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化企業穿上創意“紅舞鞋”
蘇繡《蒙娜麗莎》的展板前,不時聚集起一群觀眾,大家目瞪口呆,不相信這幅惟妙惟肖的名畫是繡出來的。亂繡針勾勒的濃密卷發,細繡針法描出的微笑,堪稱巧奪天工。在西方人看來,用刺繡的手法表現達·芬奇的作品,是顛覆性地復制。而在國人看來,這是刺繡作品在題材上變革。東西方的看法殊途同歸,都認為這是不可多得的創意。
創意就像舞蹈者腳上的紅舞鞋,只要樂曲不息,就要帶動著舞者一刻也不能停步。
大量快速成長中的企業家對穿上這只“紅舞鞋”心生恐懼,擔心企業將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的確,不少企業在快速旋轉后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外,而同時也有更多的企業學會了翩翩起舞。據不完全統計,從第一屆文博會算起至今,參展的重點文化企業在過去4年的平均增長率均保持兩位數,個別企業甚至高達30-50%。記者日前巧遇前來領取中國文化產業創新獎的雅昌董事長萬捷。他表示,盡管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和沖擊西方市場,但國內文化藝術主流企業逆勢攀升,連續5年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長。
是什么推動文化企業集體穿上了紅舞鞋?是創意。
從一家普通的印刷企業轉變為國內最大的藝術數據出版集團,為雅昌穿上紅舞鞋的創意,來自于傳統印刷業務中積累的名家字畫的底片,這些作者因年代久遠而求助于曾為他們印制畫作的雅昌時,一個改變企業命運的創意就這樣產生了。
類似的例子,還包括從主題公園投資管理者到娛樂體驗系統提供商的華僑城,當然也包括將傳統刺繡融入新內容的蘇州刺繡企業。工藝大師完全采用蘇繡的技巧,長短參差、粗細不一的絲線,縱橫交叉、疏密相間,靠著轉變走針方向完成的杰作,其市場價格已經從最初的幾千元上漲到目前的幾十萬元。從創意所能創造的效益來說,這大概是一個絕佳的例子。
創意的紅舞鞋應向什么方向起舞?
除了傳統的文化產品,更要向文化服務方向努力。
據商務部統計,2007年中國文化產品服務進出口貿易中,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是129億美元,文化服務卻只有37億美元,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的文化產品服務貿易額。而即便是129億美元的文化產品進出口,也只停留在電子游戲和音像產品的范疇,且主要以外商投資企業加工為主。大批具有中國歷史文化底蘊的產品并沒有迸發出應有的競爭力。例如中國的特產瓷器,近年來在國外市場就遭遇日本等國的激烈競爭,主攻西方市場的瓷器,整體品牌缺乏創意的支持,也就難以創造更高的附加值。
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借力創意,不僅限于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智慧和靈感,更需要現代營銷手段和品牌理念的綜合運用。實際上,無論是好萊塢拍攝的《花木蘭》,還是李安的《臥虎藏龍》,取材于中國傳統題材的影片,線索簡單,內容也平鋪直敘,表達的卻不單單是老套的俠義故事,還宣揚了為西方觀眾廣為接納和認可的價值觀,以及在作品表現形式上的西化元素。
一位曾經商于南美的朋友對此感同身受。從外貿企業離職后,他曾經在中國與南美諸國之間倒騰過竹器、藤編,賣過便宜的中國瓷器,一個偶然出現在店鋪里的瓷質花籃吸引了當地顧客的目光。他后來發現,這樣一件制作簡單、成本不高的玩意,居然超過了其他貨品的銷售,于是轉而在國內下訂單采購專供當地銷售。這種帶有中國瓷器粉彩特色、又充滿奧地利風情的瓷質花籃和刀叉,就是融合歐洲花籃與諸國瓷器的好點子。
在文博會上,我們欣喜地看到,隨著創意產業的勃興,中國文化服務國際貿易的比重近年來開始高速增長,動漫和電影成為繼雜技、武術、戲劇等傳統項目出口之外的新科主力,例如電影出口總值在去年達到了20億元人民幣,既有中國傳統文化根基,又輔以西方技巧和風格的電影,逐漸在世界電影群體中嶄露頭角。
作為世界貿易大國,中國文化產品服務的國際貿易比重,代表了國家文化產業的整體競爭力。自主知識產權品牌的塑造、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的輸出,離不開創意的紅舞鞋。
- 上一篇:昂貴的幸福
- 下一篇:心理測試:你感覺哪雙高跟鞋最適合你,測出你在男人心中值多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