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難以教授“軟性技能”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企業最需要的管理技能,也許正好是商學院最不能提供的……
盡管近年MBA學位的光環有些褪色,但商學院仍然是想進入大企業工作的學生的首選。然而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商學院所教的東西,和企業真正需要的技能似乎存在很大差距。說難聽一點,企業越是對某項能力需求若渴,商學院就教得越爛。這項研究調查了八千六百多名企業管理者、三百七十三所商學院,以及一百一十八名商學院院長或項目主管,結果發現MBA課程在人力資本及決策管理等領域表現最差——也就是所謂的“軟性技能”。
芝加哥德保爾大學(DePaul University)商學院教授羅勃特·魯賓(Robert Rubin)和埃里克·迪爾多夫(Erich Dierdorff)從五十二種行業上千名管理者的調查數據中,總結出管理者們認為最重要的技能。兩人把這些技能歸納為六個領域——人力資本、運籌與科技、決策過程、經營與控制、戰略與創新,以及任務環境。他們還發現,如果要把這六項技能依照重要性排序的話,企業管理者們認為決策過程和人力資本是最重要的。
另一方面,兩位研究者又分析了三百七十三所商學院的核心課程架構,并和企業管理者所需的技能加以比較,結果發現其間存在很大的落差。例如,決策被企業管理者認為是最重要的能力,但在三百多所商學院中,決策相關課程的比重卻在六大領域中排名倒數第二。在另一個極端上,在商學院課程中占據最大比重的是“經營與控制”相關課程,但在企業管理者所重視的能力中,“經營與控制”僅僅排名倒數第二。
研究者發現,商學院的課程設計通常會考慮學生的選課興趣,而絕大多數學生都不喜歡“軟性”的課程,他們更喜愛財務、運籌學或戰略等硬性的課程,這和企業管理者的需求剛好相反。而學生的選課又會影響學院的課程設計,結果那些乏人問津的軟性課程自然愈來愈少。
許多商學院已經開始關注企業雇主的需求,并修正本身的課程設計。去年,哥倫比亞大學導入了“社會智能”課程(Program on Social Intelligence),這項課程透過小組模擬的方式,來培育學生的團隊領導技能。在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剛剛修正了MBA第一年的課程規劃,解決了硬性和軟性課程不兼容的問題——采用的方式是集體教學,讓諸如組織行為、財務等不同領域的教授在同個課堂上授課。
當然,商學院課程需要滿足如此多人的期望,這使得課程設計成為一項持續的挑戰。“每個利益相關者都有自己關注和不關注的東西。”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喬爾·波多爾尼(Joel Podolny)表示。例如,IBM校園招聘經理維拉·裘塔(Vera Chota)認為商學院應該傳授更多的科技知識,但即使是像IBM這種科技導向的公司,也認為更多的團隊導向訓練是必須的。
- 上一篇:管理者最重要的四件事
- 下一篇:企業怎么做培訓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