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舉辦設計大賽,諸多優秀作品涌現

但凡提及體育品牌,美國的耐克,德國的阿迪達斯常是人們最先想到的。至于這些運動類產品當中有多少是“中國制造”的,似乎不太會被人們所關注。實際上,很多的國際品牌加工的就在中國,這是人們都已明了的事實。
拿美國為例,其鞋類產品市場95%以上都要依靠進口,從中國進口的鞋占鞋類產品進口總數的60%左右,非橡膠類鞋甚至達到80%。這些從中國出口的產品多以貼牌(OEM)方式進行,大都使用國外商標和品牌。這其中,生產部分在中國,而設計則基本都在國外。
同樣是鞋產品制造,可以說原料,制作,工藝,甚至是技術含量都幾乎一致,但就是因為設計的不同,國際大牌就可以打的國內品牌毫無招架之力。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國內鞋企選擇貼牌這種生存方式。甚至相當一部分的制鞋企業都不太重視科研和設計,大多都是來樣加工或相互模仿,很少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搞系列的市場調查與分析,無法掌握消費者的真實喜好。
然而,代工終究不是長遠之計,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乃至競爭實力,必須學會自主,而設計恰恰就是自主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好在國內已經有很多著名企業意識到了這一點,無論是設計人才的引進,還是設計思想,這幾年都在快速發展著。
當中國的設計師積極走向國外學習最新設計理念的同時,不少國外的設計名家也來到了中國。在之前國內某品牌簽約NBA球員的時候,筆者就得知消息,比爾 彼德森也同時與該品牌簽訂合約,為NBA著名的控衛弗朗西斯量身定做該品牌籃球鞋。
這個消息真的很讓人高興,要知道比爾 彼德森正是AIR SOLE的發明者和設計者,他能夠答應為中國品牌做設計,相信一定會做出和在耐克一樣偉大的成績。
雖然我們暫時還看不到比爾 彼德森是否為安踏設計出象AIR SOLE、AF-1、AIR JORDAN-1這樣經典的鞋子,但是我們卻在安踏近期的設計大賽中看到很多來自民間的設計。也許這些設計稍現稚嫩,但是從中卻能看到未來的希望,我們也期待著更多中國的比爾 彼德森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