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老人訂制繡花鞋白領纏著買


競報記者倪樂 實習記者張成光報道 你知道龍靴上繡的是什么圖案嗎?你知道皇后和宮女的繡花鞋都有什么講究嗎?
69歲的王冠琴老人不僅根據史書研制了歷朝繡花鞋300多雙,還招來了不少搶著購買的女白領,“名片我都不敢多發了,這幾天就有上百個電話打到家里要訂鞋。”
6年研制300多雙繡花鞋
昨天,在總政魏公村干休所記者見到了“繡花鞋大王”王阿姨。“這就是我這6年多的心血”,她指著屋子內四大柜子的繡花鞋說。她說這柜子里分別放著十二生肖童鞋和三寸金蓮,少數民族繡鞋,近代的繡鞋和古代精品繡鞋,一共300多雙。
“繡鞋技藝從太姥姥那輩傳到我已四代了”,退休后王阿姨徹底地癡迷于繡鞋。她根據史書的記載,加上自己的想象創作成鞋樣。
一雙鞋一個故事
“靴筒上橘紅色的是火龍,靴幫上藍綠色的是水龍,象征風調雨順”,王阿姨指著她的得意作品龍靴說。這雙龍靴費了兩個多月時間。
皇后所穿的突立彩鳳履、唐代男女穿的云朵履、還有高墻履,都在她的收藏里。
“主要是想研究保存中國的繡鞋技藝”,王阿姨說。前陣子她的繡鞋技藝剛剛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她還打算把她這些繡花鞋里的講究寫成一本書。
賣鞋就像嫁閨女
“我賣鞋之前得先相相人”,王阿姨說。她做的鞋多數是不賣的。因為有很多人喜歡,她也會做一些鞋賣,“只有我認為是真心喜歡我這鞋的才會賣。”
“每次賣鞋就像是嫁閨女。”她說,所以“就是賣鞋也得在之前為她們挑好‘夫君’”。
上百個電話纏著買鞋
“王阿姨做的繡花鞋穿著舒服看著也漂亮。”在廣告公司工作的湯小姐說。她打算纏著王阿姨給她做一雙繡花鞋了。
“在參加文博會時,許多年輕的女性都要買我的鞋。可以賣的十多雙婚嫁鞋也很快就沒了,又派人打的回家取了一趟。一雙婚嫁鞋得花近10天的工夫,一雙賣520元。”
“名片我都不敢多發了,這幾天就有上百個電話打到家里要訂鞋。”王阿姨說要訂鞋的多數是年輕女性。她就答應了3個人。
競報實習記者 蘇冰/攝
- 上一篇:7小時抓獲盜鞋大盜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