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鞋業列入重點產業集群
未來3年,以“中國女鞋之都”為主的制鞋業,將成為成都市著力打造的十大產業集群之一——這是成都市經委主任戴曉明于日前的四川省產業集群發展研討會上,首次披露的成都重點產業集群發展規劃。
作為女鞋產量西部第一、全國第三的成都,未來5-10年,將通過本土產業發展和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形成1000億元的產值,100萬人口的就業規模,使該地成為繼廣東、福建和浙江之后的中國第四大鞋業基地。
中國皮革協會秘書長蘇超英認為,成都的“中國女鞋之都”不僅是一個鞋業制造基地,還實現了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
不少內遷鞋企還依賴從國外調運原料時,位于成都的“中國女鞋之都”將擁有自己的原料庫。11月16日,西部鞋材采購平臺國際鞋材城在崇州園區動工。
去年,鞋都及周邊已聚集了四川省80%以上的制鞋企業,直接從事制鞋生產企業及涉及鞋類相關產業的企業達4200余家,分別落戶崇州和金堂兩大園區內。
根據成都市政府的規劃,“兩園”外還有“一都”,即在武侯區打造一個成都鞋業產業“腦中心”。
四川西部鞋都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西部鞋都”)總經理彭軍表示,“腦中心”貿易服務平臺占地300余畝,將是西部最大的綜合性鞋業服務中心,涵蓋產業鏈的各個下游環節。
西部鞋都管委會主任李友義認為,服務平臺和生產基地好比“店”和“廠”,店指揮廠,廠服務店,徹底改變了中西部只能充當東部鞋業“廠”的定位。鞋企靠制鞋、賣鞋賺錢,管理者靠提供服務來獲取利潤,“主業+配套服務”成為鞋產業經營的新模式。
彭軍透露,這種主業+服務配套的模式,源于西部鞋都的控股股東置信實業以房地產起家遺留下了大量工業廠房,因通過對廠房的改造和再利用而盤活現有資產,發揮其服務功能,反而延伸了鞋產業鏈。
中國女鞋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華堅國際鞋業集團總部在東莞,較早向中西部地區內遷。其董事長兼總裁張華榮以OEM起家、有“中國女鞋之父”之稱,已應彭軍之邀到成都考察已數次。但直到本報截稿之日,張華榮尚未下定在成都投資的決心。
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將進一步考察成都鞋業的政策環境,制鞋生產水平、鞋材和銷售狀況等,“關鍵是政府態度。”他表示,正在成、渝兩地做取舍比較。
中國鞋業一直主要以OEM模式加入世界分工行列,其后果是,中國鞋企只能賺取微薄的加工勞務費。據業內人士介紹,OEM的制鞋部分毛利率不到20%,而有自主品牌的中高檔鞋,從制造環節到終端市場,價格可以翻到成本的4-20倍。
西部鞋都冀望華堅集團進入,可助推該地鞋產業從OEM向自主品牌轉型。張華榮認為,OEM模式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轉型:一是形成自我品牌和產品,逐步替代加工貿易為一般貿易;二是保留整個產業鏈中最核心和價值最大的部分,將低附加值的制造環節主動轉移出去;三是被動式的產業轉移,賺取“第一桶金”后,直接轉為發展其他新型產業。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上一篇:連云港巨型皮鞋吸引顧客
- 下一篇:“世界杯經濟”升溫:零食和鞋服消費也“蹭蹭”上漲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