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中國 不成世界
2008年5月29日至30日,由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和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共同主辦、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承辦的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年會暨中國國際體育用品產業論壇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隆重召開。這是繼2006年之后,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第二次主辦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年會,標志著中國在國際體育用品業中位置的不斷提升。論壇現場,與會嘉賓就中外體育用品業國際間的合作展開了深入探討,彰顯了中國體育用品業在國際分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
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主席王鈞:
中國需要與世界保持廣泛的
聯系和緊密的合作
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自2001年加入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以來,一直積極支持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在規范體育器材標準、推廣體育用品公平貿易、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積極推進體育用品行業的相互了解和健康發展。作為占世界體育用品生產60%份額的體育用品制造大國,中國需要與世界保持廣泛的聯系和緊密的合作。
繼2006年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年會首次在中國舉辦之后,今年我們再次在體博會舉辦的同時迎來了以“品牌 創新 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年會暨中國國際體育用品產業論壇,并特別邀請了政府相關部門就國際貿易摩擦、自主知識產權、商標保護等問題與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以及其他國際體育組織的領導人,國內外著名體育企業進行溝通和交流。我相信2008年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年會暨中國國際體育用品產業論壇將為中國體育用品業,乃至世界體育用品業的發展開拓更加廣闊的平臺,為今后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主席
約翰·拉爾森:
中國不斷發展的民族品牌能同
國際品牌展開有力的競爭
繼2006年那次非常成功的論壇后,我們很高興能夠再次回到中國。國際奧委會已經認識到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是體育的一個很好的代表,聯合會對推動和支持體育用品行業起到的戰略性作用。在這個論壇上有來自于歐洲、亞洲、北美和南美洲以及大洋洲的國家,能夠鍛造一些合作的工具,推動更加自由,更加公正的貿易,通過體育的運動來提高人類的福祉。 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發展中國家,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享有更多的業余時間和更多的機會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中國一直是世界優質的體育器材、鞋類和服飾的主要生產國,不斷發展的民族品牌已經能同國際品牌展開有力的競爭。
國際奧委會奧運會執行主任
吉爾伯特·費利:
非常高興中國人民關注奧林匹克
IOC非常高興能夠跟你們合作,因為在很多的課題和談論當中我們都有同樣的目標,也就是要有一種社會的責任。我相信我們將會跟你們更多的在未來進行這方面的合作。同時我也想感謝中國政府和中國體育聯合會給我們這個機會。IOC目前對四川的地震感到非常悲傷。我們也看到中國政府處理這個形勢的方法,同時我們還能夠注意奧林匹克,我們也非常高興地看一看中國體育當局他們非常努力,能夠做出一種教育的活動,我們也知道現在大概有4億中國兒童,他們都了解到了一些奧林匹克的價值,我們知道這里市場很大,我們也會看到這個國家,這個國家的人民不久便會走到世界體育的舞臺上。
國家知識產權局協調管理司副司長
何越峰:
創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保障商業成功
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與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一直有著良好的關系。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近年來也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知識產權與體育產業發展關系問題保持著密切的關注。體育用品聯合會中的許多會員都是世界著名體育用品生產商,大家一定知道中國有著廣闊的體育用品潛在市場,北京奧運會的舉行也將為各國廠商帶來巨大的商機。從體育用品的市場需求看,僅僅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所需的各種體育器材、設備用品等等價值就接近1.7億元人民幣,中國政府歡迎大家將自己最先進的體育用品和生產制造技術推廣到中國來,相信你們所提供的體育用品和生產制造技術能夠為奧運圣火的熊熊燃燒提供源源不斷地動力,中國政府一定會努力建設一個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使各國廠商的專利產品和制造技術獲得充分有效的保護,為你們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創造和維護有利條件。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副局長
呂志華:
以商標為資產紐帶
走科技創新和特色經營之路
商標管理和商標專用權保護對促進我國體育用品企業的成長和體育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商標是實現產品研發過程向商品轉化過程,產品研發變成最終獲得有效利潤的這么一個非常有效的承載體。商標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與產品的創新和產品的品質有機結合,就能夠為企業在有限的產品生命周期中獲取更大的利潤,尤其是商業利益奠定比較堅實的基礎。體育用品的營銷發展感覺更是體育用品行業品牌的競爭。體育項目非常多樣化,而且最近這么多年來大家都在實行全民健身運動,所有健身已經超脫了過去的競技體育,每一個人都有市場需要來適用一些比較專業化的或者比較切實可行的體育產品,每個企業的每個商標,特別是知名度比較高的商標都或多或少的在暗示著這個產品在同類產品中的地位和優勢。所以說以商標為資產紐帶,走科技創新和特色經營之路,提高企業整體競爭的實力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處長
程永如:
中國制造的產品不僅為中國制造
也是為世界制造
我們必須要使人們了解貿易保護主義現在是什么樣的情況,因為貿易保護主義是最糟糕的一種情況,它會使大家都遭受損失。我認為零對零的關稅,也就是說自由貿易是正確的,是需要雙方都敞開大門的。可以看到在中國,我們的市場是相當開放的,我們也希望歐盟市場和其他的國際市場也能夠為中國的產品打開大門,對于那些中國制造的產品也能夠打開大門,因為中國所制造的產品并不僅僅是為中國制造的,也是為世界制造的。各國的品牌很多都已經在中國開始了,這只是一種非常自然的勞動分工,它也是全球勞動分工的自然產物,所以我們必須要合作起來,找到一個共同的方法防止貿易主義。我們都希望拿出一個戰略,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繼續我們的合作。
相關鏈接:目前,我國具有一定規模的從事體育用品制造的企業約為25000家左右,“中國制造”已占世界體育用品市場份額的 65%以上。發達的制造業除極大滿足了我國體育事業和全民健身所需要的器材外,還為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體育品牌進行著加工業務,中國在國際體育用品業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公布的數字顯示,由中國企業制造,擁有自主品牌的體育運動器材將在2008年奧運會為26個正式比賽項目中的 14個大項提供裝備。無疑,“中國制造”進入奧運賽場后,將對于整個行業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