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阿林最后的奢華
前天接到鄉下來的電話,說阿林去世了。阿林是我認識的一位鞋匠,阿林大概60歲還不到,怎么就去世了呢?
阿林老家在蘇州鄉下,拿阿林自己的話說,他這個人的一生挺倒霉的,總是沒走過什么好運氣。雖然,阿林他很聰明能干,又有文化,也肯吃苦,像他這樣子的人在江南鄉下怎么著也不會太貧困,至少也得有個小康生活的。
江南小鎮興辦鄉鎮企業的時候,阿林就是他們那個鎮一個皮鞋廠的廠長,把廠子搞得很紅火,也為鎮上創造了不少財富。上世紀80年代到廠子開始承包的時候,皮鞋生意就不怎么好了,阿林承包的廠子先是還賺了一些線,后來,鄉鎮企業要改制,鎮上要阿林花錢把廠子買下來,這時候的皮鞋廠已經完全沒什么生意了,設備很陳舊落后,阿林是思想很積極的人,眼看著廠子沒什么利益可圖,他還是花了30萬元把廠子買下來了。其實,這個廠子那時已是一個無利可圖的空殼,再說阿林當時還拿不出30萬塊錢,自己有17萬元多點,又借了十幾萬元。可沒出三年,廠子就倒了,阿林的30萬元不但沒有賺回來,還倒欠了一筆不小的債。
皮鞋廠倒閉以后,阿林就在鎮上開了個皮鞋店,一邊給人家修補皮鞋,一邊還把廠子里最后庫存的皮鞋放店里賣。這樣還是不行,不能盡快把欠人家的債還了,阿林心里很不好受,于是就想到上海來找事情做。阿林的專長是個鞋匠,要想做其他行當也難,一段時間沒找著工作,阿林自己也心嘆了,于是就找了一個很小很小的門面繼續做他熟悉的修鞋、擦鞋生意。我就是這個時候認識阿林的。
那門面其實不是門面,是我們弄堂口一個拐角,不知道是誰在那拐角處與垃圾箱之間搭了個可以遮風擋雨的棚,阿林自己再做了個可以關鎖的門就算是門面了,有人每個月收阿林100塊錢,阿林就這樣也算在上海有了個安生之地。這一做就是十多年,直到2000年左右,阿林終于把欠人家的債還清了,阿林才又另外找了一個真正的新門面,租了一臺修鞋機器,大紅色門面上,“機器修鞋”幾個字把不少新老顧客給召喚過來,阿林人好,手藝也好,生意就越做越紅火。我一般不去修鞋,偶爾去擦擦鞋油,也喜歡和阿林聊天,聊他們鄉下的事兒。我有一雙上好的羊皮的皮鞋,不是很舍得穿的,可一個下雨天把我那雙皮鞋整得很慘,回到家我把那雙鞋子晾在陽臺上很長時間沒去管它,后來再看看已經變形了,就更不想穿了。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我媽把那雙鞋子拿給阿林去打理了一下,我看得傻了眼,就像新買回來的一樣。這以后,我就經常把鞋子拿給阿林去打理了。
2005年的冬天,那天晚上阿林突然到我家里來找我。阿林一般是不到我們家里來串門的,一是他門店離不開人,二是阿林這人很自覺,總覺得自己是鄉下人,不肯到人家家里來打攪別人。這天突然來找我,我就覺得他肯定有什么事情了。果然,阿林很焦急地說:“我闖禍了,我闖禍了,你能幫我想想辦法嗎?”我說:“你別急,到底什么事兒,你說清楚。”阿林急得快說不出話了似的,原來他不小心把人家一雙高級進口皮鞋弄壞了,客戶說這雙鞋子要值1萬多塊呢,阿林哪里賠得起呢?我看了看那雙被弄壞的鞋子,是鞋面被劃破了一條長長的口子,怎么補,客戶都不肯接收的,盯著要賠錢呢,所以阿林很急。這樣的情況我們也真是愛莫能助,本以為阿林反正賠不出這么多錢,客戶或許會讓步,沒想到阿林倒是很爽氣的人,一周內,阿林把店賣了,賠了人家鞋子就回老家去了。
后來聽說阿林回到老家還是在老家的鎮上開了一個皮鞋店,但生意很清淡,阿林基本就準備在自己的店里養老呢,可怎么說去世就去世了呢?鄉下來的電話里說:“阿林一直穿著那雙被他不小心弄壞的意大利皮鞋,在店里逢人就講這雙鞋子的來歷,臨死之前還關照家里人要給他穿上那雙他已經補好的意大利皮鞋。”我想這可憐的阿林,那雙意大利皮鞋也許是他一生最奢華的物品了,也是他最后的財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