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資本之力 “東莞制造”躍升新高度
“數字化”東莞
東莞位于珠江口東岸,北接廣州,南連深圳。在近30年的改革開放中,東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世界矚目的“數字奇跡”。
GDP:東莞的GDP自改革開放以來增長迅猛,1979年為66233萬元,2006年為26265085萬元,27年增長了大約400倍,年平均增幅高達24.8%。2007年東莞GDP預計將破3000億元,超越內地一些省的經濟能量,可謂“富可敵省”;在中國經濟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八,排名超過傳統經濟強市南京、重慶、沈陽和武漢;在全國城市競爭上,2007年廣東“城市集群”領先,而廣東省內的城市之間,東莞又以最高增速占據首位。
IT之都:“無論你在那里下單,都會在東莞制造”已成為IT業界的流行語。IBM大中華區副總經理李祖藩曾說:“東莞至深圳的高速公路切斷,全球70%的電腦商將受影響。”東莞是全球最大的電腦零部件生產制造基地,電腦95%的零配件在東莞都有生產。2006年東莞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2194.19億元,增長21.5%。國際IT界普遍承認,“只要東莞一塞車,全世界電腦市場都感冒。”因為這里的電腦主板、磁頭、驅動器的產量,占了全球的75%以上。東莞生產的各類IT產品所占的世界市場份額如下:電腦磁頭、電腦機箱及半成品約為40%,敷銅板、電腦驅動器約占35%,高級交流電容器、行輸出變壓器約為30%,電腦掃描儀、微型馬達約20%,電腦鍵盤和電腦主機板約為15%。
鞋業之都:東莞是中國四大鞋業基地之一,全市擁有制鞋企業1300多家,年產各類鞋子超過10億雙,出口超過5億雙,全球每十雙鞋中就有一雙屬于“東莞制造”。
服裝之都:東莞擁有亞洲最大的紡織印染廠,共有各類紡織服裝加工企業4000多家,年產服裝36億件。特別是虎門鎮,擁有服裝商標4000多個,擁有知名品牌20多個,建立了以全國第一號時裝批發商場為龍頭的批發市場體系,每年都舉辦一次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與大連的時裝節齊名,成為“北有大連,南有虎門”的中國服裝的南派代表。
玩具之都:目前,中國擁有8000多家玩具企業,玩具出口占全球市場的75%,其中有一半來自擁有4000多家玩具廠商的東莞市。香港每年出口近千億港元的玩具,70%以上也由東莞制造,東莞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玩具生產制造城。
我國經濟進入工業化后期,“資本化”已成為實體經濟的內生性需求。尤其是在處于經濟發展前沿的珠三角,通過促進地方龍頭企業上市,利用資本市場優化區域經濟、推動招商引資、加快產業升級,已成為當地各級地方政府的共識。
東莞市地處珠三角,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東莞GDP近三年平均增速達到了19.8%,綜合實力連續兩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十二位。但是,經過30年的發展,東莞正面臨著“成長的煩惱”,如產業升級、資源匱乏等。其中,東莞對資本市場的利用程度嚴重滯后,也是“成長的煩惱”的一個重要表現。到2007年底,東莞市的證券化率不到15%,與超過100%的全國水平相差甚遠。
近兩年來,東莞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將推動企業上市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進行,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優惠措施。據了解,2008年這項工作將初見成效。就東莞市推動企業上市融資工作的進展,《上海證券報》對東莞市常務副市長冷曉明進行了專訪。
抓住機會實現“雙轉型”
記者:現在有這樣一種看法:如果無法跟上新一輪產業升級的步伐,珠三角今后將面臨“邊緣化”的危險。請問,作為珠三角的典型代表之一,東莞當前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有哪些?東莞將如何突破?
