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體育”成為鞋都晉江新名片
上周五,來自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的數名專家和北大成長性企業總裁班近六十名學員歡聚一堂,到晉江就“企業如何做好體育營銷”的主題展開了積極充分的討論。
借此機會,結合晉江去年年底被成功授予“國家體育產業基地”這一熱點,記者特邀相關專家和學員代表做客本報“會客廳”,就晉江政府及企業如何運作、發展體育基地進行了交流。
對話嘉賓
原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副主任許增武
北京百富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利
湖北新長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童勝
品牌是晉江優勢
《晉江經濟報》:相比成都、深圳,你們認為晉江發展體育產業基地有哪些優勢?
許增武:應該說,晉江這次成功獲得“國家體育產業基地”與晉江現有體育產業基礎密不可分。據我了解,晉江是中國體育用品制造基地,體育產品涵蓋運動鞋、運動服裝、運動器械等。
深圳、成都兩大體育產業基地雖然體育設施完善,體育氛圍十分濃厚,但他們的在體育實體產業上不如晉江,在體育產品品牌上不如晉江。當然,“國家體育產業基地”落戶晉江,也可以補足晉江在體育配套設施的不足,并培育晉江乃至泉州地區的體育消費氛圍,打造晉江的體育文化。
劉建利:晉江是品牌之都,尤其是體育用品品牌在國內占據著重要地位。晉江的企業多、品牌知名度高,這就是晉江絕對的優勢。反過來,體育產業基地也有利于強化晉江的品牌。
另外,我想晉江打造體育產業基地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產業的集群效應。體育用品企業聚集、企業銷售渠道的先進、營銷隊伍規模巨大,這都是優勢。我認為,以后在晉江企業的終端上賣的不僅僅是晉江制造的產品,更重要的是通過終端展示晉江的生活方式和晉江體育的概念。
政府要做“中間人”
《晉江經濟報》:你們覺得本地政府應該在這起一個什么角色?
許增武:晉江是繼深圳、成都之后第三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晉江作為縣級市,政府應該要舉全市之力來發展體育產業,打出打造體育城市的口號。據我了解,晉江提出了“打造體育城市”這么一個口號,我認為這一點非常超前,通過晉江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晉江可以更多、更好地利用國家體育總局的優勢資源,充分利用體育的力量推動晉江發展。
同時,政府要把體育產業發展納入晉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做強體育用品產業,做大體育休閑市場,善于引導,給企業爭取更多的動力源,以此推進體育生活化,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童勝:作為一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最重要的就是體育氛圍。因此,我覺得政府應該要在體育環境的營造上下工夫,大力倡導、培養這種運動的氛圍。比如,明確在每一個街道、社區建設體育生活化社區的措施,支出一筆費用為各個生活小區購買相關運動設備等等。雖然晉江的體育品牌企業很多,但如果靠某一個單一企業是無法做到的。
同時,政府應該充分利用國家給予體育產業基地的相關優惠政策,引進和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引進更多好的技術,培養更專業的人才。政府在體育產業基地的建設中能夠為企業牽線搭橋,在賽事資源分享、活動開展、品牌推廣、科技研發等方面做企業的“中間人”。
非體育產業向“體育”靠攏
《晉江經濟報》:你們對晉江發展體育產業基地還有些什么好的意見和建議?
許增武:晉江可以與國家體育總局各項目管理中心合作,擬建一批國家級訓練基地。比如說籃球隊訓練基地、游泳和跳水隊訓練基地等等。同時也要積極要引進高端的項目賽事,比如高爾夫球、賽馬、網球、帆船運動等項目,以帶動晉江品牌的升級。
另外,晉江還將積極開拓國內外體育訓練和培訓市場,吸引東南亞國家隊、港臺運動隊和各省市運動隊來晉江訓練。同時利用訓練基地的綜合影響力,充分開發面向青少年的體育培訓市場,舉辦各類體育主題夏令營和冬令營活動,提高基地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劉建利:我認為要鼓勵晉企介入體育產業。據我所知,除了鞋服外,晉江還有許多行業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影響力,比如陶瓷、食品、制傘等,這些行業同樣也應該積極主動開發與主業相關的體育產品。
比如,晉江的食品企業可以開發運動食品和功能性飲料,陶瓷企業可開發體育藝術陶瓷工藝品、玩具企業可開發運動概念玩具和紀念品,借助體育產業的輻射和帶動功能,晉江體育用品制造基地將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鞋服行業,如此它的內涵也會得到極大地豐富。
童勝:我認為一個是要增強晉江品牌的曝光率。通過經常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吸引國家運動隊來晉江集訓,這樣對晉江的曝光率就會大大提高,同時也會提升晉江的品牌附加值。
另一個就是借助體育基地和各項賽事所帶來的人群,引進商務地產投資項目,把這里打造成以體育為主題,集商務辦公、酒店、娛樂、旅游、住宿、別墅、展覽、商貿等于一體的時尚休閑區域,使之成為海內外成功人士的“第二居所”。
- 上一篇:新勞動合同法 溫州遭遇尷尬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