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中國國家競爭力的象征
在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2006至200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顯示,中國總體競爭力排名第54位,比2004年下降了6個位次。國家競爭力顯示了國家整體經濟水平的指標,美國著名的競爭力戰略學者邁克爾·波特先生在對英國、德國、瑞士、日本、韓國、美國等世界10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國家競爭層面的研究成果顯示,國家競爭優勢其中兩大優勢分別是:在國家中產業的競爭能力;企業在一個國家的戰略結構地位。
“中國制造”產業體系目前已成為世界制造格局的重要部分。極品策略營銷策劃機構對美國、英國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的產業結構進行追蹤調查發現,美國、英國等強國從上個世紀60年代末開始退出傳統制造行業,尤其是輕工產業。可以說目前“中國制造”輕工業體系在世界制造格局有一定競爭優勢,是因為中國制造填補了歐美強國的產業退出空白。而中國商務部的觀點也認為“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總體上仍較弱”。
作者認為,中國制造產業體系競爭力弱的關鍵因素有兩點,一是缺總體的創新機制,二是缺乏高附加值的品牌族群。
產業體系是由一個個的企業組成的,在一個國家的產業體系中,當眾多的企業經營理念仍局限在價格驅動的低層次經營中,或因成本線局限了企業的技術創新時,大面積的單一企業缺乏創新機制勢必會拖累整個產業體系創新能力弱。
品牌族群是指一個國家產業體系中品牌的數量,在一個產業中,只有具備一定數量的優質品牌族群,這個產業才具備競爭能力。
而對品牌族群的理解,經濟學和營銷學的理解角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在經濟學的范疇里,品牌必須產生較大溢價;而營銷學對品牌的理解更多是指品牌的知名度,或品牌商品的銷售量。在發展中國家,對品牌產生較大溢價的理解更不足。但是光有知名度而缺乏溢價的“低價知名度”品牌族群,在國家競爭力層面意義也是不大的。一個國家競爭優勢和該國具備產業競爭力以及品牌族群很有關系。
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和品牌族群從該國的產業集群有關,產業集群凸顯了該國產業競爭力和相應的品牌族群狀況。
以中國家電產業集群為例,中國家電的產業集群很多,除廣東、山東、浙江、三大家電版塊外,江蘇曾以熊貓、玉環、春蘭、新科、小天鵝為體系的品牌簇群,安徽以榮事達、美菱、楊子為體系的品牌簇群,四川以長虹為體系的品牌簇群、河南以新飛為體系的品牌簇群,陜西以長嶺、黃河為體系的品牌簇群,但目前河南家電集群僅剩新飛,陜西家電集群不復存在,江蘇家電集群競爭力全面下滑,眾多品牌名存實亡,安徽家電集群也外賣廣東和四川。所以支撐中國家電的產業集群廣東、山東、浙江、四川這四大版塊。
在這四大版塊中,山東家電集群因為海爾品牌的力量,促銷同城另一優秀企業海信是走產品+品牌路線(當然,澳柯瑪除外,走的是低價模式);浙系家電集群主要是民營企業,規模偏中,以廚衛產業集群為主,因為有帥康、老板、奧普等高價值品牌標桿影響,所以浙系產業集群以品牌溢價經營為主。廣東家電的產業集群呈兩極化:規模企業和眾多中小企業,但廣東家電集群總體上崇尚“低價格驅動市場”的經營模式。
另從洗衣機品類集群地來看,中國洗衣機產業集群分布在浙江、山東、廣東、蘇皖四地。
浙江寧波目前是中國產能最大的洗衣機集群地,擁有不下200個洗衣機加工廠,但浙江洗衣機集群沒有品牌,只能生產價值極低的洗衣機。
廣東洗衣機集群原以金羚、威力洗衣機為核心,但隨著這兩個洗衣機品牌淡出江湖,目前廣東洗衣機集群已毫無競爭力。
蘇皖洗衣機集群以小天鵝洗衣機和榮事達洗衣機為龍頭構建產業集群,這兩個品牌一度在中國洗衣機行業摘金奪銀,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升級,目前這個品牌的競爭力已讓位于后起之秀的山東洗衣機群集。
