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藝:有望成最早上市的制鞋溫企
東藝,在溫州似乎是一夜成名的。
和東藝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榮談到大家以前對東藝的看法時,他深有感觸地說起兩件往事:
1998年,東藝的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當時,不少親戚朋友笑問他:“國榮,聽說你的生意做得不小,為什么市場上一雙東藝皮鞋也看不到?”
2002年,當“東藝”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時,東藝鞋業的員工外出,聽到最多的是這樣一句話:“哪里冒出來的東藝?”
近十年來,一直在中國鞋業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東藝”之所以鮮為人知,是因為它走的是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把施展拳腳的“舞臺”搭在國外市場。
率先開拓外貿市場
1992年春,一批東藝“大號”皮鞋正待處理。此時,遙遠的東北綏芬河邊貿市場傳來消息,俄羅斯客商急需此類皮鞋。精明的陳國榮抓住了這個商機,從而拉開了東藝進軍國際市場的序幕。
此前的東藝,與大多數溫州鞋企一樣,有著相似的經歷:1986年,陳國榮租用一間閑置農舍辦起皮鞋廠,靠夫妻倆的勤勞和智慧,生意日漸紅火。1987年,杭州武林門廣場“火燒溫州鞋”,東藝也曾因此一度陷入困境。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陳國榮硬是挺過了難關,并于1991年引進外資,成立股份公司。
1992年,一直致力于做大國內女鞋市場的陳國榮,果斷做出重大決策,改生產女鞋為生產男鞋,轉內銷為外貿,準備全面“進攻”俄羅斯。
這是一步冒險的棋。這又是一步精明的棋。
結果正如陳國榮所料,質量上乘的東藝皮鞋迅速在俄羅斯“站穩腳跟”,并供不應求。
點評:
國際市場營銷學理論指出,企業的營銷活動一般在國內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再尋找外部突破。東藝沒有囿于一般規律的束縛,而是抓住機遇,“直奔”俄羅斯,率先開拓國際市場,開辟全新的天地。
擴張全球市場
1998年夏秋之交,俄羅斯政局發生動蕩,對俄外貿陷入低谷。
在這個關鍵時刻,陳國榮決定雙管齊下,主動迎戰。俄羅斯的市場不能放,同時利用在國外多設攤、多參展,尋找新的合作伙伴,變單國出口為多國出口。
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鞋展是全球最負盛名的鞋革展會。陳國榮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當年秋天就組團參展。陳國榮回憶說,初次參展雖然直接的經濟效益不大,但帶給東藝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目前,東藝在俄羅斯以外其他國家的貿易額,占據公司銷售額的25%,遍及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點評:
從走進俄羅斯到跳出俄羅斯,東藝營銷策略因時因勢而變。面對不利處境,不是一味死守陣地,而是積極進行市場的適應性調整,成功實現了由俄羅斯走向世界的戰略轉變。
與國際大牌合作
2001年5月,東藝鞋業向國家外經貿部遞交申請報告,要求在國外建立東藝跨國公司。隨后,占地168畝,總投資達1.2億元的“中國鞋都”東藝產業園區動工建設。
2002年,中國正式加入WTO。此時,國內整個鞋業界驚呼“狼來了”。眼光獨到的陳國榮分析了鞋業的國內國際形勢,得出全然不同的觀點:中國入世,不是狼來了,而是中國鞋會像老虎一樣走出去,將威震四方。
2003年10月,在溫州舉辦的“提升鞋業國際競爭力高層論壇”上,陳國榮言簡意賅地指出,溫州鞋業的比較優勢是勞動力優勢、產業鏈優勢、規模化優勢、專業化優勢,集中表現為價格優勢。中國鞋只要把提升自身的產品設計和開發能力作為后盾,調整營銷策略,規避國際市場風險,提升國際市場的進入方式,組成團隊出擊,就一定能夠打響品牌,占領國際市場。他還強調,中國鞋企與國際知名鞋企可建立“競合關系”,實現雙贏。