冷曉明: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東莞目前確實走入了一種暫時的困境:一是“雙邊緣化”,一是“兩個兩難”。“雙邊緣化”之一指的是,企業大多不具有自主技術和自有品牌,在國內產業分工中被邊緣化;另一個是指在整個國際分工中,由于處于制造業底部,即加工裝配這一部分在國際分工中也處于邊緣化。
再說兩個“兩難”。一個“兩難”是,按過去的路徑繼續通過消耗資源來發展加工貿易,進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已經不可能,因為資源、環境、社會容量以及加工貿易的成本承受能力都已近極限;另一個“兩難”是,企業繼續在東莞搞加工貿易,會面臨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生存難度越來越大。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東莞在珠三角中首先面臨這個困境,就意味著東莞有可能率先解決“工業化后期”必須面對的問題。只有先走一步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們的社會才能跨入新的發展階段。所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我們其實面臨更多的機會。
未來的5到8年,將是東莞經濟與社會轉型關鍵的“機會窗口”,在此期間,我們將推動現有加工貿易企業的轉型升級,以此完成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提升,進而實現整個東莞經濟社會的轉型。
東莞今天的成功得益于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制造業發展環境,目前兩個因素并沒有發生變化,因此,我們對實現經濟和社會的“雙轉型”充滿信心。
全力打造新“東莞板塊”
記者:在工業化中后期,“資本化”已成為實體經濟的內生性需求,利用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應,促進地方優勢產業做大做強,進而實現產業升級,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請問,東莞在這方面有怎樣的認識和思路?
冷曉明:東莞有著得天獨厚的制造業區位優勢:周邊有港澳穗深珠五大機場,還有鹽田、葵沖、南沙三大貨柜碼頭,而且京廣、京九兩大鐵路動脈貫穿,配合珠三角完善的高速公路網。在全球也難以找到的物流優勢,是東莞今天輝煌的基礎。
憑借這樣的優勢,未來東莞十分有信心繼續保持制造業產業升級的領先優勢。東莞對產業升級的總體規劃是:做強制造業,推動制造業的規模化、高級化、信息化和適度重型化。
在區域規劃上,東莞將加快推進松山湖、虎門港、東部工業園和東部快速路兩旁土地的開發建設。
在產業規劃上,我們將努力引進高新技術產業、龍頭企業和研發型企業,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38%。重點扶持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等八大支柱產業。做大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會展、旅游等產業以及法律、設計、中介、會計、咨詢等專業服務,推進金融創新與資源整合,建設金融強市。同時,做優大農業,積極發展現代化都市型農業,努力實現產業特色化、生產標準化、設施現代化,2010年全市將建成10萬畝以上的標準化農田。
另外,東莞還將大力加強自主創新。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政策扶持為保障,著力構建科技投融資機制。以松山湖、專業鎮和產業集群為依托,建設一批公共技術平臺和行業技術平臺。以知識產權保護和產學研合作為手段,鼓勵企業研發自主技術,創建自有品牌。
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通過實施大企業培育戰略,選擇一批規模較大、管理先進的民營龍頭企業,通過上市、并購、重組等途徑,優化資源配置,增強競爭優勢,不斷做大做強。
此外,結合目前經濟發展實際和產業特色,東莞將充分發揮各商會和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推動各行業龍頭企業上市,形成示范效應,打造有東莞特色的臺資板塊、港資板塊或服裝板塊、家具板塊、電子板塊等。
在商業連鎖領域,東莞已有多家企業進入上市程序。
新政策激發上市愿望
記者:與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的江浙地區相比,以往東莞在利用資本市場方面是落后的。近兩年,東莞市在推動企業上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已取得很大進展。請問,目前東莞市培育企業上市的情況如何?有多少家企業已經符合條件?在2008年將有多少家企業報材料,進入上市程序?
冷曉明:總體而言,我市資本市場發展嚴重滯后,直接融資比例偏低。截至2006年底,我市僅有東莞控股(8.90,0.25,2.89%,吧)、生益科技(8.84,-0.24,-2.64%,吧)、粵宏遠等三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約占我市GDP的5.06%,遠遠落后于全國56.9%的平均水平。
從2006年開始,東莞對利用資本市場有了全新的認識,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目前,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2007年5月,ST博信將注冊地從四川省遷到大嶺山鎮,成為東莞第四家A股上市公司。2007年8月,長安鎮的方達集團通過拍賣方式,以71.88萬元的價格取得了S*ST源藥41.09%的股權,成為第一大控股股東。
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東莞已向政府部門明確表達上市愿望的企業共有56家,其中進入輔導期的有14家,在地級以上市排名第三,僅次于廣州、佛山。初步估計,2008年我市將有6至8家企業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上市材料。
記者:目前在東莞市推進企業上市的進程中,其優勢和有利的因素是什么?其主要的困難和需要突破的地方有哪些?現在東莞市推進企業上市的措施有哪些?
