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都晉江上市企業:榜樣的力量

七匹狼廠房車間一角。(資料圖片)
晉江板塊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上周五,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七匹狼”)、梅花傘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梅花傘”)、福建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鳳竹紡織”)相繼亮相企業年報。
此前,安踏和恒安的年報也對外公布。資料顯示,安踏去年營業額31.824億元,較上年增加超過1.5倍;凈利潤則暴增2.6倍,達5.378億元;而恒安去年的利潤更是高達10.1億港元,較上年度的6.97億元增長44.4%。
“這反映了資本市場上的‘晉江板塊’充滿了活力,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國內知名上市操盤專家倪忠森表示,這還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效應,即已上市企業的發展業績給后備上市企業帶來很大的自信心,從而帶動晉江板塊的整體實力增強;反過來,晉江板塊效應得到富集之后,也將輻射給所有的上市企業,添置光環。
■本報記者 田郴橋 許菁 王志前
上市企業業績喜人
年報分別顯示,七匹狼去年主營業務收入86,905.41萬元,利潤總額12,336.24萬元,凈利潤8,869.6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9.62%、85.51%和77.22%;梅花傘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8,098.30萬元,營業利潤2,616.72萬元,實現凈利潤2,293.69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45.22%、34.46%和32.50%;鳳竹紡織實現營業收入67,263.77萬元,利潤總額4,472.17萬元,凈利潤3,697.88萬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2.95%、-21.35%和-23.57%。
“這幾家企業的業績表現非常好,三家企業中只有鳳竹凈利潤較去年下降23%,其他幾家利潤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總體而言,晉江上市公司業績均在預計之內,而鳳竹利潤負增長,也是因為其去年投資幾個大型項目而未產生效益而已。”中投證券晉江營業部業務主管蔡命港表示,他非常看好晉江板塊。
積極應對不利因素
事實上,作為晉江傳統企業,去年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一年。政策上,《新勞動合同法》相繼出臺,出口退稅率下降以及國家開始限制“三高一資”企業增長;經濟上,全球經濟不景氣,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上漲,多重因素交織,無疑帶給企業巨大的壓力。
然而,面對這種形勢,諸上市晉企都積極應對,各顯神通。如七匹狼通過終端建設、品牌塑造來鞏固自己的地位,鳳竹紡織通過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堅持產品的綠色環保來提升自身形象,恒安通過采取控制各項成本措施來降低財務支出,而梅花傘則通過拓展戶外休閑用品來補充產品品類,向終端挺進。
更甚有安踏的終端建設。安踏于去年7月登陸香港,截至2007年底,它就已經透過39家分銷商擴展安踏品牌在中國的零售網絡,開設4716間安踏品牌特許零售門店。其中,凈增加608間特許零售門店。同時,在上海、沈陽以及武漢開設有四間旗艦店。業內人士透露,安踏還將于今年內在大陸繼續增開600家專賣店,使總店鋪數目達到5300家。
“這些經驗和做法,也正是晉江其他同行值得借鑒學習的。”倪忠森表示。
榜樣的表率
目前,晉江已有10家上市公司,募集資金78.28億元。此外,還有擬上市企業達64家,其中,已向中國證監會申報企業1家,進入輔導期企業2家,已和券商簽正式合同企業11家,已實質啟動上市工作但未與券商簽合同企業18家,預計今年申報企業5~9家。
那么,面對這些后備的“弟兄們”,前面這些“老大哥”是否要作出榜樣呢?
