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鞋匠傳奇 時尚巨頭Ferragamo家族
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開創制鞋神話,一直延續至今。現在,菲拉格慕股份公司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奢侈品家族集團之一,三代家族成員坐擁近7億歐元的巨額資產,全球共分布五百余家分店,產品范圍從早先單一的女鞋,發展到成衣、箱包、眼鏡、香水、配件甚至腕表等。
今年3月,為慶祝菲拉格慕公司成立80周年,集團主席費魯奇奧·菲拉格慕(Ferruccio Ferragamo) 、菲拉格慕家族第二代,專程攜一部分家族成員飛往上海參加隆重慶典,還在上海當代藝術館舉辦了《菲拉格慕——不朽的傳奇1928-2008》的主題展覽。晚間還專門在黃浦江畔舉辦了一場大秀和豪華派對,現場之豪闊,明星貴賓之多,堪稱上海2008最重要的時尚事件之一。
在我還年幼的時候,他們就很難阻止我整天在鞋匠店內流連,我的家族中從未有人做過鞋匠,事實上,在我出生的小鎮,當鞋匠被認為是一件丟面子的事,會令家族蒙羞。大約12歲那年,我還只不過是個孩子,我便在我的出生小鎮開了一家小鞋店,為鄉紳太太們制作時髦漂亮的鞋子。某種神奇的靈感自然地在我心中涌現,仿佛是回想起前生的記憶。
——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
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出生在1898年的意大利,家鄉在距離那不勒斯約一百公里的一個名叫博尼圖的村莊。在父母的十四個孩子當中排行第十一。還沒進入青春期,他便表現出對鞋子的巨大熱情,11歲的時候跟著那不勒斯一名鞋匠當學徒,12歲就在博尼圖開了自己的店。他一開始就明白自己未來的打算:要把一個被認為是卑賤的行業變得高貴起來,創造出實用而完美的鞋子。
菲拉格慕真正找到機會,是在他跟哥哥們去了美國以后。14歲的時候,他第一次到達美國,現代機器與工作流程讓他著迷,但是他同時也看到了制鞋受機器工藝質量方面的限制。20歲時, 他又輾轉到了加州的圣芭芭拉(Santa Barbars),與另一位兄弟一起開了一家修鞋店。
加州在那些年是一片蓬勃的樂土,電影產業欣欣向榮,菲拉格慕開始為主流導演及制片人的西部片設計制作牛仔靴,為他們的史詩巨作設計制作羅馬及埃及便鞋。他的第一個合同來自美國電影公司(American Film Company),為魯道夫·瓦倫蒂諾等男女演員訂制西部片的鞋靴。
漸漸地,男女演員發現了菲拉格慕制作的鞋子既美觀又舒適,于是很快開始在電影布景和演戲之外定購私人用鞋。與此同時,為了提高鞋子的舒適度,菲拉格慕開始在洛杉磯的大學里學習人體解剖學、化學工程及數學,尋找那個可以讓鞋子更為舒適的力學結構。
當電影產業移師好萊塢,菲拉格慕也隨之轉戰。1923年他開了一家“好萊塢靴子店”,這標志著他被當地媒體定義為“明星御用之鞋匠”事業生涯的開端。
“也許我數百萬年前的前生就是一個鞋匠。那些創意靈感對我來說,只是找到了遺忘的知識。”他在自傳中寫道。
1923年,他離開了圣芭芭拉,在好萊塢Las Palmas大道開了一家店鋪,開始有眾多的電影明星探訪他的小店,生意紅火得甚至來不及完成訂單。不過,當時的美國工人不能制出薩爾瓦托勒想要的鞋子。在1927年,想起家鄉龐大的制鞋業和那些工藝精湛的鞋匠們,他決定返回意大利。在佛羅倫薩,他開設了3家工廠,一舉將自己的事業發展成為600位雇員、年產6萬雙手工制鞋的產業。憑著直覺,他將最重要的市場與最重要的供應產地聯系在一起。直到21世紀,佛羅倫薩地區都是90%意大利皮鞋的制造產地。
雖然后來經歷過破產和戰爭,但是在菲拉格慕的執著努力下,那些源源不斷的創新設計,帶著濃濃意大利味道的藝術靈感,再加上眾多好萊塢女明星和名門淑女們的熱情追捧,這個鞋匠最終成功地實現自己的夢想,用自己的雙手,贏得整個世界的認可,并成為時尚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最精彩的設計,無疑就是那款用尼龍魚線做成的隱形涼鞋,讓他一舉獲得尼門·馬克斯獎(Neiman Marcus Award)。
