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買到劣質鞋 華聯趕走“經銷商”
1991年8月27日,在熙熙攘攘的煙臺“華聯”紡織鞋帽商場大廳中央,幾家經營鞋、布的銷售人員突然匆忙收拾完商品,收攤走了。正在購物的顧客大為吃驚:怎么不賣了?
欲知他們為什么收攤,還要從頭說起。
那年是“質量、品種、效益年”,為了確保經營商品的質量,華聯商廈對出租柜臺進行了整頓,一些個體經營者撤出了商場。為繁榮商場,紡織鞋帽商場還保留了幾家廠商聯營形式的經營者,但在合同書上明確規定:經營者必須出售本廠生產的產品,嚴禁出售偽劣假冒商品。哪知,后來問題就出現在這些經銷商身上。進入5月份,華聯先后接到一些消費者投訴,反映出售的鞋質量不好。6月份,物價計量科處理了16起劣質鞋投訴。被投訴的經營者把劣質鞋拿下柜臺,賠個笑臉,也就完事了。但時隔不久,他們又偷偷將劣質鞋擺上了柜臺。有關劣質鞋的投訴信一封封寄來,有的顧客還登門找商場經理。
8月的一天下午,華聯物價計量科會同紡織鞋帽商場的人員組成檢查小組,對6家經營鞋的廠商聯營柜臺進行檢查,抽查的10雙鞋中有9雙是劣質產品。檢查小組與商場經理商定后,決定請計量局復查。次日,市計量局質量監督科的兩位同志來到商場,他們認定這9雙鞋確實是不合格產品。劣質鞋出現在商場,必須嚴肅處理。可8、9月份正是鞋類銷售的黃金季節,這6家鞋攤,一天少說可賣1萬多元。他們生意好,對商場也會帶來一定經濟效益。
工作人員馬上向分管的副總經理匯報,又提交到經理辦公會上討論,大家一致同意撤銷這6家攤點。為了徹底解決問題,連同存有質量問題的4家經營布匹的廠商聯營攤點一起撤銷。這是8月26日經理辦公會上決定的,于是,8月27日在紡織鞋帽商場,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情景。
面對“家丑”,華聯沒有捂著蓋著,而是請來記者,通過媒體向煙臺人民說清原委,贏得了煙臺人的信任。
- 上一篇:胡潤百富榜揭曉鞋革業14位企業家上榜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