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化工行業:節能減排是挑戰也是機遇
從我國社會總能耗的過程看,除了分布各生產型行業的工業能耗外,交運能耗與建筑能耗分別占比高達7.40%與47.24%。
“交運節能”的實施,最重要的即是成品油價格的放開。
考慮到若成品油價格放開可能帶來居民消費開支的增加,政府可同時對公共物品(如公交)實施政策性補貼。由此,公共物品的補貼政策狀況是成品油價格放開的重要前提之一。與此相對應,考慮到補貼資金的來源,借鑒國外經驗,則資源稅收的征收政策狀況將是我國成品油價格放開的另一重要前提。考察國內資源稅收的征收政策與公共物品補貼政策,我國放開成品油價格的兩大前提條件已見雛形。
“建筑節能”的實施要突破政策瓶頸。
數據顯示,墻體保溫是“建筑節能”的重中之重。目前,聚氨酯與聚苯乙烯是保溫材料的兩大首選。為體現動態性價比,政策將是聚氨酯材料應用的重要推動力。值得一提的是,自2005年,我國邁入實質性建筑節能政策頒布實施的第三階段。與此同時,全國城鎮建設項目在設計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比例與相應施工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自2005年以來明顯上升。作為聚氨酯泡沫保溫材料主要原料的MDI由于高層次技術壁壘而使相關企業增加了更多的市場拓展空間。
買入“煙臺萬華”、增持“中國石化”。
從業務結構,如果成品油價格放開,則中國石化(60028)將明顯受益。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隨我國成品油價格放開的將是配套的一攬子政策——如近年來的相關財政補貼政策將會隨之取消,且有可能對相關的資源稅收進行加征。總體上,正負面因素抵消后中國石化(600028)未來業績有望持續增長,但增速有限,給予“增持”評級。在建筑節能方面,作為國內唯一擁有技術壟斷優勢可生產MDI的上市公司,煙臺萬華(600309)未來業績值得期待,給予“買入”評級。
油價逼近140美元。某種意義上,能源危機已是不爭的事實。“如何化解能源危機?”已提至各國政府的重要議程。顯然,發展替代能源(新能源)是化解能源危機的重要渠道之一。我們很容易列舉出與新能源相關的上市公司,確實,新能源上市公司股票二級市場表現可謂搶眼。事實上,“節能減排”也是化解能源危機的另一重要渠道。應該說,“節能減排”對投資者而言也已是非常熟悉的詞語,但如果要列舉出與“節能減排”相關的上市公司,或者說,“節能減排”會對投資者帶來哪些投資機遇?這可能不一定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此,本文即從化工投資角度定位“節能減排能源危機的化解之策”。
“交運節能”的實施要撬動價格杠桿,最重要的即是成品油價格的放開
能源消費“大”與能源效率“低”可概括為我國能源消費的兩大重要特點。因此,節能減排的核心重在提高能源效率。從我國社會總能耗的過程看,除了分布各生產型行業的工業能耗外,交運能耗與建筑能耗分別占比高達7.40%與47.24%。某種意義上,低成品油價格實際上即鼓勵消費,這與節能減排是典型相背離的。因此,“節運節能”的實施首先要撬動價格杠桿,最重要的即是成品油價格的放開。事實上,成品油價格的市場化改革趨勢,已是社會的公識。但對我們投資者而言,重要的是,成品油價格放開的“時間”進程。目前,市場的普遍觀點認為,成品油價格當前不能放開,最主要原因在于兩點:國內外成品油價格差“大”、我國CPI“高”。
換句話說,市場的普遍觀點認為:“等國內外成品油價差縮小后”與(或)“我國CPI下降后”再放開成品油價格,由此可減少對整個宏觀經濟的沖擊,實現平穩過渡。理論上,這是一種理想的選擇,但實踐上并不一定如此。
關于“國內外成品油價差縮小”的判斷。數據顯示,OPEC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儲量占比75.20%。資源壟斷特點在OPEC力量不斷加強背景下決定了原油價格未來難以明顯下跌。換句話說,原油價格下跌的前提條件是:國際原油巨頭在原油價格上漲時出現利潤的不升反降現象。但出現這一現象的可能性應不大,由此被動等待油價下降后使國內外成品油價差縮小的可能性應不大。至于“成品油價格放開可能對國內CPI形成沖擊”的看法。從CPI的定義角度,目前國內CPI的統計數據曾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與爭議。有市場觀點,由于國內房價上漲明顯,但國內CPI統計不含房價,因此CPI難以真正體現居民消費支出。對此,參考國外市場成熟國家CPI統計實踐,美國與中國非常相似——共分8大類類別,美國與中國均沒有將房價納入統計范疇,但均將“虛擬租金”納入統計范疇。但使我們注意的是,美國與中國“虛擬租金”的統計權重存在很大差異。