與路易威登、卡地亞那些法國奢侈品品牌完全不一樣的是,菲拉格慕成名于美國。所以一開始美國就是他最重要的市場。他在意大利設立的工廠大都是為美國市場服務的,而不是專注于歐洲市場,這在當時無疑占盡“戰略正確”的優勢。但是很快,1929年的經濟危機降臨,這一波大潮使得菲拉格慕中斷了與美國市場的聯系,公司被迫關門。然而,菲拉格慕并沒有因此垂頭喪氣,而是將精力轉而投向意大利國內市場。到1936年,他的營業狀況進展順利,足以使其開始著手租下兩間作坊與一家商店。彼時墨索里尼治下的意大利正逢經濟制裁,因而限制一些原材料的使用。而同時期的菲拉格慕推出了一些他最為知名也最被廣為模仿的發明,如堅韌輕巧的軟木“楔跟”,用以代替受限制使用的皮和鋼。
1950年代,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的店鋪才開始設立在倫敦,后來則擴展到了紐約的時尚地標林蔭大道(Park Avenue)和Lord&Taylor百貨公司,而他的重要顧客里包括了溫莎公爵夫人、葛莉泰·嘉寶,奧黛麗·赫本和瑪麗蓮·夢露。“鞋子的優雅,永遠建立在舒適之上。” 菲拉格幕在自傳里寫道。一句話寫盡自己的成功心得。
1940年,薩爾瓦托勒與博尼圖家鄉的一個醫生的女兒蔓達(Wanda Miletti)成婚,這位杰出的女性日后成為菲拉格慕家族發展壯大過程中的重要人物。蔓達在婚后追隨菲拉格慕回到了佛羅倫薩,并為他生下了六個小孩。三子三女,三子分別是費魯奇奧(Ferruccio), 萊昂納多(Leonardo) 與馬西莫(Massimo), 三女分別是菲安瑪(Fiamma), 喬瓦娜(Giovanna) 與富爾維婭(Fulvia)。
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在1960年去世,蔓達接管菲拉格慕公司的所有業務,帶領六名子女將菲拉格慕從一個制鞋品牌變成一個包括鞋履、成衣、皮包、香水等綜合領域的時尚品牌。
用現在的眼光來評價,蔓達是一位相當杰出的女性。早年作為要撫養六名子女的年輕寡婦,蔓達不僅成功接管了丈夫留下的龐大產業,而且還是傳統價值和家族聲譽的忠實維護者。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壯大,公司一直保持著永恒而高雅的形象,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蔓達的出色領導。她最終成了一名企業家,敢于冒險和創新,充滿激情。她的經營智慧還得到了金融界和商業界的廣泛認同,擔任著包括 Ente Cassa di Risparmio di Firenze 在內的多家大型公司的董事之職。
蔓達還曾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大英帝國勛章,因為她是佛羅倫薩英國學院的兩位資助人之一,同時她還擔任佛羅倫薩彼提宮時裝協會的副會長。2004 年,蔓達被意大利總統錢皮授予國家最高榮譽“Cavaliere di Gran Croce”勛章。就在去年的5月22日,紐約州立大學時裝技術學院還給蔓達頒發了藝術博士名譽學位。
在1960年創始人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去世時,應該說,薩爾瓦托勒本人并未好好想過如何讓第二代家族成員接手他“夢鞋匠”的衣缽。他42歲才結婚,到62歲突然去世時。長女菲安瑪年僅十七歲,僅僅在菲拉格慕公司工作了一年。次女年僅十五歲,也剛開始涉足時尚業。
奢侈品行業向來是一個針對少數富有階層但品牌異常擁擠的產業。1960年代又是一個戰后大量個性化品牌出現的年代。在這種競爭正在白熱化的時刻,作為公司創始人和 “靈魂”的薩爾瓦托勒的去世對其公司業務的打擊之大可想而知。數千工人的未來和整個家族的命運立刻壓在了他的遺孀和子女的身上。
當時菲拉格慕家出現的震蕩我們已經不可知曉,但幸運的是,菲拉格慕的遺孀蔓達女士立刻成為了家族的新核心。而菲拉格慕的幾個孩子,最終以自己的管理才能和設計天賦,順利地接下了老菲拉格慕的設計帝國。正是家族的第二代,讓菲拉格慕這個品牌繼續成為意大利時尚的代言人。
相比于第一代創業者鞋履行業上的專一興趣,菲拉格慕家族第二代成員興趣更為廣泛,菲拉格慕品牌也真正進入了多元化的年代。客觀地說,盡管第二代沒能像父親那樣創下一個又一個的驚世傳奇,但是家族企業多年來一直呈現比較良好的盈利記錄,說明他們選擇的多元化策略還是比較成功的。