冷曉明:東莞民營經濟和制造業十分發達。截至2007年底,全市民營單位數已達44.78萬戶,登記注冊資金達825.91億元,繳稅總額182.61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達1006.03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31.9%。而且,東莞的民營經濟基本上集中在外向型的制造業,在全球化的制造鏈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這些都是優秀的上市后備資源。
2007年3月,東莞市政府頒布了《東莞市鼓勵科技企業上市暫行辦法》,并鼓勵其他企業參照執行。《暫行辦法》出臺了一系列推動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優惠措施,具體規定了我市上市后備企業認定、資助的條件、范圍和標準,資助的申請和審核程序等內容,對企業上市前、上市中、上市后在財政、稅收、國土、規劃等各環節給予扶持。
同時,東莞也鼓勵企業“買殼”、“借殼”上市。企業在異地“買殼”、“借殼”上市,并將上市公司注冊地遷回東莞的,視同改制上市,享受同等優惠和獎勵政策。
積極發展中介服務業
記者:發達的中介機構,不但可以輔助企業順利地與資本市場接軌,減少風險和降低成本,而且,中介結構作為高端服務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請問,東莞在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優化金融環境,推動金融創新上,有何思路和規劃?
冷曉明:目前東莞擁有東莞城市商業銀行、東莞證券、東莞信托等金融機構,作為一個地級市,東莞的本土金融機構功能齊全,資產質量優良,經營情況良好。東莞將充分發揮這些本土金融機構在推動資本市場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另外,東莞民間資本發達,為了引導民間資本與快速增長型的中小企業對接,東莞正在積極探討組建創業投資研究中心或創業投資公司的可行性,通過引導國內外資本參與東莞企業前期股權投資,培育壯大有發展潛力的優質企業。
同時,東莞也歡迎和鼓勵國內外有實力的投資銀行、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投資基金、資產評估機構、科技中介機構,以及標準認證機構、知識產權估值機構、項目市場潛力調查機構等到東莞開展相關業務,為企業上市提供優質的中介服務。
多家巨頭或進駐或擴產
松山湖千億手機產業園漸啟
5月23日,由東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2008北京推介會順利舉行,協議引資約60億元。
據悉,在此次推介會上,松山湖園區與商務部投資促進局、清華大學、中關村大學科技園聯盟、北京交通大學、世界杰出華商協會等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同時與北京遠東騰輝通用電氣技術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大網新集團有限公司、華測檢測有限公司、華達玻璃鋼通信制品有限公司等簽訂了投資協議,協議引資約60億。此前,已有華為、宇龍等企業宣布入駐松山湖園區。
據了解,繼去年華為宣布投資40億元在松山湖設廠,今年年初宇龍也宣布將斥資數億在東莞建立研發中心。兩家行業巨頭入駐松山湖,將使東莞手機制造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
據預計,華為在松山湖的產值將達600億元至700億元,三年后宇龍松山湖工廠產值將達100億元。與此同時,今年諾基亞在東莞增資8000萬美元,擬擴產1倍。擴產前,東莞諾基亞年產值近200億元人民幣。另外,金立通訊也正準備在松山湖建一個占地300畝的手機工業園區,屆時,金立的產能將達到2000萬至3000萬臺,目前該公司在大嶺山工廠的年出貨量是800萬臺。再加上位于長安的東莞本土企業步步高,預計屆時東莞手機制造產值將超千億。
據悉,松山湖園區還將赴香港、深圳等科技聚集區開展宣傳推介,進一步推動招商工作的順利進行。
東莞上市公司概要
代碼 簡稱市值營業收入(萬元)同比凈利潤(萬元)同比
(億元)(%)(%)
2007年 2006年2007年 2006年
600183生益科技65.33426737.99339861.4225.5647287.9242955.2810.09
000573粵宏遠23.4945591.8433175.9937.423257.19406.02702.22
000828東莞控股27.8649032.2947685.502.8220485.2019947.722.69
600083ST博信12.083928.9518333.69-78.574050.59-6180.54-165.54
