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巨頭安營扎寨西部鞋都 璧山鞋業能否借船出海
2008-05-16 15:35:44 來源: 中國鞋網 http://www.annualhp.com/
亞洲鞋業巨頭派諾蒙落戶西部鞋都,讓璧山的制鞋產業找到了提檔升級、開拓海外市場的突破口。這對一直對外貿出口情有獨鐘的當地鞋業,是機遇,也是挑戰。如果它們欲借機完善自己的產業鏈,尋求制鞋產業的穩步發展,其當務之急就是要突破品牌、銷售渠道不暢、手工作業成本高和人才匱乏等幾大瓶頸。
派諾蒙帶來沖擊波
亞洲鞋業巨頭派諾蒙生產基地的落戶,對有西部鞋都之稱的璧山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據了解,派諾蒙投資注冊的重慶金田鞋業有限公司,全部承接派諾蒙訂單,產品100%出口,是一家集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女鞋企業。
與奧康鞋業入駐給產業帶來的鯰魚效應不同,璧山縣對派諾蒙有著更多的期待。該縣鞋業辦公室副主任曾紅告訴記者,“璧山目前的產品以中低檔男士鞋為主,派諾蒙作為一家生產高檔女鞋的龍頭企業,正好填補我們產品結構上的不足。不僅如此,派諾蒙還是一家外銷實力非常強的企業,它的示范意義完全可以與奧康完善的內銷網絡媲美!
自從璧山獲得西部鞋都的稱號以后,招商工作十分順利。進入企業與璧山縣之間開始雙向選擇:互相審視對方是否適合自己。而引進派諾蒙,在該縣決策者看來,是璧山制鞋產業提檔升級和尋求外銷的一個突破口。
當地鞋企對此有著自己的解讀!芭芍Z蒙進入璧山后,對璧山鞋老板在觀念上產生了沖擊。以前我們大都滿足于小富即安,不管明天是否來訂單!敝貞c市裕華鞋業老板喻曉華說。
重慶市冠中鞋業總經理吳廣云從中看到了更為直接的好處,“以派諾蒙廣闊的銷售渠道來判斷,其肯定會找璧山其他企業貼牌生產。”
“派諾蒙的到來,還可以帶來一批璧山以前沒有的配套企業,可以完善產業鏈,讓當地企業知道什么是產業集群效應。”曾紅說。
本地鞋企渴望走出去
據曾紅介紹,璧山鞋業的年產值45.7億元,是全縣的三支支柱產業之一。分布在璧山、七塘、八塘、大路等鞋業生產基地的企業和經營戶有1300多家,年產皮鞋6200萬雙,其中幾百家企業經常接國外訂單,年出口量在1500萬雙左右。
重慶市帥美鞋業有限公司是璧山縣出口額最大的企業,其產品面向歐盟的英國、意大利和德國。去年出口額為300萬美元,預計今年的出口額將達到500萬美元。該公司董事長陳訓告訴記者,“現在公司只做外貿不接國內訂單!
“外貿訂單大,本地企業都想方設法接外單!痹t告訴記者,稍微大一點的企業都想往外走,做高檔鞋。
重慶市冠中鞋業公司從2004年就開始使用自己的品牌做外貿出口,產品主要出口中亞一帶。去年創匯200多美元。該公司目前還打算開拓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市場。
“外銷比內銷好。”吳廣云的理由是,內銷訂單量小且雜,而外單量很大。對于小規模企業來說,內外銷不可能兩頭兼顧,只能抱外銷這個大頭。他把公司內銷和外銷的比例確定為1∶9。
喻曉華的企業也是如此,“我們現在主要做出口。歐盟、日本,誰能保證付款我就賣給誰!彼f,光靠國內市場肯定會受到很多限制。與其在國內廝殺,還不如走出去,在更大范圍內開拓市場。
邊貿市場容量有限
事實上,目前璧山的外貿只能算是邊貿。璧山縣招商局黨委書記董奕鋒告訴記者,“目前,大多數璧山鞋企僅滿足于做二級批發市場,把貨物送到邊貿口岸的批發商手里就算出口了。”
吳廣云的企業就是如此。他做邊貿渠道是把貨物運送到新疆的邊貿口岸,通過新疆的經銷商出口到中亞國家的批發市場,國外的客戶到批發市場上去采購。他告訴記者,“有2/3的出口不直接面對國外的采購商。國外的采購商在邊貿口岸經銷商那里看樣訂貨,他們把訂單轉給我們,我們只負責照單生產!弊詈螅涗N商的利潤和生產企業一樣多,都在8%—10%之間。
單靠邊貿口岸的銷售量肯定無法養活我們,那里的經銷商既要賣高端鞋子,又要賣中檔和低檔的鞋子。吳廣云稱,“我們的銷量不僅要受經銷商能力的限制,還受到邊貿市場容量的限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還達不到在國外建立銷售渠道的條件,一是資金問題,二是開發能力的問題”。
喻曉華也意識到了銷售渠道的重要性。他說,現在不是沒能力實現批量,而是怕生產出來的產品賣出不去。派諾蒙外銷的路之所以越走越寬,就是因為在渠道建設上投入了大量資金。
本土鞋業的品牌焦慮
璧山鞋企要真正從內向型向外向型轉變,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首先是國外市場對璧山鞋的品牌認知度不高。
帥美鞋業董事長陳訓對此毫不諱言,“雖然公司注冊了自己的品牌,但是國外經銷商不認。所以我們70%的產品都是貼牌出口,只有30%能用自己的品牌!