數據顯示,我國CPI統計中居住類(含家庭設備)權重為19.2%,而美國這一數字高達42.1%。兩者差異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國居住類權重中包含了權重高達21.2%的“虛擬租金”(我國CPI構成在居住類中盡管有“虛擬租金”,但權重有限未有單列)。從這個角度,如果我國CPI構成中增加“虛擬租金”權重,則若成品油價格放開而房產價格一定程度地下降結果CPI并不一定上升,而且有可能下降。另一角度,考慮到若成品油價格放開可能帶來居民消費開支的增加,政府可同時對公共物品(如公交)實施政策性補貼。由此,公共物品的補貼政策狀況是成品油價格放開的重要前提之一。與此相對應,考慮到補貼資金的來源,借鑒國外經驗,則資源稅收的征收政策狀況將是我國成品油價格放開的另一重要前提。
考察國內的相關政策,在資源稅收的征收政策方面,我國已自2006年開始出臺政策對油企征收特別收益金。從征收的內容與幅度上盡管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從資源稅收的征收政策角度,我國已邁出重要一步。并且,當前政府正積極考慮實施新的資源稅與礦補費政策——擬將資源稅征收由從量轉變為從價,并將稅率逐步由5%提升至10%,同時礦補費的費率將由1%提升至5%。總體上,我國資源稅收的征收政策體系正逐步形成,并逐步與國際接軌。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國家四部委于2006年12月聯合發文《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經濟政策的意見》已就公共交通補貼從中央補貼、地方補貼及專項補貼角度分別均有專門闡述,為構建我國公共物品補貼政策體系搭建了重要框架。某種意義上,我國放開成品油價格的兩大前提條件已見雛形。
從中國石化(600028)與中國石油(601857)的業務結構角度,顯然如果成品油價格放開,則中國石化(60028)將有明顯受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國成品油價格放開,則這一政策將是配套的一攬子政策。或者說,如果成品油價格放開,則中國石化(600028)近年來的相關財政補貼政策將會隨之取消,且有可能相關的資源稅收將會得到加征。
從這個角度,成品油價格若放開,則中國石化(600028)將是最大受益者,但其受益程度將會因為財政補貼政策的取消與資源稅收加征而很大程度抵消。不過,總體上中國石化(600028)未來業績有望持續增長,綜合考慮預測中國石化(600028)2008年、2009年與2010年EPS分別0.67元、0.71元與0.78元,對中國石化(600028)給予“增持”評級。
“建筑節能”的實施要突破政策瓶頸
從建筑能耗比重,則建筑物墻體(含屋頂與地面)保溫是“建筑節能”的重中之重——數據顯示,我國建筑物墻體(含屋頂與地面)傳導耗熱量占比已達40.5%。建筑物墻體保溫材料的選擇上,聚氨酯與聚苯乙烯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兩大泡沫材料。根據目前相關產品市場狀況,靜態性價比上,前者弱于后者;但動態性價比上,前者明顯優于后者。正是由于靜態性價比與動態性價比的差異,使目前國內聚氨酯材料的推廣進程相對遲緩。從這個意義上,政策驅動將是聚氨酯墻體保溫材料應用推廣的重要推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政府自1986年頒布首部有關建筑節能法規以來,已于2005年邁入實質性建筑節能政策頒布實施的第三階段。從節能標準上,已由當初的30%提高至目前的50%及重要城市地區的65%;從節能范圍上,已在民用建筑節能基礎上增加了公用建筑節能的考慮;從節能材料上,已就具體的聚氨酯節能材料頒布了相關政策。與此同時,我國建筑節能相關政策的執行力度明顯加強。全國城鎮建設項目在設計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已由2005年的57.7%上升至2007年的97%,相應施工階段執行節能標準的已由2005年的20.8%上升至2007年的71%。
在全球油價屢創新高的背景下,建筑節能市場正迎來大發展機遇,其中作為聚氨酯泡沫保溫材料主要原料的MDI由于高層次的技術壁壘而使相關企業增加了更多的市場拓展空間。簡單地測算,目前國內既有建筑面積達400億平方米,而且每年新增20億平方米的建筑。以此為基礎,按每平方米需MDI量2公斤測算,則MDI的極限需求量將以億噸來衡量(而全球目前的MDI年產能也即幾百萬噸),相應的市場價值額以萬億元衡量。某種意義上,MDI價格大漲會有時。
目前,煙臺萬華(600309)是國內唯一有技術壟斷優勢可生產MDI的上市公司。如果在我國極限保溫市場容量中,煙臺萬華(600309)市場占有率達5%,則公司業績即可翻10倍。煙臺萬華(600309)的未來業績值得期待。
- 上一篇:奧運會后中國毛皮行業將出現大范圍調整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