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家體育產業基地 鞋都晉江謀劃戰略轉型
在第22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上,有一個特殊的展位——晉江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在體博會15年的歷史上,以城市為單位參展,這還是首次。
2007年12月18日,對晉江而言,意義重大。這一天,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王鈞率總局經濟司和各運動項目中心領導,為晉江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授牌。繼榮獲“世界茄克之都”、“中國鞋都”等13個“國字號”區域品牌稱號之后,“品牌之都”晉江再獲殊榮,又一次吸引了世人關注的目光。晉江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授牌儀式引起多方面關注,除來自國家體育總局方面人士外,福建省政府有關領導、晉江所在的泉州市領導到會祝賀,眾多國內外新聞媒體也就此事展開報道。
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批準的最后一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晉江承擔著進一步探索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推動形成區域性體育產業集群,帶動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重任。在千載難逢的機遇面前,建設好“體育產業示范區”,晉江市被各界寄予厚望。
據晉江現有體育產業基礎,晉江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初步確立了“一帶二地一中心”(簡稱“1-2-1”行動規劃)的戰略布局。所謂的“一帶”就是在沿海大通道(晉南段)兩側2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規劃和建設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集大眾健身、競賽表演、運動練習、商貿會展、體育生活化社區和旅游休憩為一體的濱海運動休閑產業帶;“二地”就是打造全球體育裝備制造業基地和國家級運動練習基地;“一中心”就是打造全國體育賽事中心城市。
根據項目規劃,濱海運動休閑產業帶是一個產業園區建設概念,由一個體育生態主題公園和時尚運動休閑區、體育產業總部基地及商務中心區、高尚體育生活化社區和濱海運動總匯區等四個功能區組成。晉江市希望在整個濱海運動休閑產業帶建成后,能成為晉江城市的新地標,從而吸引國內外著名體育企業總部落戶園區,并使之成為海內外成功人士的“第二居所”;晉江發達的運動鞋制造能力,雖然在國內首屈一指,但從整個體育產業的概念看,顯得結構單一,而打造全球體育裝備制造業基地的計劃,無論是對提高晉江體育產業的質量和整體性上,都是一個宏偉的目標。
晉江的將來,不僅需要更強的體育產業實力,還要吸引各級國家隊來晉江訓練、比賽,讓企業和營銷資源近距離接觸,縮減營銷成本,資源互動,強強聯合,促使晉江體育產業走上跨越式發展之路。目前,國家羽毛球隊訓練基地已經落戶晉江,接下來,晉江將眼光瞄向了籃球、跳水、沙灘排球、帆船等項目。
在“硬實力”之外,將晉江打造成全國體育賽事中心,讓晉江成為“體育焦點”,從而吸引更多資源,是晉江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建設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晉江市政府有關負責人在基地掛牌儀式前的專題研討會上表示,晉江將立足于優勢行業和龍頭企業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的實際需要,選擇高爾夫球、草地網球、馬術運動、籃球、羽毛球、極限運動和海上運動作為重點發展的賽事,形成以單項精品賽事為支撐的賽事格局。
在晉江的體育產業發展藍圖中,利用其體育制造業這一強點帶動,創造產業發展新模式,利用體育賽事這一平臺,實現企業和營銷資源的對接,只是其建設好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具體舉措。在此基礎上,實現各方資源的聯動,打造中國第一個體育城市,才是其最終目標。
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晉江市賴以支撐的制造業受到各種挑戰,要實現經濟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走差異化發展之路。體育產業是晉江加快經濟發展、擴大經濟總量的挖掘點;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著力點;是做優、做強支柱產業,形成品牌和產業新優勢的發力點;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魅力的打造點;也是提高人的素質、提升生活品質和生命質量,構建“和諧晉江”的實施點。
國家體育產業基地落戶晉江,讓人們有理由對我國第一個“體育城市”的誕生和成長充滿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