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人才仍需“定格”
科學發展,實則科技競爭、人才競爭。所以眼下呈現出一股競爭人才的好勢頭,各地紛紛開出高價,別出新舉,招攬激勵天下英才。日前,江西省百萬重獎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配以專車秘書,給以省級待遇;溫州也試行公務員聘任制,專辟通道,許以高薪,以攬特殊人才。
這些不拘一格獎、降人才的舉措,無疑是功在千秋,善莫大焉。但是在為之叫好之余,筆者撇開以上具體,從統而言之的角度,憑著“老經驗”,還想贅言幾句“格”的問題。
一是人才需要定標。突出貢獻者理當重獎,特殊人才應當特殊政策。但作為政府的這個“突出”和“特殊”應該有一個標準,而且這個標準也應該是事先就確定并公之于眾的。不拘一格,那這個“二格”“三格”“四格”,總該是要有個“格”!巴怀觥薄疤厥狻睅兹司褪菐兹,當然可以多多益善,但是不夠格的就得空缺,不可為了某種需要“矮子里面挑長子”。在相關“挑”的過程中,需要履行嚴格的評審程序。況且現在創業創新的主體越來越以企業、集體的形式出現。
實際上有的地方這個“特殊標準”往往缺乏科學性,不少只是以相關專業的文憑作考量。如果科研那還好說,畢竟日后的科研成果是個實實在在的東西。但這公務員的“特殊”就很難認定。因為這是實踐性的,工作需要從實際出發。事實上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許多“首創”就來自于第一線群眾的“土辦法”。事實上有的地方近幾年“特別”招進的高學歷人才,不少“特殊”得不實用。機關不適應,還得為其轉聘到當地高;蚩蒲胁块T。事實上“特殊”作用很難見效(缺乏評估性);而機關那套人事人際又是那么的“特別”,以至人才要發揮,不容易。
另外從實踐中長成的“真知”,又如何確認、落實相關的“特殊”呢?
二是待遇需要規格。通常情況下“重獎”“重降”都帶有較大的“隨行就市”,這樣就常見“新人笑”而不見“舊人愁”。以前引進的或許還住在“人才公寓”里,新進的可能就被“重視”到高檔住宅里了。這種“新浪趕舊浪”的重視,或許恰恰是破壞了人才環境
人才是有其成長規律的。對于人才來說,最大最重的待遇莫過于環境。這就是個人發展與事業追求,這個“前景性”勝過一切待遇,所謂事業留人。人才是需要精心培養的而不是“養尊處優”的養。舍去人才的這個特殊的精神需求,光講硬待遇,恐怕會誤入緣木求魚!爸鬲劇薄爸亟怠眱H僅只是個倡導激勵,作用是吸引人才和喚起全社會的重視。
因此,待遇需要規格,也就是確定一個較為全面的生存發展環境政策。
三是重視需要定制。“重獎”“重降”等等重視人才的舉措,必需制度化。每年就年度,幾年一次便一屆一屆的搞,不可“隨機”變“隨意”。而且相關制度要落到實處,這個實處并非只是承諾的要兌現,更在于具體用人單位的真心誠意。現在有種現象,各地政府和領導比較重視,出臺了許多特殊政策。但是具體到單位和企業,有的就比較形式了。一些“政策”或者被擱置,或者被移用。比如“局長變身科技人員”參加某些評比評獎等等。
舉措只有形成制度,才具政策的穩定性,“一次性”的只能是個應急。而制度只有配套產生機制作用,才算生效和具有真正的激勵制約作用。
我們常說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實踐中卻往往自覺不自覺的將“不拘一格”,弄成了“不拘格”,對待人才連個“格”都沒有,想咋重視就咋重視。結果你重視了,到了他的手里就變樣了;現在重視了,明天又有所偏重了;說到的時候很重要,一忙起來可能就不要了。因此,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重視人才仍需定格。
- 上一篇:營銷人才走俏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