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博會打響“海西牌”
關注第十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7)
記者從第十屆鞋博會組委會了解到,本屆鞋博會將繼續濃墨抒寫對臺特色,深層次挖掘兩岸鞋產業互補合作空間,進一步促成對臺協作,為打響“海西牌”再添精彩。
一位臺商的十年堅守
他與晉江結下了不解之緣,15年前來晉江創業,從2000年開始每年都參加晉江鞋博會,見證了鞋博會的發展與壯大,他就是鉅閩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臺灣立棋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龔信嘉先生。
“2000年的鞋博會鞋機展廳是露天的,天氣很熱,我穿著西服熱的受不了,但看到很多人排隊要我們生產的拖鞋,心里有幾分欣慰。”龔信嘉回憶說,鞋博會從簡單到豐富,自己的事業也伴著一起成長。
“鞋博會是相關企業宣傳、交流的好平臺,讓世界認識了晉江,也讓我從中找到了商機。”對鞋博會十年堅守的龔信嘉說,在為晉江企業提供優質鞋機的同時,他的企業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2006年開始,在晉江成立自己的“鉅閩”公司,研發、生產鞋機,“取名‘鉅閩’就是為了體現臺閩的關聯。”
回首過往,龔信嘉常說,來晉江是命運的安排。1989年后,不少臺灣鞋機商開始往島外發展,1993年,39歲的龔信嘉也從臺灣到晉江推銷鞋機,當時他還是臺灣鉅鋼公司的一名副廠長,到了晉江之后,就開始了他的創業歷程,代理公司銷售TPR鞋底機械。
“那時候,我感受到了晉江人愛拼敢贏的精神,看到他們把鞋業做大的雄心,感到這里的市場空間很大,于是決定留下來。”隨著對前景的堅定信心,龔信嘉迅速打開了市場,生意越做越紅火。他感慨說,看著晉江鞋業的發展,自己并參與其中,心里有一種自豪感。
鞋博為媒促兩岸合作
也許龔信嘉先生的創業故事只是“十年鞋博”這個大篇章里的一個小小的例子,但海西特色、海西效應已成近幾屆鞋博會最突出的亮點之一。在全面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大好形勢下,作為海西排頭兵的晉江,將以鞋博會為平臺,致力于兩岸鞋業的全面交流與深度合作,凸現兩岸鞋業的實質性融合,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在“先行先試”中實現進一步對接。鞋博會的海西特色、海西效應將在持續中進一步彰顯。
據悉,本屆鞋博會將繼續深化完善臺灣館,擴大臺商企業參展份額,邀請臺灣區制鞋同業公會、機器工業同業公會等知名臺商團組參會。目前已有25家臺灣本土企業150個國際標準展位確認參展。同時,將組織舉辦海峽兩岸“亞禮得”杯運動鞋設計大賽、福建省國際展覽業協會會員大會暨海峽兩岸展覽研討會、臺灣貨輪直航晉江、對臺保稅物流區奠基儀式等活動,全方位挖掘兩岸產業優勢互補的合作空間,進一步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為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作貢獻。
目前,泉州市正在建設中國大陸新臺資聚集區。鞋博會將繼續發揮晉江地處海峽西岸前沿區域及在兩岸合作交流中的獨特優勢,充分運用晉江作為中國鞋都、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良好基礎,加強與臺灣鞋業界的交流與合作,突出兩岸經貿合作交流的特色,為臺灣相關產業投資大陸架設橋梁,促進兩岸鞋業以及其他產業的交流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