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廣州國際鞋展凸顯“亞洲力量”
鞋品消費主戰場正由歐美向亞洲轉移
由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和顯輝國際展覽公司聯合主辦,被譽為“亞洲第一國際鞋展”的第十八屆國際鞋類、皮革及工業設備展覽會(簡稱廣州國際鞋展),于5月28日-31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琶洲展館舉行。來自世界五大洲27個國家和地區的900多家鞋類及相關企業加盟本屆展會,展覽規模達到6萬平方米。
展覽規模增兩成
本屆展會吸引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900家多參展商同臺競秀,展覽總面積達6萬平方米,比上屆新增近20%。
據悉,本屆展覽展品范圍門類齊全、系列完善,包括制鞋機械設備、制革機械設備、鞋革材料、原料皮及成品皮革等,涵蓋整個鞋類產業鏈上、中、下游所有產品。而國內館首次劃分鞋材區、皮革區、制鞋機械設備區及制革機械設備區。雖然近期中國鞋品出口歐美市場增速有所放慢,但由于看好中國乃至亞洲鞋品市場的強大發展潛力和全球鞋品市場仍然保持增長的大趨勢,包括巴西、孟加拉、德國、意大利、韓國、巴基斯坦、西班牙、泰國、葡萄牙、墨西哥、土耳其以及中國內地、港臺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都聯合組團參展,并增大展示面積謀求以自身的實力,向前來參觀的國內外客商展示最新的鞋業潮流科技產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鞋類消費重心轉向亞洲
據悉,當前亞洲人均鞋品消費量為1.2雙左右,消費總量達42.156億雙,亞洲在世界人口鞋品消費量比例占40%。特別是在亞洲的中國,每年消費鞋品近23億雙,已超過美國的22億雙,剛剛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鞋品消費國。加上印度、印尼、越南、泰國等亞洲發展中國家的鞋品消費量和消費力同樣保持強勁增長。根據瑞士銀行最新估計,到2012年,亞洲人均鞋品消費量將達到2雙,消費總量預計達70.26億雙;未來10年,亞洲人均鞋品消費量更將突破3雙,鞋品消費總量達100多億雙。鞋品消費的主戰場正由歐美向亞洲轉移。因此,本屆鞋展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國際鞋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大鞋類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專業觀眾前來參觀,一探國際市場的最新及未來發展趨勢。其中,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印尼、意大利、越南、墨西哥、泰國、土耳其等世界鞋類主要生產國的鞋業協會商會都派出了代表參觀本次展會。而中國皮革協會及占中國制鞋九成產量的中國內地各制鞋工業區——廣東、福建、溫州等鞋業商會協會,都派出了買家團赴會參觀。此外,包括越南工裝部、泰國皮革產品協會、印尼鞋業工會、馬來西亞鞋業廠商公會、菲律賓華商聯誼會、印度皮革出口議會、中國臺灣制鞋工業同業工會、美國鞋類經銷商及零售商協會、中國香港皮鞋業鞋材業商會、德國皮革協會等國際商會也都派出重要代表參觀展會。
潮流走廊展新生創意
在過去舉行的17屆展會,廣州國際鞋展一直努力給予新一代設計師發揮創意的機會。尤其于2004年首次登場的“潮流走廊”,作為非營利及非商業性的交流展示活動,為新生代設計師提供了一個平臺以交換及更新設計科技及衣料,綻放設計師無限創作概念的機會,使有關工業更具競爭力。
而今年的“潮流走廊”與廣州國際鞋展同步舉行。主辦方邀請了來自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的頂級時裝及鞋品設計師,展示不分季節的潮流時裝系列,并注入新生代獨特及新穎的構思,使其緊貼潮流的服裝系列勢成為時裝界的時尚新元素。
為了提升展會的專業水平,主辦方還在展會期間舉行了一系列相關技術研討活動。如SATRA技術中心主席Derek Holmes先生主講的“先進的成品鞋測試”、意大利設計師Franco先生主講的“時尚趨勢”、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顧問Ferenc Schmel博士主講的“按亞洲的特殊工業和貿易模式,論世界皮業的發展趨勢”等。
- 上一篇:體博會見聞:體育產業缺乏自主品牌
- 下一篇:2024中國國際皮革展 專業觀眾再創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