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暢談軟測前景 人才仍是發展難題
前程無憂網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軟件測試人才缺口在20~30萬之間,是軟件行業中最炙手可熱的人才之一。信產部聯合五部委頒布的124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提高我國軟件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中也明確指出要“加快培養軟件測試人才”……究竟是何原因讓一個特定職位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
軟件外包激活人才市場
據CCID數據預測,到2009年,中國軟件外包市場的規模將達到45.60億美元,美國發到中國的軟件外包項目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0.5%,歐洲為50.2%,日本也達到48.7%,中國的軟件外包正呈現著高速發展的態勢。然而,由于進入時間較短,我國軟件外包尚無法與印度相抗衡,加之近年來東南亞國家的興起,我國軟件外包的發展可謂隱患重重。要想解決這些問題,迅速提升在國際上的地位,就要揚長避短,駛入軟件外包的“藍海”領域——軟件測試外包。
隨著軟件全球化競爭的日益加劇,客戶對軟件質量的要求水漲船高。為了提高軟件質量,降低軟件開發成本,分散軟件外包風險,軟件測試就成為外包迅速發展的新興市場。相較于其他軟件外包業務,軟件測試的回報率更高,一般從事歐美大型軟件公司的軟件外包測試的凈利潤都在20%到35%左右。如此高的收益自然受到很多軟件企業的青睞,像文思創新、海輝國際、博彥科技等大型軟件企業的主營業務均為軟件測試。雖然,他們在國內領域中頗有聲望,但談起國際競爭,不少人還是連連搖頭。“像摩根銀行這樣10億美元的大單,往往只會發包給EDS、infosys這樣規模超過5萬人的大企業。”文思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CEO陳淑寧認為,國內軟件企業多數還是靠“小魚小蝦”養活。而造成這種“吃不飽”現狀的根本原因就是軟件測試人才不足。“對于軟件外包行業來說,有多少人才能做多大的事。”萊博智科技有限公司開發與測試業務總監米璐分析說,“除此以外,規模效應也不可忽視,一旦國內軟件外包企業達到4~5萬人的規模,那么在勞動力價格上的優勢就能充分體現出來,就能給客戶提供更高的性價比,競爭力也就更強。”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國內大型軟件外包企業的規模也不過數千人,因此,如何在短時間內吸納更多更好的人才就成為各大軟件外包企業的當務之急。
需求過旺引發招聘關注
“如今招個軟件測試員比招個博士生還難!我們公司常年招聘測試員,開6000元的月薪也難招到合適的人。”中美寰宇科技有限公司胡小姐如是說。“說實話,我們不愁沒有項目定單,就愁找不到合適的軟件測試人才。只要適合崗位要求,進門就給正式員工待遇。”亞克喜思軟件有限公司副總鄭維琪也不由感嘆……“我們幾乎天天都能聽到類似的抱怨。”智聯招聘副總經理趙鵬告訴記者,招聘軟件測試已成為軟件企業HR普遍頭疼的問題。“在IT人才普遍供過于求的情況下,軟件測試崗位人才的供不應求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為了深入探尋這種“反常”原因,智聯招聘在2006年專門針對軟件測試進行了專項調查。
“我們發現參與調查的企業全部認可軟件測試崗位的重要性,其中68.2%的企業認為必須要設立專門的測試部門。盡管如此,就現狀來看,軟測人員在公司中所占比例仍然極不合理。”趙鵬介紹說,目前國外軟件企業中測試與開發人員的合理比例應該在1:1至2:1之間,即軟測人員與開發人員相當甚至超過開發人員,然而國內軟件企業這一比例卻在1:5至1:8之間,與國際水平相差甚遠,這就不難理解企業為何對軟件測試人員如此狂熱。但這種狂熱并非盲目,企業對軟件測試人才的選擇仍有基本原則,即動手能力和實際經驗,而這也恰恰是很多求職者的“軟肋”。寧缺毋濫的原則讓企業將不合格的人才拒之門外,而這也進一步加劇了軟件測試人才供需失衡局面的惡化。
“為了進一步地解決軟件測試人才供需問題,我們在今年年初又開設了軟件測試的專區。”智聯招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專區分為產業資訊、求職攻略、行情地圖等幾大板塊。據悉,這是智聯招聘首次為某一特定職位開設專區,在業界里也尚屬首次。相關負責人雖未透露該專區的具體瀏覽量,但表示“專區的日瀏覽量已相當于‘IT/互聯網’頁面總量的70%左右”,這在同級頁面中十分突出。“我們希望不僅能吸引企業、人才的關注,而且能引起軟件測試人才教育領域的重視,從而促進人才供需的雙向發展。”
人才供應仰仗社會力量
目前,國內軟件測試人才的來源主要有三種渠道:一是軟件開發領域,二是來自高校計算機專業,三是來IT培訓機構。在對這三種渠道提供的人才滿意度調查中,七成企業認為“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缺乏動手能力”,六成企業認為“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員并未系統掌握軟件測試流程,缺乏系統培訓”,而對于培訓機構提供的學員,絕大多數企業表示認可。“專業培訓機構培養的測試人員具有專業背景及相關技術積累,大都掌握了自動化軟件測試工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軟件測試結果也更為精確。”中國搜索測試部經理張新泳介紹說。曾參與微軟Windows95、Internet Explorer 4.0和5.0、SQL Server 2000等項目開發與測試工作的陳宏剛博士也表示,在軟件測試發展領先的國家,人才也多來自民間培訓機構。
由于敏銳地捕捉到市場需求,以北大青鳥為代表的IT培訓機構于幾年前就開設了軟件測試的專業培養課程,為企業輸送了6000余名專業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的人才壓力。但與近30萬的人才缺口仍舊相差懸殊。那么該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軟件測試的重要性,讓社會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清華大學計算機教育專家譚浩強分析說,這樣既能為軟件測試領域輸送更多的人才,又能解決相當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形成人才的與企業的綠色通道,緩解社會壓力
軟件測試的火爆除了對軟件企業、招聘方和人才培養三大領域產生不小的影響外,也引起了不少媒體的關注。搜狐網近期策劃的“IT新銳職業調查”專題,就圍繞軟件測試進行,詳盡地分析發展前景和職業特殊優勢,吸引了不少網民前來,目前該專題的日瀏覽量已達10000人次。除此以外,中央、地方等核心媒體也對軟件測試展開一系列的報道,北京電視臺某財經類節目還把軟件測試列入漲薪最快的五大職業之中……一股軟件測試的“職業熱”已在媒體中迅速蔓延。在企業、招聘、培養乃至媒體的呼吁下,軟件測試想不成為21世紀最熱門職業都難。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培養人才秘訣:骨干是折騰出來的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