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網絡成為農民工新興求職渠道
1月11日電(牛瑩)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博士11日介紹說,采用網絡形式“上網找工作”的農民工由2006年的7.9%增加至2007年的9.9%,而通過“職業中介機構”的介紹找工作的由2006年的18.7%降為2007年的10.1%。
由復旦大學產業
發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勞動和保障科學研究院及新農門網11日聯合在北京發布《2007中國農民工(藍領)報告》。周宏仁博士在發布會上指出,網絡成為農民工新興的求職渠道。
報告指出,“上網找工作”和“職業中介介紹工作”相比較,一方面網絡上的就業信息是公開給大部分人,務工人員通過上網查詢可以免費獲得用工信息并迅速聯系企業,而職業中介是將信息掌握在少數人手上,求職人員需要先繳納一定費用才能了解到企業的用工信息;另一方面,“上網找工作”需要務工人員掌握一定的網絡知識,這就限制了一部分人的運用;同時,無論“網絡”還是“職介”的信息都存在一定的真假摻雜現象,需要務工人員有一定的辨別能力,也需要社會以及各有關部門更好地督促求職渠道規范性建設。
周宏仁介紹說,目前我國有1.2億至1.3億名跨省流動的農民工,加上這些農民工的配偶和子女,農民工的信息化問題涉及的人口可以達到5億。農民工的信息化問題需要關注,國家信息化發展必須包括為農民工服務。
此外,該報告對用工企業的調查顯示,有39.3%的企業采用網絡招聘渠道,比“上網找工作”的務工人員多了近30%,可見網絡渠道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