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鞋業助跑 崇州跨欄
崇州市的“動作”大起來了……開年以來,崇州市重大產業項目頻頻傳來好消息:總投資15億元的廣東工業園,預計今年上半年項目即可動工;中信集團與崇州市簽訂協議,投資30億元打造羊馬新城;大洋創新鞋業開發有限公司將重點打造中小制鞋企業孵化園;東部沿海招商引資取得重大突破,吉爾達、康奈等大批制鞋企業落戶崇州工業集中發展區,目前已經有200多家制鞋企業落戶崇州,崇州初步具備打造西部最大制鞋生產基地的條件……
圍繞著制鞋、家具等強勢產業,崇州市重拳出擊,一方面理順了承載重大項目的平臺——工業集中發展區擴區,管理權限全面提升,徹底改變多頭管理狀況;另一方面出征東部沿海,招大引強,為工業強市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圍繞著“一年有新突破、三年有新成就、五年上新臺階”的奮斗目標和“一點突破、兩翼齊飛、整體推進”的發展思路,崇州市將2008年確定為“項目突破年”,以項目推進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尋求崇州新跨越。
跨欄主力
三大產業的加速跑
制鞋:
半年200多家企業入園
3月20日,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世紀大道工地現場,首期固定投資約1.6億元,占地200余畝,專門為中小制鞋企業量身打造的崇州市成都大洋創新制鞋產業孵化園在這里奠基。
據了解,大洋創新制鞋產業孵化園由成都大洋制鞋產業開發公司開發,建成后將成為一個集大型超市、物流、倉儲、展廳、生活配套設施于一體的大型孵化園,目前已經有100余家制鞋及配套企業表達了入駐孵化園的愿望。據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負責人介紹,大洋創新孵化園項目為中小制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而像大洋創新鞋業孵化園這樣的鞋業產業項目,在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早已不是第一家,2007年11月16日,中國西部隆騰國際鞋材城奠基儀式在中國女鞋之都崇州生產基地隆重舉行。隆騰國際鞋材城位于崇州生產基地的核心位置,占地263畝,規劃建設面積約25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據介紹,中國西部隆騰國際鞋材城建成后將成為中國西部最專業的鞋材采購平臺之一。
半年多承接200多家制鞋企業,這是在崇州創造的入園速度。據悉,崇州制鞋生產基地作為“中國女鞋之都”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地理位置優越、配套完善,加上崇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進,如今,崇州制鞋基地如同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前來落戶,已成為沿海制鞋企業向西部發展和武侯區搬遷鞋企的首選之地。
昨日,記者走進位于工業集中發展區的中國女鞋之都崇州生產基地,眼前是一大片熱鬧的大型建設工地:三分多鞋業的廠房建設正如火如荼、十余臺塔吊正晝夜運行;已經進場打圍的20多家鞋企正緊張地施工填方;浙川公司標準廠房正在緊張地建設之中。據介紹,按照《成都制鞋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到2010年,“中國女鞋之都崇州生產基地”將規劃引進大中型制鞋及配套企業500戶以上,年產皮鞋1.2億雙,制鞋產業總規模達118億元,工業產值100億元,貿易、服務業等收入達18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7萬個。將建成鞋用革研發中心,年培訓技術工人8000人以上。力爭建成中國西部最重要的成品鞋、鞋面革征稅基地,鞋材交易市場及技術工人培訓機構。
家具:
100億元的銷售目標
日前,又有一家大型家具產業從羊馬鎮遷往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從2007年底到今年3月份為止,已經有16家家具產業遷入工業集中發展區,“這些家具產業在集中發展區形成規模優勢,規劃的檔次將進一步提升。”據介紹,包括國內板式家具龍頭老大全友家私、掌上明珠等家具產業遷入工業集中發展區,將為崇州家具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作用。
