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大地震 震出中國地產大佬復雜表情
8級大地震給汶川人民帶來莫大的災難,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災難過后,地震給房地產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震出來的聲音:一定要嚴懲豆腐渣工程
5月16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國家規定的抗震建設標準是按照7度烈度來設防的。這次地震的烈度達到10-11度,大大超出了規定的建筑抗震設防標準,特別是臨近震中的房屋,絕大部分都會倒塌。
但也不能排除建設的過程當中有偷工減料的情況,在調查清楚之后,如果確有問題,一定要嚴肅處理。
震出來的奇跡:“史上最牛希望小學”震后無恙
在這次汶川大地震中,距離北川縣城僅7.5公里的鄧家海元村山中的劉漢希望小學在這次顛覆性的地震中頑強地存活了下來。不僅教學樓絲毫沒有垮塌,而且該校483名小學生以及教職工都奇跡般地全部安全撤離。
日前,網友發帖稱其為“史上最牛的希望小學”,該帖引發強烈反響,網友們紛紛向建這座樓的施工者致敬!提議要將這所最牛的教學樓背后的建筑商搜索出來,希望以后所有的教學樓都能由這個房地產商負責。
震出來的困惑:房子沒了,按揭怎么辦?
關于按揭貸款房屋是否受地震影響的問題,在社會上激起熱烈辯論。記者走訪了多家商業銀行和法律界人士,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答案,即貸款者與銀行之間的債務關系,不因抵押品(房屋)的滅失而消失。也就是說,即使房屋全損,貸款者也有義務按月還清余下貸款。
作為商業公司,銀行不能主動免除債務人還款義務的。那么,房貸險能否為地震受災房屋買單呢?答案也是遺憾的。根據我國保險業通行的《個人貸款抵押房屋保險條款》,由于“地震或地震次生原因”所造成“保險財產的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由于我國開展房屋按揭的歷史還很短,保險行業起步也較晚,期間遇大規模自然災害的情況也很少,無論在法律制度和實際操作中都留有不少空白,因此不排除今后出現爭議的可能性,還期待國家政策進一步明朗。
震出來的爭議:地產開發商是否要多捐款?
地震發生后,中國富豪們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其中也包括不少房地產開發商。但是,近日房地產開發商頻頻遭到網友的炮轟。
在國內享有盛名的萬科集團總部捐款數目僅為人民幣200萬,而萬科對集團內部慈善的募捐活動中,有條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員工捐款以10元為限。這引起了網友的強烈不滿。
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對此作出回應,他認為萬科捐出200萬是合適的。“中國是個災害頻發的國家,賑災慈善活動是個常態,企業的捐贈活動應該可持續,而不能成為負擔。不要泛慈善化。”
對此有人認為,王石關于捐款、救災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人們在獻愛心的同時要有理性。“多捐一點少捐一點都是表達愛心,要把精力集中于搞好自己的工作。”畢竟公司是一個法人主體,他們亦有需要遵循的法律與決策流程。
相關評論人士表示,房地產商作為社會企業,參與社會慈善活動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從社會的角度來說,這些財富都是來源于民眾,當民眾有難時回饋社會更是一種義務。即使從生意的角度來說,這些挺身而出的地產商們,所產生的廣告效應,以及良好的企業形象,所得到的回報也是不菲的。
震出的思考:開發商應將建好房放在第一位。
這次汶川大地震給人們帶來最大的反思就是房屋安全性問題,這將對全國樓市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居住的房屋是否安全,它的抗震性能如何?將成為購房者選擇房子需要考慮的又一重要因素。確保人民群眾居住安全,是我們的房地產開發商不可推卸的責任。
“從職業上,作為提供住宅產品的萬科,無論發生什么事情,第一要考慮的是保障居住萬科提供住宅的客戶生命安全;第二,盡社會責任,做支援災區的慈善活動,包括資金、個人影響力、號召力,盡自己所能。” 從這個角度講,王石的話不無道理。我們的地產商在為災區人民捐款捐資的同時,更應時時牢記,給人民群眾建造一座安全的房子,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是自身的首要任務。
- 上一篇:王石一億出手:煩擾立馬沒有?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