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將對雙轉移全面摸查 重點包括皮革業
專家視角:“政府不能強迫企業搬遷”
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劉江華表示,在實施雙轉移過程中,政府還應該以引導為主,尊重企業的意愿,要通過市場手段達到目的。
“廣州發展到現在,很多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的確應該升級轉移了。”劉江華說,廣州1000萬常住人口中,農村人口達到了230多萬,所占比例超過了20%,而在一些發達國家,農村人口所占比例只有5%左右。廣州要想達到發達國家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就至少要升級和轉移150萬的農村人口。
劉江華還表示,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應該出現“強勢政府”,否則強迫企業搬走了,人家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各種配套跟不上,企業很難生存下去。政府可以通過制定一些配套的政策來引導企業,比如為企業在搬遷的過程中提供資金支持,讓他們自愿轉移。
關注廣州“雙轉移”
昨天本報報道了廣州出臺產業、勞動力“雙轉移”實施意見,企業界對此反響熱烈。對產業和勞動力的雙轉移,廣州要動真格了,而對于“雙轉移”的主體———企業來說,他們準備好了嗎?據了解,近期市領導將率團到廣東梅州市、廣西百色市以及湖南省等地開展產業轉移和經貿合作活動,目前已有單位上報了一批有意向轉移的企業和合作的項目,其中還包括廣電運通、白云電器等知名企業。昨天,記者采訪了部分有意向轉移的企業。
轉入地公眾決定是否接納
廣州某大型干電池生產企業,在此次“雙轉移”中,準備整體搬遷到梅州的“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搬個企業可不容易,你以為是搬家嗎?”該公司的一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現在轉移的具體方案還沒出來,因此連普通員工都不敢驚動,對他們來說,這還是個秘密。
整體搬遷的話,企業要面對很多問題:經營成本、物流運輸以及員工的轉移。不過談起這些,負責人卻表示,這些都不是這次雙轉移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關鍵是什么?是選址。偌大的一個企業要搬家,首先要找到一個能接納的地方。而能不能接納,又要先過環保這一關。如果環評不達標,企業就沒辦法落戶新址。他說,現在環評都要求“公眾參與”,公眾不答應,企業和政府都沒辦法。
有企業表示晚搬不如早搬
而一家同樣準備搬遷的廣州某大型柴油機生產企業,如今已經悄悄地投資了數千萬,在梅州建起了新的項目基地。這個基地,
與其說是從廣州搬來的,還不如說是在梅州新生的。據該公司的董事長介紹,他們轉移的項目,已經被廣州列為不允許發展的項目,即使現在可以不搬,再過幾年還是要搬。這種項目在廣州的命運不外乎“關、轉、停”。
因此這次該公司很主動地選擇了轉。據透露,轉移到梅州后,企業將排污技術進行了改造,因此對當地的污染比較小。在采訪中,該公司的董事長一直向記者強調,轉移的規模“非常小”,小到不用將廣州的原班人馬帶去梅州。“核心技術人員都留在廣州,那邊的員工全部是當地招收”,就像在承接地建了一個殼,其他的就地取材。他還表示,這種做法既能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也能降低企業人工成本。
廣州將對“雙轉移”全面摸查
記者從市經貿委獲悉,廣州將在全市范圍內組織一次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情況調查。其中調查的重點產業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如服裝、五金、玩具、制鞋、包裝等產業;還有資源消耗型產業,如陶瓷、水泥等建材工業,再生金屬冶煉產品、有色金屬合金冶煉或壓鑄產品等有色金屬產業;以及對生態和環境有一定影響的產業,如化工、印刷、紡織印染、皮革加工、電鍍等產業等。
據了解,本次調查從5月中旬開始,至8月底前結束,各單位將于8月31日前將調查結果報送市經貿委。而市統計局也將對列入產業轉移的重點行業,進一步摸清相關企業名單、戶數、總產值、利稅、雇員人數、占地面積、用電量等基本情況,于今年8月底前將調查情況上報。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山東省積極推動皮革行業特色區域建設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