注:ST博信的市值為2008年4月8日停牌前的收盤價計算的流通市值,其他各公司市值均以2008年5月29日收盤價計算的流通市值。
“科技東莞”:民營經濟唱主角
東莞位于穗深港經濟走廊中段,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截至2007年底,東莞市民營企業數已達44.78萬戶。2007年,民營經濟增加值達1006.03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31.9%。與此同時,歷經粗放式發展的東莞市正力推“科技東莞”,推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全市已有1500家市級民營科技企業、413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益新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智通人才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中域電訊等一批優秀企業,正昭示著東莞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與優勢。
作為國際性的制造業基地,速度是東莞優勢的一大原動力。優勢的民營企業迅猛發展,一日千里。
2001年以前年產值僅有200萬至300萬元的益新精密,如今月產值已達2000萬至3000萬元,研發能力與設備均達細分行業最先進水平,百倍的成長僅在幾年間。作為華為機箱機柜的核心供應商及優秀供應商之一,益新精密做到了極致,目前公司產能仍難滿足華為、中興等大型IT企業的需求。擴大產能、開發ATM機等新產品成為公司下一步目標,可以預見在未來3至5年,益新精密每年均有40%至50%的增長。
同樣,1994年,中域電訊仍只是位于虎門的一家資產僅為幾萬元的尋呼機店,而今,中域電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手機連鎖企業之一,擁有3000余家手機連鎖門店。歷經10年發展,中域電訊在2004年全方位嫁接電訊終端網絡體系,成功地將電訊連鎖經營模式復制到服裝行業,相繼在服飾終端復制出300多家休閑服飾連鎖,成為一個企業集團。
發家于廠房租賃的星河生物,2000年開始涉足食用菌的研究、生產和銷售,如今也已位居食用菌行業前列,日產鮮菇15噸,占全國日產量的十分之一。公司拳頭產品金針菇、真姬姑蟲草等60%出口到我國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公司現有品牌“玉龍洞”、“頂康”、“運壽康源”,其中,“玉龍洞”為廣東著名商標、廣東名牌產品。星河生物未來產能目標將達日產50至60噸。
在即將走過粗放式發展的東莞,“科技”成為其未來優勢延續并發展的另一關鍵推動力。
作為“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勤上光電集研發、生產、貿易為一體,核心產品及主營業務涉及LED照明、LED裝飾燈、太陽能LED照明等多個領域。公司享有中國半導體照明技術標準工作組成員、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等多項榮譽,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下的核心專利技術近100項,研發的大功率LED照明產品已成功應用于廣東東莞、深圳、中山等市區以及福建廈門、福州、遼寧沈陽等道路照明工程。并與Wal-Mart、家樂福等大型零售巨頭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產品暢銷歐洲、北美等。公司還將在全國各省市開辟分公司、辦事處,同時發展特許加盟、連鎖經營體系。
創立于1995年的智通人才形成了一套全國最先進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信息管理系統和龐大的人才數據庫,被認定為“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常設型人才市場,為超過100萬家企業和1000萬名求職者提供專業的人力資源招聘服務。智通人才在全國首創了“招聘會+招聘報+招聘網”三位一體的整合招聘服務模式,并按標準化推行全國連鎖運營,在佛山、江門、天津、武漢、成都、重慶等十余個城市設有分公司,主攻二線城市。
東莞市政府相關部門大力倡導“科技東莞”,市財政連續5年每年投入10億元用于科技發展,重點提高民營經濟的科技創新水平,使東莞科技型企業得以長足發展。而今,東莞市討論通過了關于鼓勵科技型企業上市的有關規定,鼓勵科技型民營企業上市。可以相信,東莞即將走出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粗放式增長路線,未來將以“科技東莞”姿態打造東莞資本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