據崇州市市長助理、工業集中發展區管委會常委副主任何雨介紹,按照《成都市家具產業集群發展規劃》,針對家具產業的具體情況,崇州市委、市政府確定了家具產業發展的思路和目標:以全友、明珠兩大家具企業為龍頭,聚集品牌企業加盟崇州家具產業,建成全國一流的現代化板式家具生產基地,力爭在5—8年內使家具及其相關產業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
新型材料:
6億元大項目“領跑”
2007年下半年,總投資6億元的光電玻璃項目簽約崇州,這是崇州市新型材料發展中的一個大項目,據介紹,光電玻璃項目的主要投資方是四川凱邁集團下屬的四川光亮投資有限公司,光亮投資公司于去年10月與崇州市確定了該項目。據凱邁集團董事長錢霄芒介紹,該公司將在1年內建成第一條生產線,30個月內建成全部項目。項目建成后,公司年生產光電玻璃的能力將達到30兆瓦,為全國最大,年上繳稅收超過4500萬元。
何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光電玻璃項目是崇州市新型材料產業中的龍頭項目,它的成功落戶標志著崇州市新型材料產業發展邁開了步子。該項目能產生很大的帶動效應,能極大地吸引下游企業到工業區集聚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工業區下一步將大力發展新型材料產業。
跨欄跑道
工業區的擴區拓權
10.08平方公里
今年年初,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迎來了發展的轉機。首先是規劃調整,取消了原來的羊馬工業集中發展片,元通工業集中發展點不再發展,工業集中發展區由原來的8.72平方公里調整到18.8平方公里,增加了10多平方公里,今后工業區就是一個完整的工業新城。此外,結合新的形勢,崇州市將原羊馬鎮的家具產業調整至工業集中發展區。“工業集中發展區的拓展,為崇州市重大產業項目的安家落戶提供了極大的契機。”崇州市招商局局長徐劍介紹說。
一個“盤子”
為適應新形勢下工業發展的需要,實現工業提速,2007年11月初,崇州市對工業集中發展區擴權,將原來位于城區的工業集中發展區、羊馬工業集中發展片和元通工業集中發展點統一納入工業集中發展區,提升了機構級別,實行封閉運行,并通過放權、擴權,賦予工業集中發展區更多的自主權利,徹底改變多頭管理的狀況。體制之變,拉開了崇州市工業提速的序幕。
很快,崇州市委出臺了《關于加快工業集中發展區建設中加強機構編制工作的意見》,從體制上、人力上、財力上給工業集中發展區更大的空間,目的就是讓工業區“獨斷善謀”,拋開諸多“婆婆”的干擾,從基礎設施建設到項目引進、項目拆遷、項目報建促建、建成投產,實行“一條龍”負責。“擴權后的工業集中發展區和以前最大的差別在于,現在整個崇州工業發展就‘一個盤子’,統籌發展協調推進的意味更濃了”,何雨介紹,擴權后,土地資源配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政策調控等都可以統一運行,工業集中發展區的建設責任更明確,推進速度會更快,成效會更明顯。
跨欄戰術
重大項目的突圍
今年年初,崇州市確定了2008年為“項目突破年”,在年初舉行的“項目突破年”工作大會上,崇州市委書記范毅向與會的各部門“一把手”拋出了一系列疑問?“項目突破年”怎么樣才算“突破”?成都市最近幾年也搞過“項目突破年”,包括“三新突破年”,為什么崇州也要搞“項目突破年”?他認為,如果這些問題“一把手們”自己不弄清楚,思想上就不能形成統一,步調就不能真正整齊。
他認為,項目是發展的基礎,是最終的落腳點,從崇州的實際情況來看,崇州的經濟發展特別是項目工作起點低、基礎差,特別是重大產業化項目非常少,總量不大。只有統籌推進一批左右崇州經濟發展的重大項目,以重點帶動全面,才能不斷擴大總量、優化結構、提高效益,才能拉動經濟持續增長、財政持續增收、收入持續提高,才能提高城市的影響力、帶動力和競爭力,才能推動全局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為確保“項目突破年”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崇州市在領導配置、重大項目目標考核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改革。
“一把手”直接掛帥
據介紹,2008年崇州市投資1億元、其中農業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共有111個,包括崇州家具產業園、女鞋之都崇州工業園等工業項目和榿泉高新技術農業產業園、花果山觀光休閑農業園區等在內的農業項目,涉及總投資386億元,其中今年將要完成的投資額就有66億元。崇州市對這些重大項目的政策、扶持措施及責任部門、考核辦法等進行詳細規定,促進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
今年年初,在新成立的崇州市“項目突破年”工作領導小組名單上,市委書記范毅的名字赫然出現在第一排上,市委副書記、市長郭建平同志任常務副組長,相關部門和單位作為成員,全面統籌和領導全市“項目突破年”各項工作。
