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緊缺 基金經理“一拖多”
隨著近期多只基金獲準發行,困擾基金業的基金經理人才荒問題隨著新基金的發行而日顯突出。在基金經理不足的情況下,基金經理“一拖多”現象愈演愈烈,節前獲批的兩只股票基金建信優勢動力和南方盛元紅利的基金經理均由老基金經理兼任。
據統計,目前同時參與管理兩只及以上基金的基金經理多達49人,管理基金數占基金總數的三分之一。有的基金經理甚至同時參與3只 、4只基金的管理。
“一拖多”愈演愈烈
新春剛過,基金經理即迎來跳槽季。廣發基金公司上周五公告,經該公司董事會通過,同意何震辭去廣發策略優選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經理職務。何震是一名優秀的基金經理,他將前往上海投身私募。
為了填補何震離職后的空缺,廣發基金同時決定,聘任馮永歡擔任廣發策略優選基金經理,增聘許雪梅擔任廣發穩健增長基金經理,廣發穩健基金由馮永歡和許雪梅共同管理。這樣,馮永歡將“雙肩挑”,同時擔任廣發穩健和廣發優選兩只基金的基金經理。
而在停止了5個月之后,新基金的發行節奏開始步入正軌,繼節前批準創新封基建信優勢動力和開放式基金南方盛元紅利之后,證監會又于上周批準兩只開放式股票基金和一只債券基金發行。
值得注意的是,建信優勢基金的基金經理陳鵬同時也是建信優化配置基金的經理,而南方盛元紅利的基金經理陳鍵自2006年3月16日起一直是基金天元的基金經理。
在新基金發行步入正常的情況下,基金經理的供給卻依然短缺,“一拖多”現象便漸成常態。
實際上,基金經理“一拖多”的情況在各家公司都普遍存在。據Wind資訊的統計,同時參與管理兩只及以上基金的基金經理多達49人,管理基金數占基金總數的三分之一。
不少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數還超過兩只,如國泰基金的何江旭同時獨自擔任國泰回報、國泰金牛和國泰金鷹三只偏股基金的基金經理,嘉實的劉天君同時管理嘉實優質、嘉實成長和基金泰和,招商基金的張冰同時擔任招商優質、招商先鋒和招商核心三只基金的基金經理,招商基金的胡軍華更是同時管理招商平衡、招商股票、招商債券和招商增利四只基金。
資產配置雷同
基金經理“一拖多”現象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同一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在投資上的雷同。
基金季報數據顯示,不少被同一基金經理管理的偏股基金在資產配置、行業配置和個股投資方面具有極大的相似性。一只基金完全可以看成是另一只基金的仿制品。
記者選取26對被同一基金經理管理的主動型偏股基金,對每對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的數量和比例、行業配置比例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計算出同一基金經理管理基金的股票投資相似度。
從基金相似度來看,有20對基金相似度超過60%,占比高達77%,其中,招商旗下的招商平衡和招商股票,銀華基金旗下的銀華優選和銀華優質,上投摩根旗下的上投內需和上投阿爾法三對基金相似度較高,均達到90%。去年四季末招商平衡和招商股票前十大重倉股有九只相同,行業配置比例也相差不大。銀華優選和銀華優質有八只重倉股相同,股票倉位和行業配置如出一轍。上投內需和上投阿爾法有八只重倉股重合,行業配置情況類似。
此外,融通先鋒和融通成長、國泰金鼎和基金金泰、華夏成長和華夏藍籌的相似度達到80%,如基金金泰和國泰金鼎有七只重倉股重合。
分析人士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基金經理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基金經理是典型的高智力、高經驗和高壓力“三高”職業,管理好一只基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雙肩挑的基金經理根本就沒有多少精力尋找更多的投資品種,兩只基金投資上的雷同就在所難免。另一方面,一些知名基金經理如孫延群、王新艷、呂一凡、魏東等在一只基金的投資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他們便很自然會將這種成功投資復制到另一只基金上。
還有分析人士擔心,同一基金經理管理兩只基金,基金經理是否會有所偏重,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對此,某基金研究人士認為,不排除基金經理的道德風險,不公平對待兩只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行為也有可能發生。
- 上一篇:企業人才儲備從大學生轉向高中生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