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求職者懸賞5萬找工作 催生專業"職客"族
懸賞金額最高達5萬元
記者隨后登錄一家專業職客網站,網站首頁顯示:現有503人成功發布懸賞,已有291人正在職客的指導下找工作。
記者看到,在網上發布的普通職位,懸賞金額多在800元~5000元不等,稍低于期望工作的月薪要求。不過,也有部分過萬元的高額懸賞。
這主要基于兩種情況,一是所求工作對地域有要求,或是職位工資不菲,像其中一名畢業于東安哥利亞大學的“海歸”就懸賞2萬元,求在深圳市從事金融投資方面的工作;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求穩定,多求在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工作,或是能夠解決戶口問題,為此有人甚至將懸賞金額提升至5萬元。
“職客”可拿八成懸賞金
懸賞令一出,著實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職客”這一新興群體就此誕生。
據該職客網工作人員介紹,求職者在職客網站發布求職信息,把懸賞金預付給職客網,職客在網站上搜尋合適的求職者,并給予一定的指導,然后把求職者介紹給合適的公司。
“成功后,懸賞金的20%則歸網站所有,另外的80%則用來支付職客的酬勞,而且要求每個人的懸賞金不低于800元。”該網站工作人員介紹道。
名詞解釋
職客: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或人脈通過互聯網給求職者介紹工作,并收取一定費用的人。而且,想做職客基本上沒有門檻,只需在網站上注冊基本的個人資料,然后就可以“揭榜”了。
贊:求職者和企業都可提高效率
“懸賞求職、職客揭榜”,這種新興求職招聘方式已經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活,也引發了人們極大的興趣。
去年畢業于湖南某高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吳莉夏,現在一家事業單位東莞分部工作。“現在很多單位都瞧不起二級學院畢業生,競爭又那么大,要找到一份穩定待遇好的工作太難。”吳小姐認為,求職者付出一定的金錢,能夠提高找工作的效率,這種做法未嘗不可,有條件的話,她也愿意嘗試做一回職客。
意達電器行政人力部部長雷軍說,職客若能舉薦合適的求職者,既可以節省企業搜索人才的時間,介紹又無需收企業的費用,這對傳統的招聘方式或將成為一種新的挑戰。
彈:信息真假難辨求職風險增大
不少人也認為網絡上的信息難辨真偽,“職客”行為缺乏必要監管,求職風險必將增大。
東莞中心人才市場策劃部經理黃先生認為,這種方式其實有些類似于傳統的獵頭,不同的是降低了獵者的門檻,且雙方的溝通及交易全都依靠網絡來完成。但由于職客真實身份難以確認,交易之后若工作出現問題,后續服務很難得到保障,對于求職者來說,安全性大大降低。
針對求職者和“職客”簽訂的網上協議,東莞尚寬律師事務所劉東升律師表示,雙方提前就各項事宜進行約定的網絡協議同樣具備法律效力。不過,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和不確定性,求職者應注意甄別信息真偽,防范求職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