緊接著,各鄉鎮、市級各部門也相應地成立了“項目突破年”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了專職人員,實現上下聯動。最直接的變化是,相關條款對“一把手”深入到“項目突破年”工作的第一線作了明確的要求,“對重大招商活動要‘一把手’親自安排,對重大產業化項目要親自洽談,對重點問題要親自協調,抓項目的力度明顯提高了不少”。
重大項目納入考核
按照崇州市委、市政府“一年有新突破”的新要求,今年崇州市實行了“一個項目、一個責任單位、一個市級領導、一張考核卡片”的辦法,把100多個重大續建、新建、促建項目逐層分解落實到牽頭市級領導和責任單位,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并實行“一票否決”制和“項目推進問責”制。
建立了重大項目工作督查機制,組建重大建設項目督查小組,對重大項目建設實行全程服務和監管。實行重大項目的旬報、月會、季評、半年小結和年終總結考核制度,重點分析研究重大項目建設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措施。建立重大項目建設違規舉報制度,實施重大項目建設前通報公示制度,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實施。
建立獎懲激勵機制。為此,崇州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重大建設項目在包裝、引進、促建和協調服務等過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設立“十佳項目”獎、“優質服務單位”獎和“建設崇州杰出貢獻”獎。
此外,崇州市還將積極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推動各類社會資金參與工業項目和重大項目建設,為工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開辟融資新渠道。
跨欄興奮點
招商引資的主動出擊
“形成全市上下抓招商引資的合力和氛圍,把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注意力、‘興奮點’都引到‘建設崇州、發展崇州、擴大開放、招商引資’上來”。年初,崇州市便確立思路,主動出擊到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范毅要求廣大干部不斷研究招商規律,把握招商特點,發揮自身優勢,創新招商方式,加快招商步伐,不放過任何一條線索,不忽略任何一條信息,不慢待任何一位客商。招商項目堅決不允許找單位、鄉鎮掛靠,一旦查出來有掛靠完成的,年終評比時一票否決。
去年底至今年初,崇州市先后前往溫州、廣州等地招商選商,取得了巨大突破。
2007年11月初,由崇州市委書記范毅帶隊的工業區管委會招商團飛赴溫州、深圳兩地招商引資,成效斐然。四天時間簽下三家國內知名企業,總投資額達2.6億。其中溫州吉爾達鞋業與崇州市簽訂了投資合作協議,將在崇州制鞋基地投資1億元,打造占地100畝的制鞋生產基地,建成投產后將年產男鞋1000萬雙。范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溫州、深圳之行給崇州工業發展升了溫,平均一天簽一份投資合作協議,打出了“崇州速度”,展示了崇州市委、市政府實現工業突破的決心。
“為了主動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市委、市政府決定在3月5日以前把所有大型會議全部開完。”春節過后,范毅感到強烈的緊迫感,沿海制鞋企業不斷關閉的消息傳來,他已明顯感到“東鞋西移”的腳步聲越來越急促。
制鞋業是成都市規劃的九大產業集群之一。在范毅看來,崇州在承擔武侯區“中國女鞋之都生產基地”功能之后,必須“眼睛朝外”,瞄準長三角、珠三角,主動承接沿海和東部地區產業轉移。
3月11日到3月15日崇州市委書記范毅帶著崇州的招商團,在長三角的上海、江蘇、浙江各大城市高密度高強度地穿梭。5天時間,單邊行程3000多公里,接觸數百家企業。14日,他們進入溫州,舉行“2008成都·崇州制鞋產業推介會”,驚動整個溫州城,會場一下子來了200多家制鞋企業負責人,包括溫州制鞋業龍頭企業之一的巨一集團,當場簽約10家,許多鞋廠老板紛紛表示要組團到崇州考察。接著,直接負責招商的崇州市長助理何雨繼續南下考察福建泉州、莆田和珠三角的廣州、深圳、東莞等地。
今年年初以來,走出去招商選商,招大引強已經成為了崇州市招商引資的一種常態,按范毅的計劃,崇州主動出擊,將“參加成都市今年在東部沿海舉辦的3-4次重大招商活動”。崇州想要向東部發出這樣的信息:我是“東鞋西移”的最佳承接地。這為該市重大產業的持續性發展奠定了基礎。
訪談
全力招商 助推項目突破
記者:跟周邊的區(市)縣相比,您如何評價崇州自身的特點?
