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四處挖人 牛市效應帶動銀行理財師走俏
人才匱乏、良莠不齊已成行業發展瓶頸
去年以來,“理財”成為最熱門的詞匯,由此帶來的是專業理財師的緊俏 ,銀行間人才爭奪戰硝煙四起。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金融理財師的行業缺口達20-30萬人。
理財方面人才匱乏
據有關數據顯示,現在年收入達30萬元以上的家庭在國內超過兩千萬戶。與此相對應的是龐大的高端理財需求,有專家估算目前中國金融理財師行業缺口在20-30萬人左右。
股市的暴漲讓一直以存款為理財唯一方式的人們逐漸意識到理財投資的重要性,而大多數人對于基金、黃金、銀行理財產品等所知甚少,非常需要“專家”的指點。
另外,因為居民投資需要旺盛,理財產品也層出不窮,讓投資者更加眼花繚亂。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有300多只基金,2000多種銀行理財產品,還有一系列保險產品、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而一般的投資者顯然對這些都知之甚少。
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理財師走俏是理所當然的。不少銀行將個人理財作為重要業務,絕大多數銀行在去年內都設立了專門的理財專區。有業內人士表示,不少大銀行去年以來推出了1000多個專為理財設置的柜臺。還有些銀行出現了分類式的理財專員,如基金理財專員等。
專家指出, 零售銀行競爭從表面上看集中在產品領域,但金融產品很容易被復制,如基金代銷、受托理財、個人按揭及外匯買賣,無論哪種產品一經推出,不到半年就被仿效,以至任何一家零售銀行均無法取得持久的領先地位,因此,銀行核心的競爭力在于人才, 在于是否有優秀的產品經理、銷售經理、客戶關系管理人才、IT人才及零售銀行領導人才。
銀行四處挖人
市場的火爆和人才的匱乏導致商業銀行的“搶”人才活動硝煙四起。銀行紛紛用社會招聘、校園招聘、獵頭等各種手段四處挖掘人才。
每年10月開始直到年底都是校園招聘最旺的時期。去年幾乎所有的銀行都走進學校搶占金融人才。據了解,不少外資銀行人才需求很大,渣打銀行擬未來1年半在中國的網點數目計劃翻番,達到44家以上,初步預計將大規模招攬人才數百人。有業內人士表示很多外資銀行計劃到2008年在中國內地的工作人員將增長50%以上,容納人才數量可能達到數千人。
中資銀行也是如此,很多都是以成百上千人數的規模進行招聘。在最近的社會招聘啟事里,寧波國際銀行、興業銀行(601166行情,股吧)重慶分行、恒生銀行、深圳平安銀行等都在招聘,而很多都是招聘客戶服務、理財專員、渠道經理等崗位人才。
當然,銀行理財師的年收入也水漲船高。據了解,目前專業高級理財師的收入不菲,年收入能在20萬元至50萬元之間。
隊伍素質良莠不齊
一邊是理財師的緊俏,一邊又是理財師素質不高的問題。從目前記者對不少銀行理財師的了解,這些理財師多數素質良莠不齊。
中間業務收入逐漸成為銀行收入的重要項目,提供理財服務也是其中一個環節。但是不少理財師對各類理財產品不夠了解、對理財理念沒有整體思路,可能對投資者造成很大的影響。
因不少銀行對理財師下達了營銷任務和計劃,部分理財師不可避免地會“強調”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從不少論壇上看,一些投資者在網上抱怨理財師“忽悠”客戶。
針對目前的理財市場,中國注冊理財規劃師協會秘書長趙良博士表示,不少理財經理將理財服務簡單地看成產品營銷,八成以上的理財經理還僅限于推銷各類理財產品。
專門負責個人理財的業內人士表示,個人理財業務是一個規范的、全方位的工作流程,不經過專業培訓很難達到為優質客戶提供高質量理財建議的服務要求。而專業金融理財師的缺乏已成為制約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瓶頸”。
- 上一篇:07年到08年海歸發展形勢及展望
- 下一篇:2024年度中國皮革行業十佳設計師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