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服裝鞋帽業“先貼后創”謀復興
“以前,我們穿的都是陽江生產的衣服,現在我穿的還是陽江生產的衣服,只不過這些衣服的品牌卻是外地的。”昨日,陽江市江城區南恩街道工作人員指著自己身上的衣服,頗為感慨地說。
曾經,以“中國服裝十大品牌”之一的“喬士”服裝等為代表,陽江服裝業盛極一時,然而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陽江的服裝品牌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筆者昨日從陽江市有關部門了解到,隨著一批服裝生產企業通過為其他企業貼牌生產和自主發展,陽江的服裝生產企業正日益壯大。本月9日,陽江市服裝鞋帽行業商會正式成立。規劃工業園區,籌備服裝鞋帽行業博覽會,從打造粵西服裝鞋帽重鎮起步,陽江服裝鞋帽業正醞釀著重振昔日雄風。
家庭作坊式生產式微
上世紀50年代,陽江華新制衣廠生產的羽絨服走出國門,獲得“歐洲博覽會金牌獎”;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陽江服裝更是涌現出被譽為“中國一代褲王”的“歌達曼”西褲、“中國服裝十大品牌”“喬士”襯衫,陽江的服裝業創造了一個時代的輝煌。但其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陽江的服裝業卻逐漸陷入沉寂。
“當時,我們的很多服裝鞋帽生產企業還是家庭作坊式生產,普遍規模不大,管理跟不上,大的企業逐漸解體,在國外品牌紛紛涌入、國內其他地區的企業紛紛做大做強的情況下,陽江的服裝鞋帽企業的人才逐漸外流,我們的企業走下坡路也就成了必然”,江城區副區長余洪波不無遺憾地說。陽江市宏興鞋業服裝公司總經理梁三興說,上世紀60年代直到80年代陽江的制鞋業還很發達,是我省重要的出口產地,“溫州人擦皮鞋到了陽江,就把這里的技術人才挖走了,隨著人才流向珠三角、浙江等地,陽江的制鞋業也很快就衰落了。”
振興從模仿貼牌起步
然而,本地新成長起來的企業家們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上世紀90年代,現任陽江市服裝鞋帽行業商會會長劉信江就開始走向中山、佛山、東莞乃至港澳一帶,將這些地區的衣服拿到陽江,從模仿起步創業,如今他所創辦的企業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
由于貼牌生產的市場風險相對較低,企業不用自己去開拓市場,只需抓好生產環節即可,因此相當多的企業從貼牌起步圖謀崛起。金彭制衣發展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僅僅是江城區的服裝企業就能獲得國內外數百個服裝品牌的貼牌權,顯示了江城服裝行業深厚的基礎。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陽江全市服裝鞋帽企業達到1100多家,主要集中在江城區,從業人員超過30萬,每天生產的西褲、休閑褲均達4萬條,不少世界知名服裝企業都委托陽江企業進行加工生產。
崛起粵西服裝鞋帽重鎮
“去年,江城區服裝行業的總產值已超過13億元,較2005年的6.13億元翻了一番,今年服裝鞋帽產業的產值有望突破20億元。”余洪波說。目前,在多數企業靠貼牌生產積累發展基礎的同時,一些有遠見的企業已經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羽威”、“卓士”、“喜路”、“維其奧”、“鯊王”、“雙桃”、“靚果”、“富貴車”等服裝,正逐漸擴展自己的國內市場。
江城區南恩街道黨工委書記胡志方表示,陽江的服裝鞋帽生產有產業基礎,現在一些在外地的人才也逐漸回流,因此陽江的服裝鞋帽業完全有理由再現和超過昔日的輝煌。據悉,在成立服裝鞋帽行業商會的基礎上,陽江正在規劃建立一個集生產、流通、研發于一體的工業園區,而服裝鞋帽行業的博覽會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之中,隨著珠三角產業轉移升級的加快,粵西地區的服裝鞋帽重鎮正在陽江崛起。
- 上一篇:高價羊皮鞋 穿3天就破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