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傳統的百貨面臨困局 難走下去
季后風百貨從綜合性品牌折扣店變身LILYS生活館,中華百貨從特價場變身正價百貨,進入廣州四年的華聯百貨也因業績不佳于去年底更名為“BHG”,同時將定位從折扣場轉向時尚百貨。廣州眾多百貨企業在日前舉行的新百貨沙龍上透露,傳統百貨的路子已經很難走下去,受競爭所迫新百貨只能謀求轉型,走主題特色路線。
特價場路難走
過去四年無疑是廣州百貨業發展最蓬勃的階段,新光百貨、季后風百貨、麗特百貨、等大型百貨相繼開業。不過,由于這些新興百貨多數為民營企業或混合所有制體制,與廣百、新大新、友誼等老牌百貨相比信譽度不高,因此在尋找經營定位的過程中多數先從特價場入手,搶占市場份額。
2001年8月28日以中華廣場“救場”身份出現的中華百貨,一直以特價場的形象出現;進入廣州四年的華聯百貨雖然宣稱是女性百貨,但其實相當于折扣場;2005年1月15日開業面積為10000多平方米的正佳廣場季后風百貨,是集服裝、飾品、鞋類各種業態的綜合性品牌折扣百貨店;摩登百貨、新光百貨、新大新等也頻頻推出買200送200、滿100減50等促銷活動,就連廣州友誼商店也在去年底推出開業48年來首次大型VIP折扣夜場。
“促銷是把雙刃劍,做得越多可能虧得越多。”中華廣場總經理鄺俊崧指出,由于特價場單價低,因此很難將銷售額和毛利率同時往上提,隨著新百貨競爭加劇,特賣場的路已經很難走下去了。
從大而全走向小而精
“業內公認,廣州是全國所有省會城市里最難做百貨的城市。”以特價場身份出現的新興百貨在經營過程中也遇到不少麻煩。
“民營百貨走主題百貨路線其實是受競爭所迫。”正佳廣場副總裁兼百貨公司總經理李穗生表示,民營百貨剛起步時市場認可度低,要謀發展就只能走主題百貨特色。據悉,預計今年“五一”前進駐下渡路的樂潤百貨將定位為社區百貨,預計明年底開業的美東百貨也將定位為單體精品百貨。
就在新百貨開始走主題百貨路線的同時,原來走特價場路線的民營百貨也紛紛謀求戰略轉型。去年8月,中貨百貨砸下400萬進行升級調整,并將原來的特賣場轉為主打男士服飾的正價百貨,當月中華百貨營業額同比增長了10%;去年12月,華聯百貨也因業績不佳更名為“BHG”,同時將定位從折扣場轉向時尚百貨,這也是華聯百貨第4次整合業務以求解困。
“新百貨正在從以往大而全走向小而精。”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表示,新百貨想從廣州百貨市場分一杯羹并不容易,擺在新百貨面前的,除了勤練內功自我提升以外,還可以通過建立定期的信息溝通機制尋求共贏。
- 上一篇:受累歐美市場萎縮江蘇出口增速連續6月放緩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