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前哨戰:李寧的新媒體運作
營銷傳播正在發生著變化,無論是傳播內容的創意建構,還是傳播渠道的選擇。奧美互動全球CEO布賴恩-費瑟斯通豪說:“現在消費者的互動性越來越強,而且他們接受的信息越來越零散,與不同的媒介和渠道都有不同的溝通,這是做營銷時需要考慮的。”
與央視體育頻道簽署了“從2007年到2008年底,央視體育頻道播出的所有欄目及賽事節目主持人和出境記者均將穿著李寧品牌及AIGLE品牌的服裝、鞋及配件產品”合同的李寧公司,又巧妙地選擇了一個以專業而著稱的新媒體平臺、以一種充滿懸念的睿智方式去擁抱消費者、擁抱市場、擁抱奧運經濟——握手國內最大的網絡電視門戶悠視網(),為業界導演了一出堪稱經典的新媒體品牌營銷大戲。
網絡電視一種高效的信息傳播平臺
“品牌一定要和年輕消費群更接近,而且感覺到這個品牌就在他們身邊”,李寧品牌市場副總經理吳偉國在談到李寧與央視體育頻道合作時做出這樣的評價,在以曲徑通幽的策略把傳統電視平臺出鏡率賺了個盆盈缽滿之后,李寧又把目光瞄向了目標消費群體更為集中、互動性更強、信息接受度更佳的新媒體。2007年6月,李寧公司在與悠視網合作的同時,也與其它網絡電視及網絡視頻新媒體合作投放了為期一個月的網絡電視廣告。在此次合作結束后,從李寧公司得到的數據表明,在主流網絡電視新媒體的廣告投放達到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新舊媒體在技術和傳播方式方面存有諸多不同,在功能上也存在許多差異,這是媒體選擇與組合的關鍵。與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相比,網絡電視體現了對高傳播效能、互動性和選擇性的追求,用戶對內容選擇更自由,互動性也更強,廣告主也可以準確地知道誰在看、看的是什么內容。對此,創建了我國最大網絡電視門戶的李竹深有感觸:“雖然互聯網視頻廣告跟電視廣告很相像,但它有著可以準確測量、更加互動等特點。在全球范圍內,互聯網視頻廣告模式正成為一種單獨的廣告模式,為廣告主所接受。”
年輕時尚網絡電視語境中的李寧形象傳播
2007年6月,經太和世紀廣告公司推薦,李寧公司在悠視網發布了為期一個月的視頻廣告,宣傳它的“鋒銳”品牌。首先推出10天的懸念廣告,隨后投放形象廣告。懸念廣告投放后不久,一篇篇充滿了“跅”字的解懸帖子便開始在互聯網流傳開來,并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遍了年輕一族經常光顧的主流社區和能展現其群體斑斕生活的網絡大雜燴中,至今仍是年輕網民熱議的對象。
正像美國探索頻道創始人約翰•亨德瑞所說的那樣,下一次媒體的巨大變化就是釋放人們的特殊興趣。“鋒銳”懸念廣告通過“設懸”讓目標群體對矛盾、對情節、對人物、對事件牽腸掛肚,以達到吸引受眾的目的,然后通過“解懸”,讓受眾恍然大悟或頓開茅塞,產生強烈的藝術感受,從而在不知不覺中讓目標群體記住了李寧品牌。但是,一個好的懸念廣告創意只是品牌傳播成功的一半,另一半還與具體的廣告發布媒體、廣告的具體實施方法密切相關。
從廣告發布載體角度看,無論是目標群體集中的量還是度,悠視網都滿足李寧公司發布網絡電視廣告的必備條件。在李寧廣告投放之前,本著處處為客戶著想和最大限度優化傳播效果的原則,悠視網在詳細審視了李寧品牌目標消費者接受信息的介質和方式、選擇信息的偏好度及習慣的基礎上,打造了一套能真正實現整合溝通的實施方案并其貫徹到廣告發布的具體細節中去:為保證廣告的到達率,悠視網對其兩段懸念廣告進行了重新剪輯,并為其開辟名為“看這幫人在踢玻璃”的單獨頻道播放,此外還在體育頻道投放了15秒的Lo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