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嘗試三天上課兩天上班工學結合
高職學生如何讓書本與實踐結合得更好?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微電子專業嘗試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三天在校上課,兩天進廠上班。近日,在該校“微電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討會上,用人單位對這一“工學結合”模式拍手叫好。
該校電子信息工程系主任曹毅告訴記者,他們學校是我市首個開設微電子專業的高職院校。重慶微電子一線技術人才十分缺乏,學生還在讀大一,就有不少企業上門要學生。“學生沒有過硬的本事絕不能推出去。”曹說,進入大二下期掌握基本專業后,面對多次上門“提親”的企業,他就想出了這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讓學生“工學結合”。
工學結合的模式得到企業認可。很多專業的學生在工廠實習還要付給企業錢,但接收微電子專業學生的企業表示不收錢,并且每天給學生10元錢補助。
微電子專業2005級學生李靜是其中一名學生。去年5月,她大二進入鷹谷光電公司,當上一名學徒工。盡管還有6個月才畢業,但她現在已與公司簽了勞動合同,每月拿著近千元工資。
李靜告訴記者,“半工半讀”讓她收獲很大。她對第一天去工廠的情景記憶猶新:早上6時30分起床,書本上說過“進入超凈間不能化妝”,同寢室的姐妹們都記住了這一條,平時化妝的姐妹也素面朝天。李靜說,在工廠里遇到問題,晚上回到學校就請教老師。“書本知識與實踐的結合讓我成長更快。”李靜現在已經可以獨立操作了。
“我們把這批學生當成寶貝!”鷹谷光電公司負責人表示,現在微電子最缺一線操作技術人才,而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的學生提前進入企業,開創了“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