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家電業六大展望
2007年,對中國家電行業來說,又是一個風起云涌、喜憂交加、驚濤駭浪的一年。
為迎接北京奧運,2007年家電大鱷大打“奧運”牌,奧運戰硝煙滾滾;一些家電大佬接連巨虧,資產重組、并購愈演愈烈,家電賣場圈地運動加劇,大中始亂終棄、移情別戀與國美的閃電結婚,在家電連鎖業掀起巨浪;政府搭橋貼錢的家電下鄉行動轟轟烈烈,家電加速向三四級市場延伸;CIP連續飆升,漲價成為2007年家電業的痛楚,持續上漲的原輔材料價格給家電業帶來巨大的壓力;慘烈的價格戰削弱了2007年每一個品類家電產品的競爭能力,瀕臨虧損微利的邊緣,企業幾乎拿不出錢來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改善工業設計;黑手機泛濫加劇,對國產手機造成強烈的沖擊,多元化經營、兼做手機的家電企業形勢日益嚴峻,一些品牌陸續報虧。
另外,國內家電業還在平板電視、手機、空調等領域,圍繞著渠道爭雄、標準博弈、產品創新等事件演繹著一場場的熱點爭奪戰。
2007年國內家電業不太平,而這些危機是有幾個病因引發的:一是國內家電企業目前的制度與機制使然。雖處市場經濟,但目前國有企業領導人和激勵機制還處于計劃時代,人事更迭頻繁,決策層都謹慎從事,不能真正放開手腳持續把企業做強做健康。換人換戰略,對企業是巨大的傷害。
二是陷入惡性的價格競爭循環。市場競爭的目的不是消滅競爭對手,而是共同做強做大行業。由于很多家電產品并不具備核心技術,沒有專利,不能帶來品牌溢價,又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只好拼命打價格戰,透支企業生存資源。
三是過度的多元化。這不但增加企業管理的復雜性和控制的風險性,增加了企業的各項管理成本,而且過度的多元化還造成了企業管理機構的臃腫和官僚化,導致家電企業的市場意識淡薄,市場反應速度遲緩,企業內耗負擔加重。
四是盲目國際化。盲目參與國際并購,也是導致企業發展資源消耗過度、負擔過重而競爭力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
家電業整合洗牌將加劇
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08年我國將實施從緊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從10年來的“穩健”轉為“從緊”,向各行各業發出了強烈的調控政策信號。種種跡象顯示,2008年家電行業變數增多。
一、家電業整合洗牌將加劇。日益加重的生產成本和趨于飽和的市場容量猶如一柄雙刃劍,不斷地增加廠商生存壓力,而家電轉移的浪潮可能為2008年國內市場帶來了更多的“狼”,整個行業的競爭將更激烈,家電整合洗牌將加劇,行業整合、資產重組、購并將成為2008年一大潮流,市場份額大部分將越來越集中在少數品牌手中,強勢品牌將脫穎而出,強者愈強,徘徊在10名之外的企業將會遭遇被淘汰的命運,2008年家電品牌數量將會進一步減少。
8月奧運營銷大戰將達頂峰
二、家電爭打奧運營銷牌。隨著北京2008奧運的臨近,奧運營銷戰略的成敗成為簽約奧運的企業無法逃避的話題。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將把更多目光聚焦在“奧運”招牌上,大家無不希望借助北京奧運提升、拓展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2008年6~8月,奧運營銷大戰將達到頂峰。而一些規模小、無緣奧運的中小家電企業也將大打“擦邊戰”。
三、“兩漲”左右家電業生存空間。2007年國內CIP連續增幅創11年來的新高,2008年上半年原材料、能源、動力價格將以不低于5%繼續攀高,直到下半年增幅才會減速,這對以銅材、鋼材、塑料、鋁材等為主要材料的家電業繼續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造成企業利潤的不斷降低,擠壓著企業的生存空間,尤其是對于中小家電企業來說,這種擠壓或許會導致致命的窒息。但“漲價找死,不漲等死”,如此困境令家電業頗感棘手。物價漲,價格如何漲,“兩漲”問題將左右家電業生存空間,加劇行業的分化。
數字電視的消費趨勢將出現
四、電視數字時代全面來臨。2008年,隨著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的正式公布,以及信息產業部數字電視接收終端設備行業標準正式實施,彩電市場迎來了歷史性機遇,電視正朝著數字化、平板化、大屏幕方向發展,平板電視時代將全面來臨。一方面,數字電視的強制轉換大大刺激平板電視的銷售,增加了平板電視對CRT電視的替代效應;另一方面,25項數字電視相關標準及地面傳輸標準的推出,及奧運正式使用數字電視轉播的需要,2008年將出現數字電視的消費趨勢,而全高清將為彩電業帶來全新境界,高清電視將借助奧運之風,勢不可擋地進入中國消費者眼簾。
五、流媒體電視、智能家電日益普及。隨著3C融合的加強,數字化、網絡化得到飛速發展,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如何讓彩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這也成為各大彩電企業探索和研發的根本出發點。網絡化是中國彩電業的一個新拐點,誰能在這個拐點上率先拿出有競爭力的產品,誰就會抓住網絡時代的先機。業內人士指出,U戰略將成為IT、家電等消費電子廠商下一步爭搶的制高點。
- 上一篇:未來財會人才將擔當的“六種角色”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