長女菲安瑪顯然是家族第二代中最重要的角色。正是菲安瑪設計推出了經典公主鞋款Vara。這款鞋飾有羅緞結,1978年設計,至今仍在生產。優雅的設計和極高的舒適性,讓這款鞋成為永不過時的時尚。累計百萬雙的銷量,為整個家族帶來了滾滾財源。也正是菲安瑪,繼她的父親之后再一次奪得著名的尼門 ·馬克斯獎,時間是在1967年——距離她的父親得獎僅僅20年——當時她年僅24歲。今天,菲拉格慕一天約生產一萬雙鞋子,這多虧了菲安瑪當年對公司生產多樣化鞋種和尺碼的推動。
次女喬瓦娜也繼承了不少老父親的創意天賦。其實早在1959年,喬瓦娜就已經推出了自己品牌的成衣,并且在紐約最著名的Lord&Taylor 百貨公司展出。在父親去世五年之后,也就是喬瓦娜二十歲那年,她在母親的支持下建立了公司女裝成衣部,標志著她開始成為家族事業的第二個重要推動者。1965年,她設計的第一個女裝系列在佛羅倫薩彼提宮的白廳展出。
三女富爾維婭是在十幾年后進入公眾的視野,老父去世時她尚年幼。目前她負責的是公司的絲巾和配飾部門。
三個兒子費魯奇奧、萊昂納多與馬西莫則分別負責公司的生產、零售網絡的擴展,以及男裝品牌和配飾。長子費魯奇奧目前是菲拉格慕集團的董事長。
在第二代家族成員的共同努力下,菲拉格慕從鞋履業,擴展到了皮具、男女裝成衣、香水、配飾等全線產品。從早年在歐洲和美國的布點, 擴展到了60個國家和500多個店鋪。 最近,菲拉格慕還在印度開了第一家店。在中國則有25個銷售點,而且每年的銷售都以兩位數增長。
除了傳統時尚產品之外,其實菲拉格慕家還在風景怡人的托斯卡納擁有一處Il Borro villa莊園,除了生產波爾多風味的葡萄酒,還對外提供極具特色的托斯卡納農莊生活。 莊園是在1993年從意大利的Amadeo of Aosta男爵手上買下來的。2008年,莊園的酒產量可以達到20萬瓶,并不是個小數字。另外,菲拉格慕家還在佛羅倫薩擁有4家酒店,以及一家游艇制造工廠。
菲拉格慕在漫長的80年里,在西方世界里,一直是意大利時尚和精湛手工藝的同義詞。那么,從這個角度來說,前三十年是父親的激情演出,后五十年則是整個第二代的精彩合唱。第二代相比于老父親的成就,顯然毫不遜色。
可以看出家族成員間的親密感情。在上海的菲拉格慕80周年慶典新聞發布會間隙,長子費魯奇奧還給老母親打了一個電話。而在意大利當地的清晨,蔓達老太太已經精神百倍地去上班了。
據最近的估計,菲拉格慕家族屬于全球富豪家族之一,整個家族大約擁有7億歐元左右的資產。對于意大利奢侈品牌的家族型企業來說,隨著時間而來的,就是品牌老化與家族成員的日益增多所帶來的經營的復雜性。
Gucci家族就一度面臨眾多家族成員所帶來的意見分裂和品牌濫用,差一點導致這個品牌的死亡。也只有在果斷地引入外部投資者,同時聘用職業經理人和新鮮設計師以后,Gucci品牌才重新回到增長的軌道上。
菲拉格慕家比較幸運的是,在六個子女的共同努力和不同興趣驅動下得到了很好而且比較均衡的發展。更加幸運的是,在沒有交棒到第三代繼承人之前。菲拉格慕已經意識到了家族企業未來會遇到的瓶頸,他們正在積極策劃家族企業上市事宜。
“我想,最近意大利奢侈品品牌的上市風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的年齡。” 新近被引入菲拉格慕集團的CEO和總經理的米歇利·諾爾薩 (Michele Norsa,華倫天奴前首席執行官)先生這樣說,“很多的意大利奢侈品公司正在變得越來越老,開始有五十年,六十年,甚至七十年的歷史。家族成員越來越多,實行公司管理越來越困難。所以邏輯上這是一個很正常的趨勢,就是會有越來越多的家族企業轉換成面向公眾的上市公司。”
引入一個外來的CEO,并將家族企業改制上市,而不是像其他家族企業那樣從家族內部培養一個CEO,隱藏在公眾的視線之外,顯然菲拉格慕家族是經過了全盤及慎重的考慮的。
“菲拉格慕整個家族現在共有27位成員。我們已經決定無須讓每一個第三代成員都進入到家族企業中。目前,他們當中僅有3位進入了家族企業,但都是很優秀的成員。”集團董事長費魯奇奧這樣回答說。
而第三代之一的詹姆斯·菲拉格慕(James Ferragamo,費魯奇奧的孿生兒子中的一位)則在紐約大學商學院的一次公司訪問中則透露了更多菲拉格慕家族挑選接班人的標準:他們被要求擁有大學學位,最好有更高的學位,在其它的公司里至少工作2年以上,而且最好會講流利的英語并懂點IT技術。可見第三代之間實行的是“雙向選擇,競爭上崗”。
目前,在第三代當中,迪雅格·格里安諾(Diego di San Giuliano ,菲安瑪之子)掌管家族總部的辦公室。安吉莉卡·韋斯孔蒂 (Angelica Visconti, 富爾維婭之女),長駐上海并主要負責中國業務。雙胞胎長孫之一的詹姆斯負責女士包袋和皮革產品,從經銷商管理、零售、市場營銷、創意,一直到產品發展。他的孿生兄弟則負責Il Borro villa莊園業務,并不屬于公司的核心業務。
