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設立了公益創投計劃 讓愛心更有力量
目前,我國公益組織注冊機構數量已經迅速壯大,但由于缺乏資源和能力建設不足,發展水平普遍較低。伴隨著企業公民意識的覺醒,不少企業開始投身公益事業,但主要以直接向公益組織和受援地區提供捐贈的方式進行。今年12月18日,聯想集團宣布在中國啟動"公益創投計劃",為初創和中小型的公益組織提供資金、管理、技術和人才支持,通過與其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達到促進能力建設和公益模式創新的目的,架起了企業和公益組織之間的橋梁,讓愛心更有力量。
讓愛心更有力量
公益創投的理念起源于歐美,是歐美社會企業家支持社區扶貧發展的一種創新方法。它關注以社會效益最大化為首要目標的創新型社會公益組織,通過一定的資金投入和管理、技術支持,促進公益組織的持續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進而讓公益組織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發揮出了放大資源的"杠桿效應"。對于企業而言,無論是推動公益組織的發展,還是公益資金、企業管理技術的利用效果,公益創投都是一種創新、高效的選擇。
為讓愛心更有力量,聯想設立了公益創投計劃,將在全國范圍內公開征集符合標準的公益組織,為其提供定制化的能力建設支持和創業支持資金。通過實施這項計劃,搭建一個展示中國公益組織創新發展的平臺,加強公益組織的能力建設,促進企業界、學術界及公益組織的合作,傳播公益創投理念,共同推動公益事業發展。
在這項計劃中,聯想將運用在經營管理中所積累的實踐經驗,幫助公益組織更好地成長。作為一家具備豐富管理經驗的企業,聯想的實踐經驗對公益組織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例如:戰略規劃能力,能夠幫助公益組織更加清晰地制定公益使命和愿景,更加有序、有步驟地實現公益目標;市場營銷能力,能夠幫助公益組織樹立公益品牌,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人力資源管理方法,有助于公益組織更好地開展志愿者管理,讓公益組織的工作更加高效;財務管理上的方法,可以讓公益組織的籌款更加規范,讓他們擁有透明的"錢口袋";IT技術領域的優勢,可以有效提升公益組織的信息化水平。
為了確保能力建設支持更加行之有效,聯想將組建綜合能力建設團隊;這些團隊將根據公益組織的各自特點,實施有針對性的、定制化的能力建設方案。團隊的成員來自于聯想高管、聯想員工志愿者以及外部的公益專家。公益專家的引入,可以幫助聯想更加真切地體察到公益組織的發展需求,使支持工作更加專業、更有成效。
除了提供能力建設支持,聯想還將為公益組織提供志愿服務和創業支持資金。聯想的員工對這項計劃表現出了極大的熱忱,他們將在今后公益組織能力建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時,聯想會每年持續投入創業支持資金。首期,聯想將提供總計300萬元的資金,預計能夠支持15~20個公益組織。
這次聯想選定的首批5個公益機構分別是:"多背一公斤"、"南部縣鄉村發展協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紅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國村絡工程",主要集中在縮小數字鴻溝、環境保護、教育和扶貧等四大領域。在公益創投計劃的實施階段,聯想將通過階段性評估、派駐綜合能力建設團隊等方式,努力幫助這些公益組織成長為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效率機構,提升公益組織的社會效益。此外,聯想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負責"聯想公益創投計劃"的長期托管,希望通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讓愛心更有力量。
企業社會責任時代來臨
企業作為典型的"經濟人",追求利潤的本能偏好在傳統經濟學中獲得了最充分的詮釋和最有力的支持。如今,企業作為社會經濟中最基本的市場主體和最重要的經濟力量日益崛起。企業社會責任在學術層面的熱烈探討,以及在實際操作中獲得的眾多擁躉昭示著企業社會責任時代的來臨。
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繁榮穩定的經濟、社會環境,為企業的快速成長創造了優越條件。而一大批成長起來的企業,也以出色的業績表現,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有力的推動。如同每個普通公民能夠行使一定的權利,也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一樣,在社會環境中汲取各種營養成長的企業公民,有利用各種資源創造合法利潤的權利,同時也承擔著對員工、消費者、利益相關群體以及社區和環境的責任和義務。
作為在國際上舉足輕重的IT廠商,聯想自創立之初就以"踐行社會責任"為己任,不遺余力地投身各類公益事業。此次推出"公益創投計劃",其意義不僅在于聯想采用了"授人以漁"的理念和實踐,通過能力扶植的方式幫助公益組織真正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更在于其標桿和示范作用。聯想實施公益創投計劃,為企業在中國做公益開創了一條創新之路,其模式經驗,將啟發更多的企業創新、高效地做公益、行責任。可以想見,待公益創投理念普及開來,我們將看到一個公益組織蓬勃發展,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
- 上一篇:網游營銷:融合創新的互動商業藝術
- 下一篇:職場風范:讓競爭對手成為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