范毅(崇州市委書記,以下簡稱范):崇州是一只潛力無限的“原始股”。一是崇州加快發展具有非常好的區位優勢,光華大道崇州段已初步形成通車能力,加上成溫邛高速公路和規劃建設的三通道、街子新繞場線、龍門山旅游快速通道和輕軌,在兩到三年以內,崇州將會形成“五路一軌”的交通格局;二是崇州加快發展具有非常好的后發優勢,崇州的雞冠山處于龍門山脈旅游發展帶的重要部位,旅游資源豐富,可開發價值很高,在成—溫—邛發展走廊上,隨著溫江開發的逐漸飽和,加上經濟的梯度發展,使崇州尤其是羊馬更容易得到成都中心城區的輻射,產業的轉移和基礎設施的對接,發展潛力很大;三是崇州加快發展具有非常好的服務和政策優勢。崇州的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日趨完善,工業區體制、機制更趨科學合理。在試驗區建設和“全域成都”發展的新形勢下,崇州按照成都制鞋產業“一都兩園”發展布局,高水平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檔次開發、高效能管理,為中外客商提供最優惠的投資政策、最快捷的辦事效率和最貼心的個性服務,攜手打造中國西部最大的制鞋基地。此外,成都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到崇州調研,在財力、物力、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為我們加快發展增添了信心和動力。所以我非常有理由相信,崇州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好,空間非常大。
記者:感覺今年崇州“動”起來了,2008年被定為崇州市“項目突破年”,那“項目突破”的總體目標是什么?
范:“項目突破年”怎么樣才算“突破”?經過崇州市委、市政府認真地研究,2008年既然要突破,我們的GDP就要超過成都市的平均水平,達到14%以上才叫“突破”,全口徑財政收入達到15億元以上,同比增長78%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754元以上,同比增長10%以上,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0%以上,招商引資實現到位引資額30億元以上,實施重大產業化項目111個,總投資386億元,2008年計劃投資66億元。只有上述目標實現了,我認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突破”。我們提出的“135”發展目標的“一年有新突破”才算完成。為此,我們必須突出重點區域、重大產業和重大項目,強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重大項目、重點項目的突破來推動我們“項目突破年”各項工作。
記者:當前崇州市項目突破的重點工作是什么?
范:崇州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全域成都”科學發展戰略,確立了“一年有新突破、三年有新成就、五年上新臺階”的奮斗目標,提出了“一點突破、兩翼齊飛、整體推進”的發展思路,在工業上以崇陽工業集中發展區為產業發展突破點,著力招大引強,通過大項目帶動以制鞋為主導的輕工園區發展,目前工業區已形成18.8平方公里的規劃面積。在旅游上以開發羊馬打造“崇陽——羊馬生態新城城市發展走廊”和開發龍門山脈崇州段打造“街子——雞冠山旅游產業發展走廊”為兩翼,著力招大引強,今年已與中信集團簽約實施羊馬新城城市運營項目,并將與成都傳媒集團聯手打造龍門山脈崇州段國際休閑度假區。
記者手記
速度之美
崇州市的“動作”開始變大了……
作為一個對口聯系基層的記者,我親歷了近幾年崇州的發展進程,最直觀的感受便是,開年來,曾經沉寂的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熱鬧起來了,奠基典禮一個接著一個;羊馬新城家具企業爭先恐后到集中發展區找“家”,北部崇州開發躍躍欲試……
到各單位和部門采訪,談起項目,他們的眼睛便會發出亮光,“現在招商項目又不允許掛靠,不急不行呀!”一位采訪對象私下對記者說;記者預約采訪范毅時,他正在東部沿海招商的路上,5年時間行程3000公里,接觸數百家企業……
在熱鬧和緊張的背后,崇州市抓項目的強力推手隱約可見,正如范毅所說,“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唯有緊跟時代步伐,抓住機遇,打一場招商引資的‘人民戰爭’。”跟著這股洪流,記者唯有一起去感受,體驗崇州以項目“跨欄”的速度之美。
- 上一篇:中國遭遇鞋企破產潮
- 下一篇:零售連鎖數智化啟程 指標平臺+智能分析重塑業務洞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