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反傾銷對廣州鞋企影響不大
10月5日,歐盟決定對中國產皮鞋采取最終反傾銷措施。中國鞋企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作為中國鞋類出口大省,歐盟的決定對廣州鞋類企業影響有多大呢?記者就此采訪了廣州鞋業商會秘書長陳小敏女士。
陳女士表示,出口鞋類產品占到廣州鞋企總產量的60%以上,因此,歐盟的決定勢必影響到廣州鞋產品的出口,但主要受影響的是在廣州的臺資鞋類企業,因為本來當初引進臺資的時候,這些企業享受了一些政策上的優惠,但歐盟此次反傾銷,將此視為政府補貼,進而采取了較嚴厲的措施,此外,臺資企業一般規模都較大,因此受到的沖擊也會大一些。相反,本地企業因為規模較小,相對靈活,損失也就較小。
另外,陳女士也透露,歐盟并非廣州鞋企出口的大頭,大部分的鞋類產品都銷往美國及俄羅斯,所以,歐盟的反傾銷措施對廣東鞋企影響并非很大。而歐盟的措施,也使得廣東鞋企更不愿意將鞋類產品銷往歐洲。
據了解,針對此次歐盟的最終反傾銷措施,商務部和廣東省對外經貿部也積極了解各家企業的看法,組織力量應對。
但是,去年歐盟決定對中國產皮鞋征收16.5%的反傾銷稅之后,中國企業曾經組織過一次集體申訴,結果并不理想,歐盟僅給一家企業完全市場地位,這讓其它企業熱情減少,此外,高額的律師費用也是個問題,因此,盡管10月17日將是歐盟對中國皮鞋反傾銷仲裁結果公布一周年的日子,按照慣例,反傾銷稅征收滿一年之后,中國企業可以獲得重新申請降低稅率的“翻盤”機會,但廣州鞋企對此反應并不熱烈。“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必須核算清楚,啟動復審程序所需要的費用,與達成的反傾銷稅率目標之間,成本收益如何,哪種情況對于企業更為有利。”一位有意提出復審的鞋企老板如是說。
而歐盟此次的決定,首當其沖的是秋季廣交會。據陳女士介紹,在去年的廣交會之前,歐盟宣布對中國產鞋類實行反傾銷,就使得那界廣交會來自歐洲的客商頓減,陳女士預計,此次廣交會也會受到影響。
盡管受到反傾銷的困擾,但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鞋業的出口依然強勁。國內鞋靴類產品上半年出口的總數量為42.9億雙,同比增長了9.7%;出口總金額為114.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8.3%。











