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掀起統計風暴 某皮革企業違法遭查處
11月29日,四川省統計局執法總隊通報了今年全省查處的部分統計違法典型案件,涉及瞞報、拒報、偽造、虛報統計資料的二十一家單位被曝光。據介紹,一方面夸大業績和市場占有率,一方面又想少繳稅款成為目前企業統計注水的主要原因。
上報數據沒來源企業遭警告罰款
此次被通報的二十一家企業主要涉及企業綜合能耗、企業財務狀況等統計數據的少報、瞞報以及拒報統計數據等違法行為。其中包括崇州市富邦皮革有限公司瞞報統計資料;巴中新天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偽造、虛報統計資料;古藺縣石屏鄉華陽煤礦拒報統計資料等。
談到一起典型案例時,省統計局執法總隊有關負責人說,在6月24日成都市統計局對四川中普建設有限公司進行統計執法檢查發現,該單位統計基礎工作差,無法提供統計數據的來源和依據,“該企業的行為已經構成了不按規定建立原始記錄和統計臺帳的違法事實,因此成都市統計局對該公司給予警告并罰款的行政處罰。”
造假禍根夸大效益少繳稅
該負責人表示,統計數據雖然不能保證100%的準確,但也不會影響基本真實性,更不可能與經濟發展趨勢相違背。“在目前查處的違規統計案件中,企業弄虛造假的最主要原因是把統計數據與企業經濟利益聯系在了一起。如果企業想夸大他們的業績和效益打造知名度,就會多報自己的銷售額。而到了交稅時,他們又會為了逃稅而少報收入。”
“實際上這是很可笑的做法。”該負責人說,統計部門只要把多方的數據一對比,就會發現企業提交的統計數據究竟有沒有水份,“只要將企業上報給稅務部門的數據和公司財務的數據與上報給統計部門的數據相比較,如果發現其中不一致,那其中肯定就有造假行為。”
擠干水分統計部門還將回訪
“另一個統計阻力是,目前不少企業還擔心泄密,不愿意及時準確地上報資料。瞞報、虛報、拒報情況時有發生。”據介紹,在統計部門收集數據的過程中,時常得不到相關單位和企業的大力支持。
對此該負責人表示,統計法明確規定統計調查對象有義務無條件上報有關數據給統計部門,而統計部門也必須對得到的數據進行保密,不能將單個企業的資料泄露出去。據悉,今后省統計局執法總隊還將加大執法查處的力度。對于已經查出來的問題企業和單位還將進行回訪,并要求問題企業必須限時整改。
- 上一篇:亞展合成革邀請專家共同制定企業標準
- 下一篇: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皮革行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