本地企業也有敢和外商叫板的。喻曉華表示,“我不貼牌,我不想給別人做嫁衣,我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他從2001年開始做外貿。為了推廣自己的品牌,世界三大鞋業博覽會他從不缺席,只要讓其用自己的品牌,他不惜把利潤讓給國外經銷商,甚至虧本都可以!7年間共貼進去700多萬元。虧不怕,怕的是沒有信心。”縱然有此雄心,但面對強勢的外商,他們也無可奈何,其有30%的產品仍然是貼牌走的。
高端人才極端匱乏
“有了走出去的意識,企業接下來應該做的是,提高產品質量、制定營銷策略、優化車間的生產管理、加強和外界的信息溝通!辫瞪娇h鞋業辦公室副主任曾紅如是說。
記者了解到的一個事實是,在目前困擾當地企業發展的因素中,除銷售渠道的缺失外,人才的匱乏也是制約其提檔升級的一大瓶頸。據介紹,現在企業最缺的就是懂管理、懂技術的高端人才。況且,這還是發展的初期,以后,隨著產業的發展,對高端管理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肯定還會加大。而目前當地企業的狀況是相互挖人,高薪聘請,把行業的工資價格提得很高。
“必須要有一個不斷輸出人才的平臺,才會杜絕這種狀況。如果制鞋企業間這種挖腳現象越演越烈,璧山的勞動力成本可能將和沿海不相上下,就會失去競爭了了。”璧山縣勞動局局長劉智國向記者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派諾蒙帶來沖擊波
亞洲鞋業巨頭派諾蒙生產基地的落戶,對有西部鞋都之稱的璧山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據了解,派諾蒙投資注冊的重慶金田鞋業有限公司,全部承接派諾蒙訂單,產品100%出口,是一家集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女鞋企業。
與奧康鞋業入駐給產業帶來的鯰魚效應不同,璧山縣對派諾蒙有著更多的期待。該縣鞋業辦公室副主任曾紅告訴記者,“璧山目前的產品以中低檔男士鞋為主,派諾蒙作為一家生產高檔女鞋的龍頭企業,正好填補我們產品結構上的不足。不僅如此,派諾蒙還是一家外銷實力非常強的企業,它的示范意義完全可以與奧康完善的內銷網絡媲美!
自從璧山獲得西部鞋都的稱號以后,招商工作十分順利。進入企業與璧山縣之間開始雙向選擇:互相審視對方是否適合自己。而引進派諾蒙,在該縣決策者看來,是璧山制鞋產業提檔升級和尋求外銷的一個突破口。
當地鞋企對此有著自己的解讀!芭芍Z蒙進入璧山后,對璧山鞋老板在觀念上產生了沖擊。以前我們大都滿足于小富即安,不管明天是否來訂單!敝貞c市裕華鞋業老板喻曉華說。
重慶市冠中鞋業總經理吳廣云從中看到了更為直接的好處,“以派諾蒙廣闊的銷售渠道來判斷,其肯定會找璧山其他企業貼牌生產。”
“派諾蒙的到來,還可以帶來一批璧山以前沒有的配套企業,可以完善產業鏈,讓當地企業知道什么是產業集群效應。”曾紅說。
本地鞋企渴望走出去
據曾紅介紹,璧山鞋業的年產值45.7億元,是全縣的三支支柱產業之一。分布在璧山、七塘、八塘、大路等鞋業生產基地的企業和經營戶有1300多家,年產皮鞋6200萬雙,其中幾百家企業經常接國外訂單,年出口量在1500萬雙左右。
重慶市帥美鞋業有限公司是璧山縣出口額最大的企業,其產品面向歐盟的英國、意大利和德國。去年出口額為300萬美元,預計今年的出口額將達到500萬美元。該公司董事長陳訓告訴記者,“現在公司只做外貿不接國內訂單!