山東洗衣機集群的棟梁企業是海爾洗衣機,盡管海爾洗衣機是2002年才進入這個行業,但海爾企具備的強大產業創新能力和品牌理念,使海爾洗衣機很快異軍突起,成為中國最強大的洗衣機集群。
從洗衣機的發展歷程看,波輪式誕生在日本、攪伴式洗衣機誕生在美國,滾筒式三大洗衣機誕生在歐洲。而海爾在波輪式、攪伴式、滾筒式三大洗衣系列都有不凡的貢獻。近年來,海爾先后推出了“陽光麗人”洗衣機、“雙動力”洗衣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以及融合12項領先技術的“領袖系列”、“時間美學”Luxurii系列洗衣機等高端產品,在中國洗衣機行業內引起革命性的技術創新。
“陽光麗人”洗干一體機系列憑借“變溫烘干”、“衣干即停”等國際領先的智能烘干技術,實現洗衣、干衣的服務。“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是只用水就能完成洗衣的綠色環保洗衣機,“雙動力”洗衣機可以在15分鐘內就一次性洗好全家人一天的換洗衣服。“陽光麗人”洗干一體機“領袖”系列,融合了“陽光洗被”、“衣干即停”、“蒸汽洗”、“空氣洗”等國際領先技術。其中海爾“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和“雙動力”洗衣機的技術標準己列入中國洗衣機國家技術標準。而Luxurii系列洗衣機首創“洗凈即停”技術,可根據筒內衣物數量自動判斷用水量,并在浸泡和洗滌過程中通過獨特的光電檢測技術,即時檢測桶內洗滌用水的臟污程度,根據污物含量的多少判斷出需要的洗滌時間,讓消費者感受到高度仿真的“人工智能”式洗滌過程。
眾多的創新技術使海爾洗衣機贏得巨大競爭力,成為中國洗衣機行業第一品牌。在2007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調查中,海爾以46.4%最受用戶關注比率,將關注比例12.2%國際著名品牌西門子遠遠甩在后面。
在全球洗衣機市場,海爾洗衣機和惠而浦、伊萊克斯名列全球三甲,但從單一品牌產品銷量看,海爾洗衣機在全球洗衣機市場銷量第一。制定全球電器產品國際標準化機構--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委員中,海爾是唯一的亞洲代表。海爾洗衣機在美國市場銷售的產品價格在836美元至2255美元之間,改變中國產品的低價面孔。
一個國家產業集群的競爭力價值往往由兩個方面體現:一是集群區域的規模,如企業數量、產能、國內市場占有率、出口;二是集群區域企業品牌的溢價價值,即這個集群區域產業或品類。
產品是因品牌的力量表現在產品交易的價格上,如果這個集群龍頭企業注重品牌價值,則可能引導整個群集的企業結構呈現品牌化,如果集群龍頭企業是注重價格營銷的,則整個族群的產業結構更趨向于價格驅動,這種現象在中外的產業族群地都非常有代表性。
意大利的薩校羅地區是意大利瓷磚業的主產區,有200家品牌企業,薩校羅地區的瓷墻行業因為“lris”、“Cisa-Cerdisa”、“FloorGres”、“Altasconcorde”等品牌注重產品品質和美感,走品質和品牌溢價路線,強調品牌形象和設計,使意大利成為全球最高級精致的瓷磚。
如果從家電產業集群層面去看產業的競爭優勢和盈利能力,海爾洗衣機巨大的產品創新從總上業提升了中國洗衣機產業的競爭優勢,因為海爾洗衣機的技術創新使中國洗衣機產品結構有了全新轉變,產品盈利能力增強,2005年,中國洗衣機產品銷銷價格在1000元左右,而海爾“雙動力”洗衣機面市后,將洗衣機行業產品銷銷價格提升至2000元左右,使洗衣機行業有了可持續發展的資源。
再從產業創新和品牌力從國家層面去提升“中國制造”競爭力來看,海爾是中國家電企業中唯一全部用自有品牌“海爾”出口國際市場的。海爾品牌表現的“標桿”力量和積極意義,對“中國制造”產業體系的技術創新和品牌塑造而達到總體競爭力的提升無疑有重大貢獻。
海爾象征了“中國制造”的競爭力。
- 上一篇:百事可樂:由藍涉紅為哪般
- 下一篇:職場風范:讓競爭對手成為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