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到底 雙星店招變特星劉樹利成都“易幟”
雙星“內戰”所引發的西南雙星和成都名人商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名人”)經銷商爭奪戰昨日在成都正式打響。繼前日成都名人對成都片區經銷商“招安”,并全面“封殺”特星之后,昨日上午,劉樹利、韓俊芝夫婦亮相“第十一屆運動會供應商特星新品發布暨四川省足球謝輝青少年足球指定產品授牌儀式”,向四川經銷商推廣特星產品。同時,為了應對成都名人的“封殺”,西南特星將手中所掌控的雙星專賣店改頭換面變成“特星連鎖”的事宜也于昨日正式啟動。面對雙星、特星的相互廝殺,四川的經銷商現在已經分成了三派。
推廣 特星成都總部控股51%
昨日的活動吸引了四川五六百名經銷商的參與,根據特星公司提供的資料,昨日參會的經銷商共訂了1.8億元的特星產品。劉樹利公開表示,雖然特星是四川本土產品,但是未來將覆蓋全國,并計劃在五年內發展成為銷售過100億的品牌。
記者了解到,特星的發展模式,竟然和青島名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如出一轍。據稱,成都特星企業管理發展有限公司將是特星公司的總部,在這之后,特星將在全國建立分公司,且每個分公司均由成都總部控股51%。“我們將把西南雙星的成功模式復制到其他具有發展潛力的地區,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各個地區其余49%的股份均由原公司的骨干成員或核心代理商持有。”
廝殺 雙星、特星相鄰開店
對于成都名人“封殺”特星的舉措,西南雙星首席資本運營官、成都特星首席資本運營官王巍峰稱:“和雙星不同,特星是產地銷,壓縮了渠道成本,因此特星現在給出的毛利率在40%左右,比雙星給出的高10%,代理商都是跟著利潤走,我們先由骨干帶頭經營特星,以后自然有經銷商會跟著做特星。”由于成都名人已經放話稱“在雙星專賣店經營特星產品將取消其代理資格”,對此,王巍峰稱,“我們將會陸續地更換雙星專賣店的店招,改為‘特星連鎖’,在特星連鎖店里,暫時是允許多個品牌經營的。”對于堅持不做特星的經銷商,王巍峰稱,“會退還1萬元的保證金。”
那么,成都名人又作何應對呢?昨日,成都名人總經理朱國昌稱,“經銷商要賣哪種品牌是他們的自由,如果雙星專賣店的店招換成特星了,那證明在該區域范圍內雙星的市場就空出來了,4月25日之后,我們會加緊招商,在換成特星連鎖的專賣店旁邊再開一家雙星專賣店。目前我們計劃在成都市場上再開200家雙星專賣店。”朱國昌稱,“由于特星推出低價競爭的手段,因此我們現在也在針對性地做特價,并且有計劃以后將經銷商的利潤率長期保持在40%左右。”據稱,成都名人和生產工廠一起在原來的基礎上向經銷商讓利20%,讓經銷商的毛利率達到40%-50%。
三派經銷商 中間派反而獲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近千家專賣店中,經銷商目前已經分為三個派別,一派是力挺特星的專賣店,其中經銷商很多是原西南雙星骨干及其親屬;一派是仍然堅持賣雙星、或者與成都名人有瓜葛的專賣店;還有一派則是至今沒有拿定主意、持觀望態度的經銷商。
挺西南雙星:在金花有五個雙星專賣店的補蓉告訴記者,昨日她共預訂了七八十萬元的特星鞋。“我做雙星已經做了8年了,不管他們的紛爭如何,但是我們最在乎的還是利潤。現在特星給我們的利潤比雙星高得多,產品性價比也比較高。雖然我也擔心新產品的市場接受度,但是我們對周邊市場顧客的需求都比較了解,相信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補蓉稱,“現在我的店里仍然在賣雙星的貨,如果成都名人取消了我的代理權,我就改頭換面做特星。”
挺成都名人:陳智友分別在九眼橋和人民公園有兩家雙星專賣店。“汪海和劉樹利的事情我們從一開始就有所耳聞了。在這種情況下,我決定堅持做雙星。”陳智友稱,“我從1997年開始做雙星,看著雙星一步步走到現在的,對雙星的風險很清楚。我現在一個店一年有10多萬元的利潤,如果我堅持做雙星,這個利潤就不會變,而特星是個未知數,風險很大,我不愿意去冒這個險。”
中間派:周先生在東門有6家雙星專賣店,對于雙星和特星之間的爭奪,他是樂見其成,并持觀望態度。“他們之間的爭奪,雖然讓我們的立場有點為難,但是受益的還是經銷商。”周先生稱,現在特星推出低價產品,而成都名人在鞋、襪等產品上也讓利40%,經銷商現在大量進貨,肯定能把利潤最大化。周先生分析說,“目前做雙星有品牌效益,而特星的實力很強,它的發展也不容小覷。我現在先做雙星,再觀望觀望,如果特星發展得比較好,我就拿幾個專賣店做特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