“外貿訂單大,本地企業都想方設法接外單!痹t告訴記者,稍微大一點的企業都想往外走,做高檔鞋。
重慶市冠中鞋業公司從2004年就開始使用自己的品牌做外貿出口,產品主要出口中亞一帶。去年創匯200多美元。該公司目前還打算開拓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市場。
“外銷比內銷好。”吳廣云的理由是,內銷訂單量小且雜,而外單量很大。對于小規模企業來說,內外銷不可能兩頭兼顧,只能抱外銷這個大頭。他把公司內銷和外銷的比例確定為1∶9。
喻曉華的企業也是如此,“我們現在主要做出口。歐盟、日本,誰能保證付款我就賣給誰!彼f,光靠國內市場肯定會受到很多限制。與其在國內廝殺,還不如走出去,在更大范圍內開拓市場。
邊貿市場容量有限
事實上,目前璧山的外貿只能算是邊貿。璧山縣招商局黨委書記董奕鋒告訴記者,“目前,大多數璧山鞋企僅滿足于做二級批發市場,把貨物送到邊貿口岸的批發商手里就算出口了。”
吳廣云的企業就是如此。他做邊貿渠道是把貨物運送到新疆的邊貿口岸,通過新疆的經銷商出口到中亞國家的批發市場,國外的客戶到批發市場上去采購。他告訴記者,“有2/3的出口不直接面對國外的采購商。國外的采購商在邊貿口岸經銷商那里看樣訂貨,他們把訂單轉給我們,我們只負責照單生產!弊詈螅涗N商的利潤和生產企業一樣多,都在8%—10%之間。
單靠邊貿口岸的銷售量肯定無法養活我們,那里的經銷商既要賣高端鞋子,又要賣中檔和低檔的鞋子。吳廣云稱,“我們的銷量不僅要受經銷商能力的限制,還受到邊貿市場容量的限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還達不到在國外建立銷售渠道的條件,一是資金問題,二是開發能力的問題”。
喻曉華也意識到了銷售渠道的重要性。他說,現在不是沒能力實現批量,而是怕生產出來的產品賣出不去。派諾蒙外銷的路之所以越走越寬,就是因為在渠道建設上投入了大量資金。
本土鞋業的品牌焦慮
璧山鞋企要真正從內向型向外向型轉變,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首先是國外市場對璧山鞋的品牌認知度不高。
帥美鞋業董事長陳訓對此毫不諱言,“雖然公司注冊了自己的品牌,但是國外經銷商不認。所以我們70%的產品都是貼牌出口,只有30%能用自己的品牌!
本地企業也有敢和外商叫板的。喻曉華表示,“我不貼牌,我不想給別人做嫁衣,我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他從2001年開始做外貿。為了推廣自己的品牌,世界三大鞋業博覽會他從不缺席,只要讓其用自己的品牌,他不惜把利潤讓給國外經銷商,甚至虧本都可以!7年間共貼進去700多萬元。虧不怕,怕的是沒有信心。”縱然有此雄心,但面對強勢的外商,他們也無可奈何,其有30%的產品仍然是貼牌走的。
高端人才極端匱乏
“有了走出去的意識,企業接下來應該做的是,提高產品質量、制定營銷策略、優化車間的生產管理、加強和外界的信息溝通!辫瞪娇h鞋業辦公室副主任曾紅如是說。
記者了解到的一個事實是,在目前困擾當地企業發展的因素中,除銷售渠道的缺失外,人才的匱乏也是制約其提檔升級的一大瓶頸。據介紹,現在企業最缺的就是懂管理、懂技術的高端人才。況且,這還是發展的初期,以后,隨著產業的發展,對高端管理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肯定還會加大。而目前當地企業的狀況是相互挖人,高薪聘請,把行業的工資價格提得很高。
“必須要有一個不斷輸出人才的平臺,才會杜絕這種狀況。如果制鞋企業間這種挖腳現象越演越烈,璧山的勞動力成本可能將和沿海不相上下,就會失去競爭了了。”璧山縣勞動局局長劉智國向記者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