“晉江上市企業的業績增長必然會推動整個晉江板塊的健全發展。”倪忠森告訴記者,已經上市的這些企業可以說都是每個行業里的領頭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其他企業的關注,而他們上市及上市后的各種成功經驗也都是廣大晉企們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最近幾個月,國內大盤一直不容樂觀,這不僅大大消減廣大投資者的投資熱情,也深深地挫傷了預備上市企業的積極性,這次幾家上市企業的驕人成績無疑給大家帶來一股新的信心,而對于晉江諸多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投行副總監李華忠曾表示,上市最重要的是能讓他們從純粹加工、代工過渡到有自主品牌、有自主技術、有一定市場占有率的企業。
另一方面,晉江市委、市政府在晉企上市之路上可謂用心良苦。除了政策上實行鼓勵和資金上的獎勵外,還多次邀請國內外知名上市專家、學者針對性的為企業開展講座、培訓和咨詢等活動,甚至,政府還把證券交易所、證券中介機構直接搬到家門口,給企業做一對一的服務,努力創造了一個和諧的“資本晉江板塊”氛圍。
七匹狼:終端擴張尋求“商業新模式”
3月29日,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新鮮出爐的年報顯示,目前該公司的渠道建設正在順利推行當中,由此帶動了2007年度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此外,太原七匹狼服裝營銷有限公司正在籌建的訊息,似乎進一步透露了七匹狼升級營銷網絡的決心。
在營業收入增長的同時,業界人士也擔心,營銷網絡擴張帶來的單店營利問題是否會困擾七匹狼。盡管如此,仍有眾多基金公司堅定持有或增持七匹狼股票。有證券界專業人士分析認為,七匹狼升級營銷網絡,并不僅僅是粗放的規模擴張,而可能意在發展一種較新型的商業模式。
營業增收凈資產收益率減少?
2007年度,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的大幅增長,給廣大投資者交出了一份傲人的成績單。根據年報,七匹狼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6,905.41萬元,利潤總額12,336.24萬元,凈利潤8,869.65萬元,分別比2006年增長了79.62%、85.51%、77.22%。
大幅增長的原因,除了公告所正面顯示的“產業宏觀環境良好,經營措施有效、整體管理能力提升、經營水平提高”以外,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楊鵬慧此前曾對記者表示,營銷渠道網絡的擴張也是主要原因。
但是,在年報公布的主要財務指標中,記者也發現了負增長的數據。在“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兩項指標中,2007年的數據較2006年的增加值分別呈“-5.17%”和“-6.12%”。
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部副經理陳平解釋道,這一壓力來自于公司2007年募資近6億,加上經營活動帶來的利潤滾存,使得公司凈資產大幅增厚,與此同時,公司募集資金項目尚處于建設過程中,項目效益暫未體現,從而帶來凈資產收益率的下降。在今后的經營中,七匹狼會致力于將此壓力轉化為動力,進一步提高公司經營水平,合理運用資金提高凈資產收益率。
七匹狼一直努力致力于營銷網絡的擴張。與年報同時披露的,還有一份《關于全國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建設完成的情況說明》。該說明顯示,七匹狼2004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資所投資的“全國營銷網絡的建設”項目,已于去年年底實施完成。
在營銷網絡大舉擴張的同時,七匹狼單店營利是否跟上擴張的腳步?針對業界人士的擔心,陳平表示,新店營業從小到大的發展是一個很正常的過程,店鋪周邊人氣聚集也需要培育的過程。目前七匹狼組建了專業的商業店鋪小組,對新店的地址等諸多項目進行前期的調研論證,同時對于新店在店面陳設、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支持,從而保證新店存活率,在新店開張后繼續跟進幫助店員培訓提高,相信新店的單店營業額將只是成長初期暫時的問題。記者關注到,在最近一段時間,有證券界人士表示長期看好七匹狼,幾家基金公司增持七匹狼股票,用資本動向給七匹狼的長遠發展做了注腳。
幾家基金增持七匹狼
在七匹狼年報顯示的十大股東名單中, 易方達價值成長、華安宏利、安順證券、華寶興業、中小企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五支基金赫然在列。他們分別以4.721%、2.545%、2.26%、1.909%、1.126%的持股比例,位列七匹狼第三、五、六、七、十大股東。此外,全國社保基金六零一組合也持有2,170,000股,成為七匹狼第九大股東。
