,一聽到古箏曲目,就有一種特別的親近感。尤其是好多曲目都源自中國古典詩篇,更容易讓人產生聯想,讓人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