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高跟鞋和女人
上個周五的上海下起了小雨,氣溫降了不少,冬天終于姍姍走近了。而從北京嶄新的麗晶酒店的落地玻璃窗望出去,淡淡散散的冬日照在王府井一帶灰蒙蒙的建筑上,把料峭的寒風擋在了外面。周末來北京參加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Vne Journee a Paris”(在巴黎的一天)”頂級珠寶系列盛大的發布慶典,因為這個有著一百年歷史的法國珠寶品牌獨具匠心的創意和巧奪天工的手法一直是我的最愛。只要看看他專賣店的設計,淺淺的灰色和雅致的蛋青色的結合,無不充滿了法蘭西的優雅和高貴。
派對當然從珠寶秀開始,熠熠閃光的鉆石縱然奪人眼球,我最喜歡的還是T臺后面作為背景的呈一字排開的一長幅屏幕上伴隨著法國式爵士獨特的舒緩節奏下演繹的從巴黎郊外安寧的古堡、花園到巴黎郊外安寧的古堡、花園到巴黎街頭的專賣店、咖啡館,再到夜晚流光溢彩的艾菲爾鐵塔的浪漫的巴黎一天。
舒淇是當晚請來的明星,帶著一套設計獨特而奢華的梵克鉆石首飾,剛巧我被安排坐在了她的旁邊。她職業性的擺著甫士給人拍照, 湊著空檔,我們隨意地聊著天,她并沒有什么明星架子,聊到如何保養肌膚,她說每天敷兩次面膜,化裝前和睡覺前,“那會不會要花很多錢?”“也不會,我就去莎莎買那些一般的不太貴的面膜,只要補水的就可以,而且要經常換不同牌子。”“你會經常去法國買衣服嗎?”“會,但也不經常,最多買的是牛仔褲。”“是不是出席活動都有名牌贊助服裝?”“是啊,這大概是作明星的好處了,哈哈。” 她笑起來有著女孩子的率真。后來馮小剛來了,她轉身與他傾談起來,導演對于演員來講永遠是重要的。
梵克雅寶的亞洲區總經理是個長得很帥的法國男子,他幽默地對我說:“有太多品牌關心男人,我們只關注女人,讓女人更有魅力。”是啊,不管是這些珠寶商的集體陽謀,還是廣告商的推波助瀾,“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鉆石和女人,不僅從物理上來講是一對形影相隨的好朋友,從精神上來說更是一種情感的象征和寄托。就連我們的奧斯卡大導演李安也不能免俗。
巧的是,這天下午與幾個北京朋友在喝茶聊天時,也許因為我從上海過來,不知怎么就聊到了上海女人,張愛玲,當然還有《色·戒》,朋友剛從香港看了《色·戒》回來,還有些沉溺于其中。他認為結尾王佳芝因為一顆鉆石戒指而臨陣改變立場放走了易先生是一個敗筆,讓人覺得女人是物質的,最終逃不脫這個宿命。我說,其實對女人來講,鉆石更是一種象征,象征了男人的某種感情,王佳芝認為易先生對她是動了感情的,她是被這種所謂的感情感動了,而并非是那顆鉆石戒指。只是往往鉆石的的光芒太耀眼而遮掩了背后的情感或者讓人看不清這情感的真實。
其實女人有一個更親密和更重要的朋友,那就是高跟鞋。一雙漂亮的充滿設計感的舒服合腳的高跟鞋,給女人以支撐,會讓女人更加優雅、自信地面對外面的世界。有人把婚姻或一段男女關系比作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黛咪·摩爾在今年八月在駕駛執照(在美國最常使用的ID)等證件上把阿什頓·庫徹的姓加到了自己名字后面,以表示對丈夫的尊重。當她出現在好萊塢的派對上時,記者夸她手中今年最IN的長長的Cluch包非常時髦時,她卻說:“我認為高跟鞋對女人來講更重要。”“比男人更重要?”她笑而不答。
周六晚上去北京的一個朋友家吃飯,她剛從巴黎回來,興奮地拿出她的戰利品給我看,當然少不了幾雙漂亮的鞋子。回想在我們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可能不會有多過十雙鞋子。時至今日,鞋子已經成了時尚的一部分。
最喜歡的還是那些專門的鞋子品牌,漆皮尖頭高跟鞋的經典Manolo Blahnik,就如同它在紐約54街上的專賣店,門口沒有張揚的標示,如同一個知識女性的客廳,內斂而舒服,最適合上班時穿,不同的顏色可以配不同的商業套裝,舒適的鞋型即使趕飛機,或在辦公樓里上上下下沖鋒陷陣也不會覺得累。Jimmy Choo的金屬色鑲水晶的搭袢涼鞋充滿了女性的嫵媚和奢華,是禮服的最佳伴侶。不過,最愛的還是Christine Louboutain,厚底設計精確的楦型,讓13厘米的高跟都覺得是如履平地,經典的露趾設計讓一雙玉腳若隱若現,獨有的紅色鞋底在婀娜搖曳間散發出低調的性感。
鉆石讓女人充滿了夢想,而高跟鞋讓女人更自信地享受現實中的每一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