查看七匹狼以往的股東情況可以發現,華安宏利、安順證券兩支基金,在去年下半年才開始購入七匹狼股票。而易方達價值成長在去年下半年增持了5,456,185股七匹狼股票,使其持有的七匹狼股票達到8,904,550股,較原來的3,448,365股增加了158%。
可以看出,這幾家基金對七匹狼擴張網絡等營銷動作較為認同。網上廣泛流傳的一則私募機構傳聞認定七匹狼是“潛力品種”。該文將七匹狼的“零售商業”模式與國美蘇寧比較分析道:包括國美和蘇寧這些國內零售商近來已逐漸減少以前的“輕資產”方式擴張,更多開始轉入“重資產”運營,即更多地持有自有物業門店,七匹狼此次增發店面擴張,也是在大舉置地,解除今后租金不斷上漲的被動。相對國美、蘇寧而言,其投入要小很多,而產品利潤又高許多,在擴張速度與業績增速上會更加明顯。
陳平也認為,今后渠道建設很可能遇到租金上漲等方面的阻力,自購物業發展新型商業模式的確是七匹狼努力的方向之一,這也有助于公司消除租賃物業使用期的不穩定性,確保經營的連續性。
該文認為:“最早在香港市場紅火的佐丹奴、思捷環球———銷售ESPRIT的那家,以及過去一兩年熱門的李寧、寶姿都是因為渠道擴張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業績也確實實現高增長。相對而言,七匹狼的故事剛開了個頭。”
鳳竹:調整經營結構應對大環境
3月28日,鳳竹紡織公布其2007年報告。數據顯示,2007年鳳竹紡織營業收入為67,263.77萬元,同比增長22.95%;同營業收入的增長相比,利潤總額雖然仍然有4,472.17萬元,但是同去年同期相比卻下降了21.35%,每股收益也從2006年的0.2846元降到了0.2175元。在營業收入上漲的情況下,為什么鳳竹紡織的利潤總額沒有得到相應的增長,反而卻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對于外人的疑問,鳳竹紡織董事長秘書施福池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受制于2007年紡織行業的總體發展形勢。
原材料上漲導致利潤下降
據了解,2007年紡織行業的總體發展形勢十分嚴峻。出口退稅率下降、人民幣不斷升值,這給行業平均利潤率本來就比較低的紡織行業,在成本上產生了較大的壓力。雖然鳳竹貴為上市公司,卻仍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環境的影響。
從報告中反映出來的情況看,去年鳳竹的生產經營面臨著極大困難:一方面隨著我國紡織市場的消費升級,客戶對產品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紡織行業的競爭十分劇烈;另一方面,隨著上游兩個棉紡項目的全面投產,鳳竹的產能有了較大增加,短時間內在市場拓展、產品質量、產能利用率不高等方面成為該公司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
“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原本應該平均分攤到整條產業鏈,但是由于競爭的激烈,雖然對于我們的下游企業,我們適當提高了一定的價格,但是壓力大部分還是要由我們來承擔。因此,利潤的減少是能夠預見的。”對于2007年的利潤,施福池表示,可以接受,而且也基本上實現了公司的總體經營目標。
完善產業鏈成首要目標
在出口稅率下降、貨幣政策從緊、物價上升等不利因素影響的背景下,2008年紡織企業的壓力和機遇并存,整個行業將面臨新的考驗。據悉,2008年鳳竹預算營業收入為7.5億元、預算營業成本及費用總額6.75億元。對于這個目標,施福池認為,還是比較有可能實現的。
“首先是對我們的經營結構進行調整,加大成品布的輸出,減少中間工序的供應。”施福池談道。據悉,之前,很多下游企業同鳳竹的合作都只有染整這道工序,由于不同企業提供的原料質量不一,染整出來的質量也比較難以控制。“今后我們將更多為下游企業提供成品布。由于我們在山東和江西有自己的棉紡廠,提供的棉紗質量能夠得到控制,這樣生產出來的成品布質量也比較穩定。質量上去了,成本肯定就會降低。而且,提供成品布的毛利會比單純提供染整這道工序的毛利高。”
而除了增加成品布的輸出外,未來制衣廠在鳳竹也將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據了解,目前鳳竹旗下制衣公司已經承擔了為喬丹、李寧、鴻星爾克等國內知名品牌服裝的生產。“今后我們的制衣廠肯定會吸收更多的訂單,畢竟同紡織相比較,制衣廠能夠帶來的毛利更多。”施福池表示。
梅花傘:向戶外休閑用品升級
年報顯示,梅花傘去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8,098.30萬元,較上年同期19,348.24萬元,增長45.22%;營業利潤2,616.72萬元,較上年同期1,946.03萬元,增長34.46%;實現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2,293.69萬元,較上年同期1,731.14萬元,增長32.50%。
