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戰略需軟硬件環境配套
在人才自由流動的今天,每個人選擇一座城市可能考慮很多因素。倘若化繁為簡,最重的籌碼莫過于一座城市的整體環境。
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是人才。佛山爭當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必須首先打造人才的高地。當前市委提出,在解放思想討論調研階段,要認真研究佛山人才戰略。看來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重要課題。
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戰爭”硝煙四起。每個地方似乎都認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可謂各盡所能,使出渾身解數引智納才,但收效卻不盡相同。
只有了解人才流動的規律,才能找到引才的鑰匙。在人才自由流動的今天,每個人選擇一座城市可能考慮很多因素。倘若化繁為簡,筆者以為最重的籌碼莫過于一座城市的整體環境。這既包括城市的容貌形象,也包括一個地方的社會治安、公共交通、教育醫療,還有人文底蘊和就業環境。
一些地方曾經有這樣的誤區,以為舍得花本錢,開出高薪酬就能攬才。這種觀點很片面。國內的武漢、西安、成都等大城市提供的待遇,平均來說沒有珠三角城市提供的那么高,但在引智納才比拼上,前者仍立于不敗之地。雖然古人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钡诋斀裾Z境下,在用人引才上,這個“利”字卻容不得狹隘理解!袄辈恢皇切匠甏觯谟诔鞘械奈幕O施、公共服務平臺、個人發展空間、幸福感覺等大環境的諸多“利好”。中西部大城市仍能保持人才優勢,就在于其擁有珠三角羨慕的城市環境。
有什么樣的環境,引什么樣的人才。在這個意義上,實施人才戰略不單是人事部門系統內部的事情。它需要一座城市從硬件到軟件的綜合配套,應該跳出傳統的“人事圈”,形成從政府到社會、企業、用人單位都尊重人才、服務人才、為人才創造城市環境的集體意識。這樣一種培養人才、招引人才的大格局、大氛圍形成之日,也就是佛山人才高地崛起之時。這幾年,我市實施“三年促變、綠地佛山”戰略,努力打造宜商宜居的花園城市,交通路網拉開,大城市框架搭建了起來,相信對佛山實施人才戰略會大有裨益。
實施人才戰略,應該有科學、系統的人才觀。在佛山今天這個發展階段,應該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不是人才讓市場、用人單位去檢驗。人才戰略并非一切都要走高端路線。建企業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室固然是攬才,但也不能走偏鋒。人才有層次性,也有結構性。尖端人才重要,實用人才同樣不可小覷。人才具有強大的集聚效應,大量中端、實用人才的流向會客觀催生對高端人才的需求。只有一個地方真正產生高層次人才的現實需求后,也才能引入、留住高端的人才。否則,高端人才無用武之地,即使引來也是過客。所以,佛山的人才戰略就高也要就低,應該實事求是,欲速則不達。
佛山欲成為人才聚集地,還應重視產業結構調整提升。有干事的平臺才有干事的人才。高附加值的現代產業體系相比勞動密集型產業,會有更多崗位用來引才,而人才又能促進產業創新又吸引更高層次人才。佛山如能建立人才與產業的良性互動,通過市場建立引才機制,比行政推動引才可能更具可持續性。
- 上一篇:21世紀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