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制造企業兩極分化加速
年初以來,在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提價、勞動力成本上升、融資艱難等影響下,泉州制造企業兩極分化加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快,不少大企業還擴張產能,做大做強;而大量的中小企業卻產品過剩,生存困難。
泉州統計局企業調查隊向記者透露,今年頭4月,泉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均產值2541萬元,比上年同期的2107萬元高出434萬元;產值超億元企業數量明顯增多,全市累計產值超億元工業企業達21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1家;實現產值546.44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47.2%。
近來,泉州各大鞋企還競相大幅提升產能,匹克、金萊克、特步、361、海天度等大企業紛紛行動,先后完成新工業園的奠基或擴建,為新一輪擴充產能備戰。特步甚至計劃將服裝產業擴大到原來的10倍。
然而,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泉州大量中小企業的生存卻十分艱難,不少面臨困境。由于多年來大量的中小企業集中在鞋、服、石材等傳統制造業,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企業競相殺價,同質化競爭相當激烈。
對此,泉州市總商會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近年來,國內的需求在轉型,低端產品需求量不斷萎縮,而中高端產品需求量每年卻以超過30%的速度遞增。與中小企業相比,大企業在技術、設備、管理、品牌等方面,占據絕對優勢,占領了中高端市場。而中小企業卻因自身結構問題,造成舉步維艱。
泉州統計局研究員鄭知洲說,制造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形成兩極分化局面。他認為,面對困境,中小企業應該加速轉型,部分優質中小企業可以過渡為大企業的配套企業,有的中小企業,可以向現代服務業轉型。
- 上一篇:科比PK喬丹 喬丹鞋無法超越
- 下一篇:耐克CEO離任,中國品牌能得到什么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