“我們能取得上述成績,主要原因是公司出口業務的進一步擴大,自有品牌的海外營銷不斷成熟,以及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梅花傘董秘鄭家耀表示。
控股公司助力母公司
據了解,梅花傘于去年9月份在深交所上市,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2,100萬股,募集資金119,280,000元,富足的資金以及知名度的迅速提升使得梅花傘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并為其長期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目前,梅花傘擁有較為穩定的海外客戶群體,產品出口國家(地區)數量也從2006年的51個增加到現在的59個。其中,歐盟、日本、俄羅斯及前獨聯體國家和地區占出口總量的大部分份額。
事實上,梅花傘旗下已經擁有兩家控股公司,即九江梅花傘業有限公司(下稱“九江梅花”)和去年底新成立的梅花(英國)有限公司(下稱“梅花英國”)。
資料顯示,梅花傘擁有九江梅花99%的股權,該公司主要生產雨傘、傘骨配件、服裝、塑料制品、包袋、帳篷等,去年年銷售收入2,258.14萬元,凈利潤46.53萬元;同時,梅花傘持有梅花英國70%的股權,該公司主要經營晴雨傘進口貿易。“兩家控股公司對梅花傘的生產和銷售,以及開拓國內、國外市場必將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一業內人士表示。
向戶外休閑用品轉型
據介紹,我國目前晴雨傘出口數量和金額已占全球總量的80%,成為世界第一傘業大國;2007年,我國成品傘出口金額達到12.64億美元,出口數量達到9.13億把。盡管目前晴雨傘行業總體出口仍呈現良性發展的勢頭,出口增長方式正經歷從量到質的轉型,但是平均出口單價的上升也反映了我國制傘業人工和原材料等成本的上升,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直面嚴峻的成本壓力,將進入“優勝劣汰”加速期。
為此,梅花傘將面臨一個重大的轉型期,而其積極拓展戶外休閑用品市場則是應對轉型期的巨大舉措。
據年報顯示,梅花傘在未來幾年內立足主業,以全球晴雨傘市場需求為導向,整合全行業資源,努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快實現由小傘類產品-大傘類產品-戶外休閑用品的產業升級。同時,梅花傘擬以泉州梅花戶外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為載體,加大對海灘傘、庭園傘等戶外休閑用品的技術開發與產品設計投入,豐富產品線,拓寬新領域。
“推進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在保持小傘類晴雨傘產品出口領先地位的同時大力開拓海灘傘(庭園傘、戶外廣告傘)等大傘類產品業務,穩健推進自主品牌產品海外銷售的增長,這是我們在今年的經營計劃和目標。”鄭家耀透露。
□財經隨筆
領頭羊的作用
三家企業誕生在一個地方,同屬傳統行業,更有趣的是,鳳竹紡織、七匹狼和梅花傘還是股東關系。
不可否認,晉江板塊里的每個企業都很優秀,他們都是晉江各行各業的杰出代表,反過來,他們也是行業里的一個縮影。他們的失敗,可能會折射出整個行業存在的問題;他們的成功,也必將引導其他企業向前發展。
就像七匹狼代表晉江的服裝行業、梅花傘代表雨傘行業、鳳竹代表紡織行業一樣,作為行業中的領頭羊,他們時時刻刻都被身邊的同行們關注著、學習著、甚至模仿著,他們之間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同門兄弟,他們求生存,共發展。
然而,上市不僅僅是依靠簡單的模仿、純粹的跟風而一蹴而就。盡管資本市場中“晉江板塊”愈演愈烈,但是,企業為什么要上市?上市能給企業帶來什么樣的好處?為什么有些企業上市后能獲得大豐收而有些企業表現平平?這些問題似乎并沒有引起大家過多的注意。
應該說,晉企集體上市的勢頭是一個好的現象,反映了晉江企業家緊隨時代步伐,與資本市場、世界市場接軌;但同樣看到,他們在上市的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洋帽子”投資、企業財務不規范、僅僅把上市當作圈錢的手段、盲目跟風、攀比心強等,這就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信號了!
沸沸揚揚的創業板塊,如同一股春風,給國內眾多中小企業帶來無限期待,更讓晉江企業欣喜若狂。然而,從2008年伊始,國內大盤一直都是“小起大落”,導致創業板的出臺頻頻押后,這又使得預在今年上市的晉企進退兩難。
對于他們而言,已上市的企業能夠提供值得參考的經驗,然而,也僅僅是參考價值。企業如果真的要上市,關鍵要看企業本身發展,取決于企業的戰略定位。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