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6月拍賣會對我國皮毛行業的影響
在目前行情中影響皮毛的不確定因素較多,使市場行情出現有行無市的現象。作為藍狐皮,國內皮張現存量還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但價格在300元左右徘徊,市場尚未恢復,從芬蘭這次拍賣會上,同樣也可以看到這一點。提供的藍狐按4月拍賣的價格水平,僅出售了85%,白狐呢?比4月略低的價格僅出售了81%,這可以看出雖然芬蘭減產了,中國也減產了,暫時還難以改變其低價的現象。這是為什么呢?
至于貉子皮在我國生產出的皮張數量較大,使價格目前維持在150元左右水平。按芬蘭提供的數量是4.5萬張,比4月份的價格以下降8%的基礎上售出了74%,據我所知,在芬蘭拍賣會上有2000張來自中國,也在其中銷售。雖然拍賣的價格不太理想,但利潤還是存在的。在30歐元左右的價格水平,這樣一來,我們中國只要精品精養,才能在國際市場占有地位,將來我們中國的皮毛發展以出口帶動市場是必然的。
提供的貂皮數量240萬張,這對市場的貂皮而言,只是一少部分,今年在北美、丹麥、西雅圖、芬蘭等包括所有國外養殖貂皮的拍賣行,再加上中國的皮張,將會出現近一億張的數量。這么多的皮張,提供到市場上后,是否能出現飽和度過高的問題呢?處于目前國際貂皮的養殖數量及現在的價格行情在這次6月芬蘭拍賣會上已經出現了回軟的勢頭。將來貂皮怎樣發展,讓我們靜觀其變。
- 上一篇:端午節后貉子皮市場看漲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