集團CEO兼總經理諾爾薩先生表示,目前的上市過程并沒有很大的問題。上市的籌備工作在差不多九個月前就開始準備。因為菲拉格慕早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司。主要要做的就是準備上市所需的大量文件,另外就是要加強對管理層的訓練和管理方式的改變。
而據米蘭的投資銀行分析,菲拉格慕集團今年上市的融資額估計會達15億至18億歐元。
引入職業經理人,加之未來的上市可以得到強大的資本支持,顯然菲拉格慕這個家族企業已經找到了更寬廣的天空。
1898年6月5日 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出生于阿韋利諾(Avellino)省的Bonito鎮,在14個孩子中排行11。
1919年 他投靠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圣芭芭拉(Santa Barbara)的一位哥哥,并住在加利福尼亞街719號。菲拉格慕在圣芭芭拉國家街(State Street)1033號開辦了一家修理和量身訂制鞋品的商店。他開始為美國電影公司(American Film Co.)工作并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學習人體解剖學。
1921年 他和哥哥Elio遭遇車禍,Elio不幸喪生,而他也腿部骨折,隨后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注冊了足部和腿部骨骼牽引系統的專利權。
1923年 他在好萊塢Las Palmas大道開辦好萊塢鞋店(Hollywood Boot Shop),成為電影女明星經常光顧的地方。
1928年 第一家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公司創立。
1933年 公司被迫申請破產。
1937年12月13日 薩爾瓦托勒憑借軟木楔形鞋跟獲得時尚界歷史上的第一項專利;首篇關于菲拉格慕的報道登上美國《Vogue》雜志。
1940年11月9日 菲拉格慕與蔓達·米勒蒂女士結婚;育有六個孩子,分別是菲安瑪、富爾維婭、 喬瓦娜、萊昂納多、費魯奇奧和馬西莫。
1947年 菲拉格慕憑借“隱形”涼鞋在達拉斯(Dallas)榮獲尼門·馬克斯獎(Neiman Marcus Award)。
1954年 菲拉格慕為女明星奧黛麗·赫本設計名鞋:鑲有皮帶的絨革芭蕾舞鞋。
1960年8月8日 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先生在意大利Poveruomo去世,蔓達·菲拉格慕女士接管公司。他們17歲的大女兒菲安瑪掌管女鞋業務。
1965年 喬瓦娜·菲拉格慕女士設計的女式成衣系列在Palazzo Pitti宮白廳展覽,每年兩次。
1970年 公司開始生產男鞋和男式服裝,進入80年代后由萊昂納多·菲拉格慕先生負責拓展業務; 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公司的產品開始進入日本百貨商店銷售。
1985年 佛羅倫薩的斯特羅茲宮(Palazzo Strozzi)舉辦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展覽會。這是首場意大利時尚品牌的回顧展。
1987年 薩爾瓦托勒·菲拉格慕回顧展在倫敦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院(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開幕,并成為當年參觀人數最多的展覽。
1994年 菲拉格慕上海美美百貨(Shanghai Maison Mode)店開業, 標志著中國業務的起步。
1996年 菲拉格慕為《貝隆夫人》(“Evita”)中女主角的扮演者麥當娜(Madonna)制造鞋品。
2006年10月8日 為紀念菲拉格慕對電影業的杰出貢獻,菲拉格慕公司在比佛利山莊 (Beverly Hills)榮膺Walk of Style 獎。
2008年3月 菲拉格慕公司成立80周年紀念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