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厚街產業升級 從鞋行業開始
近日,厚街鎮委書記黎惠勤約見媒體談厚街接下來如何突破產業升級轉型,一方面承認形勢嚴峻,低效弱勢企業“出走”已成大局;另一方面,黎惠勤卻堅持厚街經驗,仍抓勞動密集型企業不放手,并未全盤認同“轉移”代替“升級”。厚街將確定以電子機電、制鞋、家具三大重點行業為產業結構調整轉移升級的重點。
現狀厚街企業多觀望“轉型”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當前勞動密集型企業出現的困境,并不等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已到了‘黃昏末日’”。厚街鎮委書記黎惠勤告訴記者。
“最近我看世界銀行行長的演講報告說,中國需要勞動密集型產業。從現在的東莞資源要素或成熟的產業鏈來看,對于勞動密集型企業還是有相對優勢的,在東莞,厚街這塊土地上還是有發展空間的。”黎惠勤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看法,并未一刀切。
黎惠勤對厚街產業結構也不無憂慮。他稱,厚街70%勞動密集型企業都是貼牌生產,這些企業利潤低、成本低、風險低,而且運作比較簡單,不用考慮銷售。這批企業要轉型就要考慮增加多少資金、技術如何改進、人才能否滿足要求、風險到底有多高等,加上他們對國內市場不是很有把握,普遍持觀望態度。
黎惠勤舉例說:“比如意大利的皮鞋,我參觀過他們的工廠,是手工的。越是手工制造,賣價越高,因為有品牌,他們的皮鞋暢銷世界各地,經濟效益很高。”
對策升級要比轉移更重要
“厚街很多企業光是生產制造,委托別人銷售,利潤相當低。就等于賣糧食的比種糧食的利潤更高,賣豬肉的比養豬肉的利潤更大。我們將著力打造諸如亞洲鞋業總部、興業鞋業之都等銷售、研發平臺,延長勞動密集型企業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創造高效益。”黎惠勤稱。
黎惠勤認為,厚街有著成熟的生產服務鏈條,所以并不全盤贊成“以轉移代替升級”的做法。“制造業是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動力,厚街第三產業比較繁榮,但是如果沒有制造業的帶動,那就沒有了載體。”
在黎惠勤看來,升級轉型并不是要放棄好不容易培育發展起來、有主導優勢和比較優勢的產業,如制鞋、家具、玩具、服裝等,而是要提升這些產業創造高附加值產品的能力、研發設計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很多人擔心那么多企業走了,是否會造成產業空心化呢,我認為這個擔心是有道理的。所以政府要推動產業調整,要實現產業調整升級轉型的”軟著陸“,我們應當實施以制造業升級為主、轉移為輔的產業政策。”黎惠勤告訴記者,厚街將確定以電子機電、制鞋、家具三大重點行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轉移升級的重點,并且已經開始了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