不久,陳國榮用事實證明了自己觀點的正確性。
美國最大的鞋類零售商佩雷斯把訂單下到東藝。2003年,東藝與佩雷斯的合作步伐加快,并通過其137項SA8000標準的認證考核,成為其“目標工廠”。東藝借助佩雷斯的銷售網絡,昂首闊步挺進美國主流市場,當年就有100萬雙東藝鞋賣到了美國。
成功開拓出美國市場后,東藝把觸角伸向了歐盟市場。除了一大批歐盟的國際知名企業源源不斷地把訂單下到東藝外,歐盟最大的鞋類零售商戴希曼公司,甚至把原來下到意大利的高檔鞋訂單轉到東藝,打破了“中國鞋企動不了意大利高檔鞋市場”的神話。
點評:
中國入世,大多數人看到的是中外鞋企間你死我活的競爭,陳國榮跳出這一思維定勢,看到了兩者間的“競合”關系,并與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實現了雙贏,成功開拓了歐美新市場,成為中國鞋企國際化的亮點。
有望成最早上市的制鞋溫企
2004年10月,建筑面積達6.4萬平方米,集辦公、貿易、生活于一體的多功能、全方位、高標準的現代化東藝工業園投入使用。喬遷到新工業園一個月后,東藝就迎來了時任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徐永等領導的專程參觀。徐永感慨地說:“東藝接軌國際,新的工業園頗具規模,代表了國際水平的鞋業工業園,看了令人振奮。”
在陳國榮看來,東藝國際化,不只是簡簡單單地引進幾臺先進的生產設備,或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東藝的國際化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包括產品的開發設計,人才的使用,企業的管理理念,甚至員工的觀念等,都要與國際接軌。
2004年,東藝再吃“螃蟹”,高薪聘請美國精益制造管理公司總裁李洛宜博士引入精益生產方式,對傳統的生產方式進行重大變革,將制鞋的裁斷、針車、成型三個單獨的生產工段相互銜接,變成“一條龍”的生產方式,極大縮短了生產周期。
2004年11月,由東藝等12家外貿型鞋企發起的“溫州市鞋類出口委員會”正式成立,大家一致推選陳國榮為會長。該委員會的成立被業界和市政府領導稱為創舉。
2004年年底,國家外交部與全國工商聯聯合會舉辦“外交與經濟專題研討會”,陳國榮以嘉賓身份作了題為《西班牙埃爾切火燒溫州鞋給我們的警示》的演講。會后,時任外交部長李肇星親切接見了陳國榮,并肯定了東藝在實施國際化戰略、成功跨出國門以及積極應對國際市場風險,對國內民營企業走出國門起到的示范作用。
進入2005年5月,歐盟對中國鞋的反傾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陳國榮以溫州市鞋類出口委員會會長及鞋企老總的身份,出訪西班牙等歐盟國家,并與歐盟鞋業協會主席對話,商議解決鞋摩擦,尋求中歐雙贏之路。
2006年,溫州市首個“公共保稅倉庫”在東藝成立,就在這一年,東藝鞋業產值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今年農歷大年初八,市委書記王建滿率市四套領導班子,專程前來贈匾道喜,寄語東藝“做強做大,勇攀高峰”。
目前,東藝鞋業正在籌備上市,以建立卓越現代企業為目標,優化股權結構,優化法人治理結構和企業管理體制,建立起既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又具備民營企業機制優勢的東藝發展模式。行業專家分析認為,東藝有望成為溫州最早上市的制鞋企業。
記者點評:
敢于“吃螃蟹”,在國際化進程中有著豐富的內涵,是東藝鞋業外貿一枝獨秀的重要原因。陳國榮和他充滿活力的東藝鞋業,在民族復興的潮流中,正在積極扮演著時代急先鋒的角色。
陳國榮個人榮譽
浙江省勞動模范,浙江省第二屆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第三屆浙江省創業企業家,浙江省皮革行業“經營大師”,溫州市第九、十屆人大代表,溫州市突擊貢獻明星廠長經理,“中國鞋都”功勛企業家,全國工商聯常務理事,溫州市工商聯副會長,溫州市鞋類出口委員會會長,溫州鹿城鞋業協會會長,東藝鞋業有限公司高級制鞋工藝師。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