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李寧、安踏們如何找到NBA營銷的支撐點
在美國,NBA是僅次于超級碗(SuperBowl)的第二大具有影響力的賽事,由于其賽程賽制長,球星云集,因而也成為體育營銷的絕好商機。從1946年美國職業籃球聯盟賽會成立至今,已經延伸出了專業的營銷團隊和各種NBA的附屬品牌,NBA娛樂和NBATV甚至成立了兩個獨立的公司運作體系,與職業聯盟在不同的地點辦公。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的喬丹世紀到后來的全球推廣,NBA爭奪的賽場已經從北美,搬到了世界的舞臺。早期的NBA賽事商業模式非常簡單,就是電視轉播權的讓渡和現場的門票收入,但是隨著賽事影響力的一步一步擴大,NBA的體育娛樂精神滲透到了每一個角落。在NBA的戰場上,我們通常還可以敏銳地覺察到耐克和阿迪達斯的戰爭熱度、銳步的攪局、可口可樂運動型飲料和佳得樂爭搶地盤。在中國,觸覺犀利的李寧也加入到了這場戰爭中來。
可口可樂和NBA的營銷合作始于1986年,而現在的最新戰略是網絡營銷,因為越來越多的美國青少年喜歡通過互聯網絡來參與到賽事的預測、觀看、粉絲的互相“掐架”以及心目中英雄的評選中來。基于NBA官方網站的平臺,可口可樂和NBA的最新項目是營建一個總決賽的實時播報時間項目,通過互聯網與手機的聯絡,實現訂閱者最新的圖文戰況更新,而NBA最新的勁爆點中國,也會加入這樣的服務行列。可口可樂,這一美國最富有價值的品牌,向來是玩弄體育營銷的高手,從奧林匹克到世界杯,從碳酸型飲料雪碧、可樂到運動型飲料Powerade,無不粉墨登場,長袖善舞,可謂借力發力的典范。
總的說來,像NBA這樣的全球性賽事,是非常良好的關系營銷平臺,提供的機會是在全球媒體界面上進行廣告和公關的契機。所以,面對這樣的機會,相關新產品、新設計、新的識別標識和促銷方式,就應該應運而生。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簽下整個火箭隊或者姚明,但是可以簽下剛剛嶄露頭角的新星做代言;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搶到籃筐后位的廣告位,但是可以分發或者購買觀眾席的拉拉隊制服權;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斥重金在賽事休息間隙插播廣告,但是流動粉絲手上的傳單,街頭事件營銷的單點引爆,比在觀眾浪費洗手間水資源的賽事廣告時段投廣告,會更加英明和富有效果。
但是,與NBA這種全球性的賽事合作,也是一把雙刃劍,它銳利的刀鋒在于,如果自己的名字不夠響亮,那么顯而易見,最后會被淹沒在它盛名的光環下。也就是說,我們通常會記得奧尼爾在賽場上的精彩表現,而忘記他穿的是哪個品牌的球鞋。
當一個賽事本身,一個球隊和球星本身,都有強大的營銷團隊在背后工作時,企業品牌與他們之間的博弈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因此如何取得雙贏的皆大歡喜的結局是每個決定簽下贊助權、代言權的企業必須要深刻考量的問題。這里的原則是能量制衡,既不要高攀也不要低就,尋找和你能量類似的勾連者,盡量杜絕和其他行業品牌的再度合作。因為這種合作,只會使得你的品牌形象更加模糊,你的努力更加前功盡棄。所以借力發力本身的第一要訣是,找到借力的支撐點和契合點,而絕不只是為了熱鬧場面的參與感而參與。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安踏成體育用品商標“標王”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