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水與提升傳統制鞋產業思考
膠水中所含的致癌物質“苯”一直讓皮鞋從業人員傷腦筋,如果不做好職業防護,身體就會受到損傷。身為皮革之鄉的丹陽,借此謀生的人口數以萬計,不可能不用膠水。除了戴口罩、手套等簡單的防護措施外,眾多皮鞋企業并無其他良策。不久前的一次外出參觀,卻讓大家對“沒法解決”的想法產生了根本動搖。
出于保密需要,我市皮鞋廠的老板們一直被擋在同行的門外。在相關團體的大力撮合下,幾位皮鞋廠老板終于得以走進浙江某知名皮鞋企業的生產車間。
在丹陽的皮鞋作坊,粘膠水大多由工人手工完成,而在這家知名皮鞋企業,大家看到的是一條先進的生產線,所有膠水都存放在循環管道里,什么尺碼的男鞋、女鞋該涂多少膠水全部由電腦控制,既沒有手工操作那么繁瑣,也聞不到膠水刺鼻的氣味。
而這條生產線的成本并不算太高,而得到的卻是以人為本、環保集約的生產模式。發明創造、工藝創新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我市的皮鞋業起步較早,令人惋惜的是,當浙江海寧、河北辛集等后起之秀悄然崛起時,我市的皮革業卻始終處于低水平重復,先發優勢消耗殆失。當前,我市皮革業正面臨重振雄風的重任,要想擺脫皮鞋當草鞋賣的困境,必須實現小作坊式的生產模式的蛻變,抓科技創新、抓品牌投入,必須千方百計提升傳統產業的檔次。
- 上一篇:嘉興:皮革出口同比上漲3.2%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