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從游擊隊到正規軍
匹克在品牌樹立之路上一直注重對“獨特事件”的關注。2008年奧運會,眾體育品牌紛紛選擇歐洲勁旅的代表團和中國最主要的金牌明星隊贊助,匹克選擇了贊助獨特的伊拉克隊等這樣的“黑馬”。匹克向世界展示中國的人文奧運理念的同時,要通過獨特事件闡釋人文理念,進而樹立品牌威信
許志華終于結束了幾乎處于“崩潰”的狀態。11月,匹克集團和NBA結成了長期合作伙伴。“我們終于成為了正規軍!”談起一年多的“艱苦”談判過程,匹克集團第二代接班人、年僅30歲的許志華頗為感慨。
贊助伊拉克等“黑馬”
“國際化的品牌戰略是匹克要走的一條路。”許志華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
雖然2008年奧運會本身的體育品牌的競爭在一線贊助商之間展開得最為激烈,但匹克等本土企業還是找到了自己的銜接點。眾體育品牌紛紛選擇歐洲勁旅的代表團和中國最主要的金牌明星隊贊助,匹克選擇了贊助獨特的伊拉克隊等這樣的“黑馬”。
在今年亞洲杯上,伊拉克足球隊讓亞洲甚至世界都為之一驚。“如果2008年奧運會,伊拉克足球隊能夠取得好成績,我一定會去那里。”匹克集團董事長許景南表示。
事實上,無論伊拉克代表團取得怎樣的成績,他們在2008年奧運會上的每一次出現都會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而這也是匹克所看中的品牌推廣的機會。
“不可否認地說,我也是有私心的,”許志華笑著說,“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如何樹立品牌威信,對企業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贊助伊拉克奧運代表隊,我們考慮的除了充實奧運大家庭,向世界展示中國的人文奧運理念,最后一點就是,要通過獨特事件闡釋人文理念,進而樹立品牌威信。”
實際上,匹克在品牌樹立之路上一直注重對“獨特事件”的關注:從2004年開始,匹克為烏茲別克斯坦、希臘等國家籃球隊的運動員提供運動裝備;2005年又贊助了歐洲籃球全明星賽和 “斯坦科維奇洲際籃球冠軍杯”;同時與澳大利亞國家隊建立了合作關系。 2005年12月,匹克耗資400萬美元與姚明所效力的休斯敦火箭隊簽約兩年,成為第一個闖入NBA賽場的中國運動品牌。休斯敦主場此后出現匹克的中英文廣告牌。
圍繞NBA展開行動
“但這種游擊隊的打法是不行的。”許志華告訴記者。讓他產生這樣想法的也是與NBA火箭隊合作中發生的事。
“我們遇到很多問題,作為我們這個級別的贊助商,因為知識產權的問題,很多的權利我們是不能用的,我們差點被中斷合作,當時陪了上百萬美元,事件才得以平息。”許志華告訴記者,“我們必須要成為正規軍。”
成為正規軍的第一步就是和NBA正式合作,與NBA結成合作伙伴。此戰略的兩個前提是此時的匹克不僅國內外分設匹克經銷代理商50多家,在國內各大中城市擁有3000多個專賣店,業已建立起成熟的產銷結合的品牌運營體系,出口業務遍及歐、美、亞、非、澳五大洲。二是有“火箭鐵三角”之一的巴蒂爾在2007年成為匹克形象代言人后,匹克集團的裝備銷售也提升了不少。
而與NBA的合作談判長達一年,“NBA換一個合作伙伴的程序很復雜,我見了他們七八個副總裁,讓他們每一個都了解我們的追求和夢想。我們得到了這份信任。”許志華告訴記者。
最終,匹克成為2008 NBA籃球大篷車的官方合作伙伴。作為NBA頂尖的巡回互動球迷活動,該活動去年造訪了24個城市,穿越了25000英里,讓380萬名球迷親自感受到NBA的激情和狂熱。
作為匹克代言人的NBA火箭隊前鋒沙恩·巴蒂爾亦會出現在其電視和平面廣告中,巴蒂爾將會在比賽中穿上匹克運動鞋。在NBA賽事期間,匹克也將在中央電視臺和22家地方電視臺宣傳匹克產品,亦會在NBA中國官方網站中進行宣傳。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匹克此次與NBA的合作也在為資本市場的擴大做著準備,盡管許志華就匹克集團將在香港上市的信息并無透露,但許志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有上市的想法。”
- 上一篇:康奈獨闖“中國制造”歐美路
- 下一篇: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